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关羽战败是因为东吴在荆州有卧底,身份特殊的魏延,才是副将最佳人选?

2022-10-10 19:10 作者:真正的半壶老酒半支烟  | 我要投稿

关羽失荆州绝非大意,在曹操孙权的两面夹攻而西川救援不到的情况下,就是诸葛亮也只能徒唤奈何——如果诸葛瑾以家长的身份强迫他投降,那可就难办了。

关羽之所以痛失荆州,原因是很复杂的,除了外援不济,内部也出了问题,除了糜芳士仁这两个叛徒,东吴还安插了卧底内应。

很多人都认为诸葛亮应该留守荆州,或者把赵云派回来协助关羽,我们细看三国史料就会发现,这都是不可能的。

刘备当然不会让诸葛亮像关羽那样假节钺、董督荆州事,这里面的原因有三个:第一,当时诸葛亮只是军师中郎将,位在偏将军、裨将军之下,人微言轻难以服众;第二,诸葛亮展示了他的战略规划水平和外交能力,在军事方面的专长还没显示出来;第三,诸葛亮也算荆州士族,让他守荆州,可能变成黄鼠狼看鸡。

我们细看三国史料就会知道,当年刘备册封的“荆州封疆大吏”只有三个,那就是襄阳太守、荡寇将军、汉寿亭侯关羽,驻守江北以防范曹军;宜都太守、征虏将军、新亭侯张飞驻扎在刘备借来的南郡,防范谁自不必说;牙门将军、桂阳太守赵云跟随刘备,既要弹压荆州地方,还要管束孙权那个骄横的妹妹和她带来的娘家人:“此时先主孙夫人以权妹骄豪,多将吴吏兵,纵横不法。先主以云严重,必能整齐,特任掌内事。”

刘备带着庞统入川,把荆州治安交给了留营司马赵云打理,关羽张飞也各司其职,诸葛亮的任务只是搞后勤:“以亮为军师中郎将,使督零陵、桂阳、长沙三郡,调其赋税,以充军实。亮时住临烝(当时属衡阳郡,也就是今天的衡阳市)。”

刘备急调诸葛亮、张飞、赵云入川,后世的史书记载此事的时候把诸葛亮排在前面,那是因为后来诸葛亮的官衔最高,比如史书记载司马懿和一干谋士共同给曹操提建议的时候,也是把司马懿放在首位,并称其为“司马宣王”,其实曹操活着的时候,司马懿的最高官衔只是魏王国的“太子中庶子”,皇太子的中庶子才是个六百石的中级官员,王太子(不知为什么不叫王世子)的中庶子级别就更低了。

刘备占据荆州的时候,同时封了两个军师中郎将,其中一个是诸葛亮,另一个是庞统庞士元,刘备当时对二人的任用,也是各有侧重:诸葛亮管后勤补给,庞统随军当前指参谋长。

因为诸葛亮在荆州的关系复杂,而关羽又跟士大夫不太对付,让诸葛亮辅佐关羽镇守荆州,显然是不现实的——我们不要被演义小说骗了,史料中的诸葛亮,在刘备称帝前,级别远不如关羽张飞,也就是跟翊军将军赵云差不多:处于核心圈,权力可能很大,但职位却不是很高。

刘备入川作战,带领的参谋长是庞统,麾下大将就是魏延和黄忠,后来发生的事情表明,当时是黄忠负责冲锋陷阵,魏延负责保护中军,所以后来魏延接了赵云的班,成了刘备的第二任牙门将军。

黄忠和关羽的关系,并不像《三国演义》说的那样密切,他在投降刘备之前,还投降过曹操,也没有跟关羽在长沙大战:“黄忠字汉升,南阳人也。荆州牧刘表以为中郎将,与表从子磐共守长沙攸县。及曹公克荆州,假行裨将军,仍就故任,统属长沙守韩玄。先主南定诸郡,忠遂委质,随从入蜀。”

黄忠跟诸葛亮也算半个老乡(诸葛家族故地在琅琊,后迁入襄阳城西二十里的南阳邓县),而且投降时间较短,把他留在荆州,关羽未必肯瞧得上眼,刘备也不能完全放心。

刘备半生戎马,屡次被人追杀,数失妻子,除了起家班底,他不可能对任何人给予过多的信任,除了关羽、张飞、赵云,他最信任的,可能就是魏延魏文长了:“魏延字文长,义阳人也。以部曲随先主入蜀,数有战功,迁牙门将军。”

在东汉和魏晋时期,“部曲”的意思不是部下,而是起源于汉世祖光武皇帝刘秀的私兵家丁,跟主公的关系更接近主仆而不仅仅是上下级。

刘备对魏延的信任,可能还在赵云之上,这并不一定是魏延比赵云能力强,而是魏延的特殊身份,决定了他对刘备的完全服从:赵云为人刚正不阿,刘备犯了错误他也敢当众指出,这样的事情,魏延绝对不会做,在魏延心中,刘备的任何决策,他都必须无条件去执行。

魏延对刘备的忠诚,决定了他的重要地位,所以当刘备跨有荆益并取得汉中之后,并没有满足张飞的渴望,反而将汉中方面军交给了魏延:“先主为汉中王,迁治成都,当得重将以镇汉川,众论以为必在张飞,飞亦以心自许。先主乃拔延为督汉中镇远将军,领汉中太守,一军尽惊。”

魏延拍着胸脯跟主公(主人)刘备承诺:如果是曹操亲自带着全部人马前来,我就给大王您挡住,如果只是夏侯惇夏侯渊张辽徐晃那样的小把戏带着十万部队来送死,我就把他们连皮带骨一口吞!

魏延兑现了他给刘备的承诺,镇守汉中十年之久,曹军不能越雷池半步,这充分说明,魏延跟着刘备没少学本事,他不但是一员悍将,而且在防守方面也有两把刷子。

按照三国史料的记载,刘备进位汉中王后,军衔最高的是五个人,那就是四方将军和魏延,翊军将军赵云和军师将军诸葛亮都在他们之下。

这时候我们就可以展开联想了:如果在取得西川和汉中之后,刘备按照常理出牌,把汉中交给张飞打理,而把魏延派回荆州去辅佐关羽,那结果又会如何?

其实协助关羽守荆州,能力强不强并非最重要考核标准,排在第一位的应该是忠诚度和服从命令听指挥。

刘备看错了人,他重用的“国舅”糜芳和养子刘封,都跟关羽有些过节:关羽弄丢了糜芳的姐妹(正史中关羽从曹营只身出逃,糜夫人下落不明,多半是被曹操笑纳或赐给了部将,甘夫人一直跟在刘备身边,以曹操的特殊爱好,如果“白玉美人”甘夫人真落到曹操手里,会发生什么事情,大家都知道),还反对刘备收刘封为养子——刘封原名寇封,刘备给他改姓,就是想在没有亲生儿子的情况下赋予其继承权。

糜芳的忠诚度一战归零,甚至还不如将军士仁表现得好:“将军傅士仁在公安拒守,吕蒙令虞翻说之。仁不肯相见……(虞翻写了一封诛心的劝降信)仁得书,流涕而降。”

虞翻的劝降信透露了一个秘密:“斥候不及施,烽火不及举,此非天命,必有内应。”

关羽镇守的荆州出了奸细和叛徒,所以才被东吴偷袭成功,这做内应的叛徒是糜芳还是潘濬,史料没有明说,但糜芳潘濬与关羽不和,却是摆在明面上的事情。

荆州做内应的叛徒是谁,咱们有时间再聊,半壶老酒想请问读者诸君的是这样一个问题:如果是魏延在荆州承担糜芳的任务,在东吴来袭时死守不降,关羽还会进退失据一败涂地吗?


关羽战败是因为东吴在荆州有卧底,身份特殊的魏延,才是副将最佳人选?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