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政治经济学名词解释》114、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 · 完

2022-04-26 11:16 作者:晦无  | 我要投稿

【本文转载自《政治经济学名词解释》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徐禾主编】

【如有错漏或其它问题,欢迎指正】


114、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

  各个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的学说,是列宁帝国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列宁关于社会主义革命首先可以在一国胜利理论的出发点。

  资本主义制度是以生产资料的资本家私人占有制为基础的,它的一切经济活动都服从于资本家追逐最大限度的利润,整个经济的发展是在残酷的竞争和无政府状态下实现的。这一切便决定了资本主义各国的经济发展必然是不平衡的。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首先表现在各个企业之间发展的不平衡上。在追逐超额利润的激烈的竞争中,一些企业获得了大量利润,巩固并扩大了自己的阵地,因而得到了发展;另一些企业则因经营不利,丧失了原有的阵地,遭到了削弱和失败。这便造成了资本主义企业发展的不平衡。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各个部门的发展也是不平衡的。一些利润率高的部门,资本大量流入,它们的发展就比较迅速;反之,一些利润率低的部门,资本大量外流,它们的发展也就比较缓慢,甚至趋于停滞、萎缩。

  在上述企业和部门发展不平衡的基础上又形成了资本主义各国之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这是因为,各个工业生产部门的不平衡发展,不断改变着各国国民经济的结构。一些原先比较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旧的工业部门占的比重较大,资本也大量积聚在这些部门;一些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旧的工业部门占的比重较小,资本则大量积聚在具有先进技术装备的新兴工业部门。这些新兴工业部门占比重较大的国家,它们的经济发展速度就比较快,而那些以旧的工业部门为基础的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的则比较缓慢。发展迅速的后起资本主义国家赶上和超过原来走在前面的老牌资本主义国家;而这些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则日益被排挤、削弱以致丧失自己原有的经济地位,这便是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发展不平衡。随着各国之间经济上的不平衡,最后必然会引起它们之间政治发展上的不平衡,即引起它们之间在政治、军事力量对比方面的巨大变化,以及由此而来的它们在国际政治舞台上所处地位的变化。

  “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是资本主义的绝对规律”,[i]它贯穿于资本主义发展的各个阶段。但是,在不同的时期,由于经济条件的变化,这个规律作用的形式和意义是不相同的。

  在垄断前的资本主义阶段,由于当时工业技术水平比较低,企业规模比较小,生产还比较分散,自由竞争还占有统治地位,因此资本主义各国的发展虽然也不是不平衡的,但是总的来说,发展还是比较缓慢、比较平稳的。一些后起的国家要赶上和超过走在前面的老牌国家,需要经过很长的时间。同时,由于当时世界上还有许多地区还没有被资本主义国家所侵占,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还可以向那里扩张,而不需要从原来走在前面的资本主义国家手里去夺取。因此,尽管在当时的条件下,征服殖民地的战争也是连年不断,但是还没有导致资本主义列强之间的世界规模的军事冲突。可是,到了帝国主义阶段,情况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生产的高度集中和近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大大加强了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的不平衡。由于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不受大量旧的固定资本的束缚,可以广泛地利用最新的科学技术成果,因而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跳跃式地向前发展,迅速赶上和超过老牌资本主义国家。而那些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则由于受到旧工业部门的拖累,以及垄断统治所固有的生产和技术发展的停滞趋势日益严重,再加上大量资本输出的影响,它们的经济发展速度就远远落后于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这样,资本主义各国之间的力量对比便会发生跳跃式的变化。

  同时,在帝国主义阶段,世界领土已被各资本主义国家分割完毕,所谓“自由的土地”已经不存在了。在这种条件下,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已经改变了的力量对比,就与它们原有的势力范围的划分发生了矛盾。一些老牌帝国主义占有的殖民地多,势力范围大,而那些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占有的殖民地少,势力范围小。后起的国家极力要从老牌资本主义国家手里夺取更多的资本输出场所、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而老的国家则力图维持原来划分的势力范围。这种矛盾怎样才能解决呢?列宁明确指出,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只有“按实力”、“用武力”来解决,其他出路是没有也不可能有的。于是,帝国主义战争便成了暂时地相对地恢复帝国主义各国之间力量均势所绝对必需的一种手段。二十世纪以来的两次世界大战,就其本质来说,就都是由于这种原因而爆发的。

  帝国主义阶段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是列宁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可以首先在一国或数国获得胜利学说的出发点。帝国主义时代资本主义国家发展不平衡性的加剧,使得世界帝国体系的各种矛盾和冲突极端尖锐化,其中主要的是帝国主义国家相互之间的矛盾,帝国主义国家和殖民地附属国之间的矛盾以及帝国主义国家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帝国主义各国为争夺势力范围和重新瓜分世界的战争,正是这些矛盾,特别是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矛盾的总爆发。经过战争,削弱了帝国主义世界体系,使这个体系出现特别薄弱的环节,从而这些国家的无产阶级就有可能利用时机,突破资本主义战线,首先取得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国人民革命的胜利,以及其它社会主义国家的出现,都一再证实了列宁的这一光辉思想。


[i] 列宁:《论欧洲联邦口号》。《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709页。




《政治经济学名词解释》114、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 · 完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