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国王还是鸭梨?19世纪的全民鬼畜——“鸭梨山大”的路易·菲利普

2020-09-04 23:51 作者:蓝鲸泽维尔  | 我要投稿

如今想在历史上找个人物能像特朗普一样,跟媒体和公众关系恶劣到被全民鬼畜的境地的话,有这么一位法国国王可以一战,那就是奇葩的“鸭梨王”,19世纪法国奥尔良王朝唯一一位国王路易·菲利普。他被鬼畜到了什么程度呢?他在位的十八年,巴黎全城的民墙上到处涂满了他的“鸭梨头”。

细看一下,有三张脸哦!

关于这位国王的事迹,与法国历史有关,就不展开细说了,感兴趣的可以翻阅百度百科。大概来讲,他的上位与当时中产和无产阶级的崛起有关,一度被誉为“公民国王”,或被保皇党讽刺为“街垒国王”。但他在位时为了搞平衡又背弃了他的支持者,甚至支持打压他们的政策,所以遭到几乎所有人的怨恨也是很正常了。我们还是说说这鸭梨的故事吧。

为什么要用鸭梨“鬼畜”他呢?首先呢——他的脑袋确实有几分像鸭梨的形状。然后,鸭梨的法语单词,poire,是含有傻子(fool)的意思来着——不过这是在他之前就有这个比喻意义还是因他而得到这个意义的,学界并无定论。

要讲这个故事,必须要讲一个人,查理斯·菲利庞(Charles Philipon),虽然把国王画成鸭梨的创意并非来源于他,但他确实是对这场浪潮影响力最大的人。

菲利庞本身也是画家,但自知艺术才能有限,于是就投身了出版界,并大获成功。他出版的刊物中,登了如下一幅画——此时路易·菲利普加冕还不到一年。

长得像国王的石匠

这张画里的石匠,在涂抹墙上的宣传标语——而他的脸很像法王菲利普。这幅画的讽刺意义应该不言自明了吧,有点太过明显了,于是就被当局盯上了。由于作者是匿名出版的,所以只能抓出版商菲利庞来问罪了。

在受审的时候,为了证明画上那个人的脸不是法王菲利普,菲利庞就画了如下一张结构图。

万恶之源

他画这个的意思是想说明,如果A像B,B像C,C像D的话,那D就是A吗?那是不是画个鸭梨也是在讽刺国王呢?我要是算有罪的话,以后大家连鸭梨都不敢画了。不得不说他这辩护的逻辑还是挺牛皮的。当时的法庭没吃这一套,还是判了他有罪,罚了一大笔钱,还要坐牢。当时也有很多著名的漫画家因为类似的情况入狱。

于是——这场“鸭梨”的游戏就开始了。菲利庞完全没有认怂的意思。他借力打力,把这个草图,细化之后又出版在自己的刊物上了,并号召大家为那些获罪的漫画家们共筹罚金。

如果仅限于此,那顶多是个幽默故事了吧,但菲利庞并未觉得这样就止渴了。他利用自己的业界影响力,号召漫画家们一起来画鸭梨——于是这场猫捉老鼠的游戏就开始了。本来风评就一直不好,又有这么好一个鬼畜工具——鸭梨这种水果三岁小孩都会画的嘛。于是巴黎就出现了我们前面提到的鸭梨风景线。如下图所反映的,妇人在驱赶那些四处涂鸦的街边顽童们。

不仅是漫画界,几乎所有艺术领域都开始受到这种文化的影响。如下一本书的封面。

《梨的生理学》

这本书作者的假名还是某园艺家,好像是一本园艺学书籍一样——实际上里面的内容还是不难猜到的吧。书中还有这样的插图。

当然最有名的还是封面那张三脸鸭梨肖像。画中写着过去、现在、未来——预示着“鸭梨王”的命运会越来越糟糕。

现实中也是如此。虽然当局一再试图打压,但由于当时法国本身的动荡,他们也就没有办法完全阻止这种文化了,甚至一度到了放任的态度。而那位出版商菲利庞,虽然还是官司缠身,总被罚款,但由于民众的支持,和他自己的口才和幽默,搞到陪审团经常在审判得时候被笑得前仰后合,于是就不愿意判他有罪了。

在菲利普统治的末期,也曾一度做到了让这些出版商完全不敢在画鸭梨的境地——当然也激起了更大的反对——但还是阻止不了其他形式的鬼畜。如下,甚至是纯文字的出版物,还是可以用排版画出“鸭梨”的。

最后放几张当时画家们的“鸭梨”画来结尾吧。有些已经有了“超现实主义”的样子了吧哈哈。


国王还是鸭梨?19世纪的全民鬼畜——“鸭梨山大”的路易·菲利普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