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方面的一个自救指南
再分享一个微博,希望对各位抑郁症患者有用 抑郁症究竟有多么可怕呢? 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每年自杀的人数超过80万,每40秒便有一个人自杀,比战争和凶杀的总数多57% 自杀者中,多达四成患有抑郁症,抑郁症犹如梦魇,折磨着世界上3亿多的人口 2012年3月18日,一位叫做走饭的网友留下了这样的一条微博:我有抑郁症,所以就去死一死,没什么重要的原因,大家不必在意我的离开,拜拜啦。 走饭,最终确认为上吊自杀,这一条微博很快便有了100多万的留言以及10万的转发,在接下来的八年里,她的账号增长了56万粉丝,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她的小号的最后一条微博却是:醒醒,我们回家了 2018年一位在峨眉山跳崖的女孩也曾留下遗言:我不是脆弱,只是病了 但绝大部分的普通人以为,抑郁症患者的内心是难过的,伤心的,往往给抑郁症打上:心态不好,脆弱,矫情的标签,甚至发表不值得同情的言论 然而,他们并不是伤心难过,而是失去了自我价值认同的能力,当一个人失去了自我价值认同的能力,便会对身边的一切都失去兴趣,当自我否定越来越强烈,最终出现了死亡的念头,当对生命再难有留念和兴趣,死亡却恍如回归 抑郁症为什么如此令人难以抗拒呢? 随着分子遗传学的发展,科学家已经定位了多种与抑郁症有关的候选基因,这些基因能影响大脑的激素作用机制 诸如: 5-羟色胺系统基因,多巴胺系统基因,神经营养因子基因,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等等,这些基因能联合影响血清素和多巴胺水平(科普:血清素让人保持和平,快乐的状态,多巴胺则带给人奖励机制的愉悦感),当血清素被抑制时,人便会受到抑郁的困扰,人便会失去目标,丧失任何成就感 当患上了抑郁症,它便开始改变我们的大脑结构和功能,科学家通过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发现当人集中注意力时,大脑前额叶更为活跃,成像也比其它区域更加的明亮,当人感到焦虑或恐惧时,大脑深处的杏仁核区域更为,成像也更加明亮 大脑是一个优秀的节能系统,当我们需要做某一件事情的时候,大脑才会激活特殊部位,以网络的形式协同运作,这便是大脑网络 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抑郁症患者的大脑网络活动,往往都处于异常状态,当眶额叶皮层负责感知奖赏的区域异常,获得奖赏也不会感到快乐,达不到预期,会比普通人更加失望,除了奖赏机制外,抑郁症导致的大脑网络异常还会影响自我调节,反刍性思维甚至是自我意识,神经纤维的集合是大脑白质,犹如信号传递的高速公路,保证着大脑的高速运转 英国爱登堡的科学家对3000多人的大脑白质进行扫描,发现抑郁症患者大脑白质的整合性低于普通人,不同区域间的信号传递速度慢了很多,这是抑郁症患者思维迟缓行为迟钝的根本原因 海马体是大脑内负责记忆和认知的核心区域,它也是成年人大脑中唯一拥有神经再生的部位,如果这个区域萎缩,认知能力会明显下滑,患上抑郁症后,海马体会受到持续抑制而缩小,持续时间过长便会出现严重的记忆衰退,和认知功能障碍 如果说抑郁是心灵的感冒,那么每个抑郁的人的心灵处于亚健康的状态,也如同感冒一样。抑郁症距离每个普通人并不遥远,当一个人失恋后,连续两周处于抑郁的状态,便达到了短期抑郁症的临床诊断标准 预防永远比治疗重要,我们不是脆弱,而是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