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名词解释》11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本文转载自《政治经济学名词解释》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徐禾主编】
【如有错漏或其它问题,欢迎指正】
11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指国家机器和垄断组织溶合在一起并服从于垄断组织的一种垄断资本主义。它表明垄断组织直接控制和利用资产阶级国家机器来全面干预国家的经济生活,以加强自己的统治,推行帝国主义扩张政策,从而保证攫取高额垄断利润。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1)利用国家预算资金建立所谓“国营企业”,或者通过收买或补偿损失等办法把某些私人企业收归国有,实行资产阶级国有化;(2)通过国家采购和订货 主要是军事采购和订货,把大量利润装入垄断资本家的腰包;(3)通过优惠的国家贷款、各种形式的津贴和补助以及有利于垄断组织的税法等,以加强垄断企业的竞争实力,促进垄断资本的积聚和集中;(4)通过国家建立庞大的金融机构,帮助垄断组织对外输出资本;(5)通过国家实行高额关税政策,以防止外国商品进入本国市场,同时用减免出口税等办法,鼓励倾销,以夺取新的国外市场。
垄断组织控制国家机器主要是通过所谓“人事联合”的渠道来进行的。这有两种情况:一种是金融寡头亲自或者委派自己的代理人到政府机关担任各种重要职务;一种是金融寡头把过去的政府官员、军事将领等聘请到自己的公司中来担任重要职务。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广泛发展,并不是偶然的,乃是帝国主义时代资本主义所固有的各种矛盾不断加深的必然结果。在帝国主义时代,由于无产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日益贫困化,资本主义的国内市场日益相对地缩小,使得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更加频繁和空前剧烈。随着金融资本统治和剥削的不断加强,一小撮垄断资本家与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之间的矛盾空前尖锐化,阶级斗争已经发展到直接威胁资本统治的地步,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革命已经提到日程上来。在帝国主义的不断侵略和压迫下,殖民地和附属国的民族解放运动日益蓬勃发展,沉重地打击着帝国主义的后方。而与此同时,各帝国主义国家之间为了争夺势力范围和市场的斗争,也日趋尖锐,甚至发展到非要通过战争不足以解决问题的程度。在这种情况下,一个国家的垄断组织为了获取高额垄断利润,仅仅依靠自己公司和企业的力量显然是很不够的,它们必须和国家政权密切地结合起来,只有直接利用国家的力量,它们才可能对付许许多多经常发生的复杂情况,譬如:延缓和转嫁经济危机的问题,分裂和镇压无产阶级的革命运动和殖民地民族解放运动的问题,以及在国际竞争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等等。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存在和发展,除了上述的必要性之外,还有它的可能性。金融寡头既然已经掌握了巨量的资本财富,并控制了国家的经济命脉,已经成为“国中之国”,因而它们就能够左右国家的对内对外政策。
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条件下,由于垄断组织已经和国家的力量直接结合在一起,因而劳动人民所遭受的剥削和压迫空前加重,他们的贫困化更加加深,而垄断组织的利润则空前急剧地增加。因此,列宁在揭露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时指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给工人(和一部分农民)造成军事苦役营,给银行家和资本家建立起天堂”。[i]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一方面成倍地加强了资本对雇佣劳动的剥削,但另一方面,它又使生产的社会化达到了空前的高度;并创立了一些组织社会生产和进行统计、监督的机构。因此,当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一旦胜利之后,只要把它们从资产阶级国家手中没收过来,转移到无产阶级国家手中就可以了。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列宁把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称作“社会主义的最完备的物质准备”。[ii]
必须明确的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丝毫也不是社会主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与一般垄断资本主义虽然在形式上有所不同,但实质上它仍然是地地道道的资本主义。真正的社会主义经济只有通过无产阶级的暴力革命,打碎资产阶级的国家机器,并建立无产阶级专政之后,才能够建立起来。资产阶级经济学者和现代修正主义者,出于反对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卑鄙目的,极力给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涂脂抹粉,把它说成是什么“社会主义”或者“走向社会主义的步骤”,是十分反动和荒谬的。列宁说得好:“在无产阶级的真正代表看来,这种资本主义之‘接近’社会主义,只是证明社会主义革命已经接近,已经不难实现,已经可以实现,已经不容延缓,而决不是证明可以容忍一切改良主义者否认社会主义革命和粉饰资本主义的言论。”[iii]
[i] 列宁:《大难临头,出路何在?》。《列宁全集》,第324页。
[ii] 列宁:《大难临头,出路何在?》。《列宁全集》,第349页。
[iii] 列宁:《国家与革命》。《列宁全集》第25卷,第43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