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政治经济学名词解释》113、国民经济军事化

2022-04-26 11:16 作者:晦无  | 我要投稿

【本文转载自《政治经济学名词解释》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徐禾主编】

【如有错漏或其它问题,欢迎指正】


113、国民经济军事化

  国民经济军事化是垄断资产阶级攫取高额利润的重要手段之一,它是指帝国主义国家把国民经济中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从一般工农业生产转移到军工生产,使整个国民经济在平时仍旧保持战时经济的特点。

  国民经济军事化是帝国主义时期才有的经济现象。在垄断前资本主义时期,除了战争期间,资本主义国家的军费开支和军事工业在国民经济中一般不占重要的地位。到了垄断资本主义时期,各帝国主义国家都纷纷把国民经济推向军事化的道路。在实行国民经济军事化的国家里,军事工业及为其服务的部门的生产规模和比重越来越大,民用生产相对地甚至绝对地缩减,军费开支十分庞大,并在国家预算中占有很大的比重。例如,从1960-1970年,美国平均每年的直接军费开支占国家预算支出的45%左右;如果加上退伍军人津贴、宇宙空间费用等形形色色的间接军费,这个比重还要高得多。在苏联的国家预算当中,军事费用也占很大的比重,比它每年公开宣布的数字要大得多。

  帝国主义国家实行国民经济军事化。并不是偶然的。从根本上说,它是由帝国主义的经济实质和固有矛盾以及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掠夺的本性所决定的。

  国民经济军事化给垄断资产阶级带来了惊人的高额利润。这不仅因为他们可以借口完成国家军事订货,大大提高对工人的剥削程度;而且还因为他们可以通过国家对国民收入作有利于垄断资本的再分配而大发其财。例如:国家给垄断资本家大批利润丰厚的军事订货;向他们提供源源不断的货款和补助金;提供原料、材料乃至技术力量和技术情报以及研究和试制经费,等等。

  但是,对于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来说,国民经济军事化则使他们遭受更加沉重的剥削和压榨。为了维持庞大的军费开支,帝国主义国家必然要大量的增加税收,滥发公债和纸币,造成恶性的通货膨胀。同时,大量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消耗在军事生产上必然使民用工业的发展受到严重影响,进一步使日用消费品的价格更加昂贵。国民经济军事化的沉重负担最后全都压在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头上,使他们的贫困化进一步加深。

  垄断资产阶级及其御用文人竭力鼓吹这样一种理论:国民经济军事化可以造成经济繁荣,避免经济危机。这是一种为帝国主义发动侵略战争服务的彻头彻尾的反动谬论。从一个短时期看,由于国家大量的军事订货,刺激军事工业以及与其相关的一些部门的发展,国民经济军事化似乎可以暂时缓和生产和消费之间的矛盾,造成虚假繁荣,推迟经济危机的爆发。但是,由于国民经济军事化加剧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使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进一步加深,因而推迟危机爆发的同时,却为更加深刻的经济危机准备好了条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走上经济军事化道路的美国,连续爆发五次经济危机的事实,就是一个明显的例证。

  帝国主义国家实行国民经济军事化,深刻地表明了资本主义的寄生性和腐朽性。它使大量的社会财富用于军事寄生性的消耗,严重地阻碍了民用生产的发展;它使军事科学技术片面发展,造成了民用科学研究停滞不前。虽然对国民经济有短期的刺激作用,但使整个社会经济长期陷入更加无法摆脱的矛盾之中。依靠大规模地浪费和破坏社会生产力来延续其生命,这只能说明帝国主义制度已经到了十分腐朽的程度,因而必然要为新的社会主义制度所代替。

《政治经济学名词解释》113、国民经济军事化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