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在niconico中感受到曾经的热量」× 柊マグネタイト×higma对话

2021-10-27 11:20 作者:术力口bot  | 我要投稿

「ニコ動に昔みたいな熱量感じた」新世代ボカロP 柊マグネタイト×higma対談

「在niconico动画感受到了之前那般的热度」新世代vocaloid P 柊マグネタイト×higma对话

原文链接:https://kai-you.net/article/80043
原译文链接:https://www.bilibili.com/read/cv11089213

原译者:カリカリかき氷
校对:青葉
メモ:该译文为カリカリかき氷老师翻译。在此bot仅作部分修改。已获得译文授权。


2020年12月首次举办的「The VOCALOID Collection(ボカコレ(Vocacolle)」,线上参与人数达到100多万,随着人气创作者的收藏列表和歌曲工程文件公开发布、以及新人VOCALOID P(出道两年内)排行榜的设立等,这个象征着VOCALOID领域扩大的企划引发了话题。

 

值得一提的是,成功进入排行榜的新人们,后续将受邀参加媒体采访等一系列活动,期待着下一位名P主的问世。

 

在 2021年4月24日(周六)、25日(周日)举办的第二届「The VOCALOID Collection 2021 Spring(Vocacolle 2021春)即将到来之际,特别邀请了上次新人排行榜第1位的柊マグネタイト(柊Magnetite)和第4位的higma两位VOCALOID P进行对谈。


柊マグネタイト:从2020年9月开始进行活动,至今发表3个作品。因第一作《或世界消失》11分钟的长度而引人注目。在上一次vocacolle中投稿《終焉逃避行》获得新人排行榜第一。

higma:2019年2月开始活动的vocaloid P。不仅自作词曲,连插画和设计都出自自己的手。在上次的vocacolle凭借《窓辺のモノローグ》获得第四名。似乎是一名在学生时代的后辈中广受欢迎的vocaloid p。

分别在「终焉逃避行」、「窓辺のモノローグ」中作为“新一代VOCALOID P”而一下子备受瞩目的二人,也在Vocacolle 2021春中提供了乐曲的STEM文件(乐曲数据按音轨分类的集合数据)。

 

对这两位新人,以对近年来的VOCALOID情况的印象为代表,进行了广泛的采访,对高制作成本PV的不安、对Niconico动画的期望、以及传播VOCALOID文化等方面,提出了许多自己的坦率意见。

 

取材・文:ヒガキユウカ 編集:恩田雄多

两人均有上榜的“The VOCALOID Collection 2020 Winter”


VOCACOLLE再度掀起的狂热

──上次尝试参加Vocacolle的感觉如何?

 

higma 随着网络上能发表作品的平台增加,觉得观众听众从Niconico动画分散到别处了,但在Vocacolle期间又感受到了以前的热度。而且因为以前是观众,而这次能以创作者的身份参加很开心。

 

不过,投稿之后就很在意排名,坐在电脑前心神不宁(笑)。虽说我觉得同是投稿者,但在这一点上是分人的。マグ(柊マグネタイト)有查看自己的排名吗?

 

柊マグネタイト 或许偶尔会看一下,但不如说我其实投稿前更紧张。

 

因为有在投稿前10分钟发现「这里的字体错了!」类似这种修改PV的情况,但投稿后就索性没去管了。于是就变成了「只要完成了就是我心目中的第一!」这样的心境。不过,我也有参加了个什么大会的感觉。

 

──请说说一开始知道有Vocacolle存在时的印象吧。

 

柊マグネタイト 说实话,不太能想象得出是怎样的活动呢。只是想着好像是首次活动,「感觉很有趣姑且试试看吧」这样的感觉。

 

higma 总感觉是某天推特上就突然出现了这个账号(草)。然后随着接连不断的情报公开和通知,就知道了「啊,要办得很大呢」。

 


前:higmaさん、里:柊マグネタイトさん

──作为主办方的Dwango(注:Niconico动画所属公司),在难以举办线下活动的情况下,使用这样的方式摸索着对创作者更有利的线上活动。

 

柊マグネタイト higma刚才也说过了,某种意义上有种回到过去的感觉。也就是回到昔日Niconico动画的盛况吧。就像线下活动有线下活动的优点,线上活动也有线上活动能让人享受的法子。

 

higma 其实我认为以Vocacolle为作为契机,观众的人数增加了呢。

 

柊マグネタイト 是啊。即便是活动时间结束之后,也还有人会从活动曲目中寻找被埋没的良曲、关注Vocacolle并在社交平台上发表相关内容。

 

我认为即便是没有上榜的歌曲,也会有人将其视为 「第一届Vocacolle参加曲」来欣赏。

 

higma 不管是Niconico动画还是VOCALOID文化,网络才是原本的形式呢。但仅凭如此的话VOCALOID不能成为歌曲,VOCALOID离开了作品也就无法存在。

 

这样想的话,制作作品然后在网络上投稿,这种只需在线上就能参加的活动方案,果然是正确的。

 

要是11分钟的曲子也能得到认可那什么曲子都能被原谅



higma 以我来说的话,虽然マグ之前的作品也特别喜欢,但印象中和声乐(原文这里指含有人声的乐曲,与instrumental器乐曲相反。此后提及使用声乐通称)相差较远呢。

 

第一作「或世界消失」并不是主歌A部分(Aメロ)、主歌B部分(Bメロ)、副歌的构成,硬要说的话有点像舞曲。

 

第二作「旧約汎化街」曲风变得稍微流行(Pop)了一点,时长也变短了……然后就是上次的「終焉逃避行」有一种声乐的感觉,确实给我本人带来了很大的震撼。

 

柊マグネタイト 非常感谢。关于作曲,我从不会去考虑什么是流行的、什么是容易受欢迎的,而是完全按照自己想做的来做。

 

「自由创作」和「想要表现的东西」融合一起的结果,就是长达11分钟的「或世界消失」。如果这首歌能被接受的话,今后无论是怎样的曲子都能被理解,于是一边这么想着一边做下去了(笑)。

 

 


higma 我也是出于兴趣开始进行VOCALOID创作的,与其说是「增加播放量」、「想让更多的人看到听到」这类,不如说是完全出于兴趣吧。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都不想改变这种态度。

 

我原本是搞乐队的人,但也很喜欢合成音乐,所以纵观我的频道,投稿曲的风格倾向很分散。虽然也曾被说过「还是统一风格比较好」。

 

柊マグネタイト 为了体现自己独有风格,作曲还是体现出统一感比较好。

 

higma 确实。但如果光想着这种事情会失去动力的。感觉在这一点上考量太多的话会被播放数据拖住脚步。

 

柊マグネタイト 我也想从现在开始制作各种各样不同风格的曲子,但如果不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统一感的话,听众可能会跟不上(改变)。或者我认为,把想要表现的统一感放在动画和曲绘上或许可行。

 


──柊的「终焉逃避行」延续过去的作品由濑奈悠太担当曲绘,这也是为了表现出统一感吗?

 

柊マグネタイト 啊,这倒不是,只是单纯喜欢濑奈悠太的画。倒不如说我要是也能像higma那样会画插画的话,我也想试试!

 

higma (笑)。我的话是情况所迫只能自己来画,做PV的话插画很重要。而且一开始也没有粉丝,圈内的情况和委托的方法也不知道。

 

──在上次Vocacolle的出场作品中任用了插画家呢。

 

在活动作品「窓辺のモノローグ」中一起合作的KICO桑原本就在推特上是互关。

 

KICO好像很喜欢我的曲子,一直想着要和我一起创作作品,于是就拜托了她「能和我一起创作Vocacolle的曲子吗?」。


 

──动画PV,特别是像「窓辺のモノローグ」这样的循环动画,在同人音乐界还挺受欢迎的。

 

higma 是很厉害啊。另一方面,质量相当高的PV也有很多,但若是变成理所当然(译者注:指歌曲配上动画PV成为定式的情况)的话该怎么办呢,有些不安。

 

我和KICO的情况,因为是朋友一起合作,并没有耗费太多成本,但本来的话不管是金钱还是时间都需要相当大的投入,整体来看投稿的门槛会不断提高吧。

 

柊マグネタイト 现在制作动画PV的时候,就有一种被要求高水准的感觉呢。

 

就我个人而言,如果动画(多图流)很难实现的话,就不要勉强,用一幅简单的画来爽快地一决胜负吧。由此就能发展的人们也有很多。最近正是正统动画和一图流两极分化了呢。

 


只用电脑就能创作乐曲(声乐)的「只有VOCALOID」了

higma 在推特上看到,マグ原本是用任天堂DS的音乐工具软件『KORG M01』作曲的吧?

 

柊マグネタイト 对的对的。

 

higma 我最开始也是用3DS(来创作的)哦。还是小学生的时候在《大合奏! 乐团兄弟P》(注:任天堂的一款经典音乐游戏)中做类似制作合成音乐的东西呢。初中3年级的时候组过乐队,大学的时候参加了「閃光ライオット」。

(注:一个在每年的夏季举行的“青少年摇滚音乐节”,同时也带有比赛性质。后来「闪光RIOT」改名为「未确认的节日」【未確認フェスティバル】)

 

柊マグネタイト 欸!那你是什么时候开始使用VOCALOID的?

 

higma 大学时代我曾一度远离音乐,但去了西班牙留学后,有过因为努力焦虑而什么都做不到的时期。

那个时候想到「自己本来就喜欢音乐,要不再试一次看看吧」。但是因为留学身处异地,所以手边没有什么器材,要想只用电脑制作歌曲,就只有使用VOCALOID了。

而且当时看了网络唱片公司Maltine Records制作的节目「マルチネ・ボーカロイド・スクール(Maltine Records · VOCALOID · School)」,了解到VOCALOID曲其实要比自己想象中更具有音乐性。感觉自己想呈现的音乐性说不定和VOCALOID意外地相称,就此成为了开始VOCALOID创作的契机。

 

higma 那之后……其实我学生时代的后辈也成为了一位相当有名的VOCALOID P,也有这方面的影响。

 

柊マグネタイト 哦哦!能问问是哪一位吗!!?

 

higma 这个就不说了吧(笑)。


──很令人在意呢……柊是什么时候与音乐结缘的呢?

 

柊マグネタイト 我从懂事的时候开始,就一直很喜欢边听音乐边分析「现在是怎样的声音在响着,为什么会让人觉得很棒呢」。或者是「现在响着的哪些音会对这里这种舒适感产生影响呢?」。

 

higma 好厉害啊……!

 

柊マグネタイト 当然啦当时完全不会用语言表达出来。还有就是,以前父亲经常放CAPSULE(电音胶囊)的歌,所以现在我混音和调音风格也受到中田ヤスタカ很大影响。

 

第一次作曲是在10岁左右。用祖母家的电子钢琴附带的录音功能,将声音重叠起来,就觉得做了像作曲一样的事。还有就是像刚才higma说的那样,用DS软件「KORG M01」作曲。

 
    


higma 所以实际上『KORG M01』是真的可以作出曲子的吗?

 

柊マグネタイト 可以的。就和DAW(Digital Audio Workstation)差不多。当时虽然有一种玩游戏的感觉,之后转到Cubase进行创作,就觉得「啊,是一样的」。只有声音不同,之前的经验也可以引申,很快就能上手电脑作曲了。

 

higma 那你是什么时候转到Cubase作曲的?

 

柊マグネタイト 14岁的时候。

 

higma 欸! 真不错啊。14岁就开始用Cubase也太早了。

 

柊マグネタイト 也有为了不让自己找工具不一样借口的目的在。当时也感觉到了『KORG M01』的局限,我觉得无论用这个软件制作出多好的曲子,大概也无法成为像中田ヤスタカ那样的人吧。

 

所以就想着,「中田ヤスタカ在用Cubase,所以我也要用」。要是用一样的工具却无法创作同样水平的曲子,那不是就只能归咎于自己了。

 

higma 你对自己太严格了吧(笑)。


即便是同样的1播放量,在Niconico动画比YouTube更有分量

──柊初投稿是在2020年9月,higma是在2019年2月。说实话,说到发表作品的平台最先想到的应该是YouTube吧?这么想来,可以说说为什么选择在Niconico动画上投稿呢?

 

柊マグネタイト 倒也没有什么特别深刻的含义啦,就是自然而然的。或者说,一开始我觉得只投在Niconico动画就可以了吧。但因为有无授权转载之类的事情发生,所以姑且也在YouTube上投了。

 

higma 从决定使用VOCALOID创作的时候开始,就想着一定要在Niconico动画上投稿。因为通过标签功能就可以很容易地找到作品,对于新人来说是非常有利的。

 

而且,我从作为观众的小学时期开始,就喜欢有LIVE感的弹幕功能和包含着VOCALOID的nico氛围。

 

采访当天higma带来的信封


里面是专辑的下载码/图片来自higma的BASE


──看来两位的想法各有不同,但是最近Niconico动画难得地比YouTube更受欢迎。

 

higma 是呢……。不过这种情况下也希望YouTube同样受欢迎(笑)。

 

柊マグネタイト 那倒是(笑)。

 

higma 有人说过嘛,「还是在Niconico动画听歌比较好」。

 

——在YouTube上会有从推荐偶然听到某曲子的情况,而在Niconico动画会有很多抱着「听听这个吧」的想法主动来听的人……是这样的意思吗?

 

higma 是的。我从中小学的时候就一直是Niconico动画的用户了,我认为即便现在也一定有「(主动)在Niconico动画上查找音乐投稿」的人。

 

由那些人点击而生的「1播放量」,果然还是和YouTube推荐里随机自动播放的「1播放量」意义不一样吧。

 

higma-第一张专辑「hue」


柊マグネタイト 确实,我也是这样想的。Niconico动画和YouTube增加同样的1播放量,却感觉价值稍微有点不同。应该说还是Niconico动画的更有分量。

 

higma 但是正因为如此,在Niconico动画也推出了广告功能之后,我觉得这一点也会发生变化。能通过花钱增加观众播放的可能性确实挺好,但是如果播放1次的价值下降的话,就会令人觉得已经YouTube化了……。

 

以前在2ch(现在的5ch)上取得好口碑的曲子播放量会增加,这个契机是因观众而起的。所以说我认为要是能用金钱解决的话总感觉哪里不对,但如果不选择这种方式,换成类似YouTube的迷之算法推荐的话,果然会很败兴吧。

 

所以就想着,如果有类似电影评论软件「Filmarks」的VOCALOID版那样,有能在用户间推荐喜欢的曲子的网站就好了。

 

柊マグネタイト 那确实会很有意思!

 

higma 也可以查看「这个人推荐的其他歌曲」之类的。或是像社交平台那样,「某人推荐了某人」这样时间线的形式。

 

──有点像通过导演找电影的感觉,类似只要搜索画师就会出现由这个人担当曲绘的其他VOCALOID P的作品?

 

higma 对对。关于这个我认为不应仅停留在Niconico动画的范围,也可以用在以VOCALOID为核心的网站上。

 

如果进一步扩大这一领域的话——而且,如果是重视VOCALOID的存在而举办Vocacolle的话,设置一个集中信息的地方不是更好吗。也许这才是被称作Vocacolle的地方吧。

 

「乐于见到二创」与社会相互融合的VOCALOID文化 

在4月24日(六)・25日(日)开幕的“The VOCALOID Collection 2021 Spring(vocacolle 2021春)”

──对于围绕VOCALOID文化的二次创作,比如翻唱之类的,两位有什么想法吗?

 

柊マグネタイト 有人能唱自己的歌,我会觉得非常幸福。完全不必在意比原曲播放高什么的,倒不如说其实很开心。(翻唱)播放几亿次都好(笑)。

 

higma 我也是这么想的。无论多少都好希望有翻唱。

 

柊マグネタイト Vocacolle也有Remix的企划,我们也公开了歌曲工程文件,如果有人能制作自己曲子的Remix,简直不能更开心了。

 

 

──在「Vocacolle 2021春」两位公开了歌曲工程文件。回顾上次参加的活动,请再说说Vocacolle的魅力。

 

higma 不仅排行的形式比起平时更加有趣,而且还能在圈子那么热闹的时候做出作品,果然还是很令人开心。

 

柊マグネタイト 因为是聚集了很多人的活动,所以会有很多机会。有像higma一样紧张地关注是否进入排行榜的乐趣,也有和平时不一样的兴奋感。我真心觉得参加投稿真是件好事。

 

VOCALOID不是已经完全融入社会了,成为一般性的文化了吗。在这种情况下的Vocacolle,能让人感受到像以前一样,聚集着真正喜欢VOCALOID的人们的气氛就很棒。

 

higma 上次也有很多不同风格的曲子呢,从非常有VOCALOID感的曲子,到流行(Pop)风格的曲子,也有人创作类似EDM的曲子。

 

虽然我也是这样(有不同风格的曲子),但也能让(其它)音乐制作人,或是完全不了解这方面的人们理解到「啊,VOCALOID比我想象中更容易上手」,事实上使用的人也确实增加了。

 

我觉得マグ所说的「融入」,这样的表达很贴切,但我想今后VOCALOID还会更加广泛地渗透进社会。

原文链接:https://kai-you.net/article/80043
原译文链接:https://www.bilibili.com/read/cv11089213

原译者:カリカリかき氷
润色:妄空
メモ:该译文为カリカリかき氷老师翻译。在此bot仅作部分修改。已获得译文授权。


「在niconico中感受到曾经的热量」× 柊マグネタイト×higma对话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