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半导体常用(集成电路、刻蚀)关键词解析

2021-02-02 13:11 作者:华林科纳  | 我要投稿

一、什么是半导体?

半导体是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的物质,它的电阻率在10-3~109范围内。自然界中属于半导体的物质很多,用于制造半导体的材料主要是硅(Si)、锗(Ge)、砷化镓(GaAs)。

纯净的半导体电阻率很高,几乎不导电。但在特定的条件下,如光照、掺杂等,它的电阻率可以降到几十欧姆甚至更低,并且随掺入的杂质不同呈不同的导电特性。我们分别称之为P(空穴导电)型半导体和N(电子导电)型半导体。P型半导体和N型半导体相接触时,在接触面就形成了PN结。PN结具有正向导通反向截止的特性,利用它可以制得常用的二极管。

在集成电路制造中,常用的衬底材料是硅单晶片,根据圆片加工过程中硅单晶切割的晶格方向的不同,可把它分为<100>和<111>等晶向。在mos集成电路制造中,选用的是<100>晶向的圆片。

二、 什么是集成电路?

不同导电类型的半导体组合在一起,可以做成二极管、三极管、电容、电阻,如果把这些元件做在同一块芯片上,完成一定的电路功能,就称之为集成电路。

集成电路可分为双极集成电路和MOS集成电路,MOS集成电路又可分为nMOS集成电路、pMOS集成电路和CMOS集成电路。

三、 什么是刻蚀

集成电路的制造,需要将各种不同的元件(晶体管、电阻、电容)做在同一块芯片上去,需要在芯片上做出不同的图形。把光刻确定的图形转移到构成器件的薄膜上,把不需要的薄膜去除,这一过程称为刻蚀。

从刻蚀界行家华林科纳中了解到,刻蚀一般用于硅,二氧化碳,氮化硅,碳化硅等晶圆片或者玻璃片的刻蚀。

五、什么是等离子体?

简而言之,等离子体是指电离的气体,是由电子、离子、原子和分子或自由基团粒子的集合体。而这些原子和自由基团通常具有很强的化学活性,可以与其它物质反应。等离子刻蚀就是选用合适的气体,通过低压放电产生等离子体,利用其中的活性原子和自由基团与硅片表面的薄膜反应,生成挥发性产物而被去除掉,从而实现腐蚀的目的。

 

此文章来自于华林科纳内部资料,如需转载,请联系作者报备

 

 

 


半导体常用(集成电路、刻蚀)关键词解析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