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不建议报考材料学?
“生化环材”四大天坑专业中的材料是我本科专业,我了解一点,可以谈一谈。

当年报考材料学是我自己选的,因为我学化学很有成就感,初三的化学老师对我很好,那时候介绍过材料学这个专业。
但是当我问起我的同学们为什么填材料系的时候,他们有人回答
“随便填的”,
“被调剂了,我本来想学机械的”,
“这个专业的名字看起来很厉害”
还有人回答“听说这学校材料是王牌专业,我来试试”等等等等。这些人除了几个考研上岸(上岸:成功考上研究生)的,其他人本科毕业后没有一个人从事本专业相关工作。
有人毕业后花了两万+半年时间学计算机重新就业;有人去了本专业相关企业一周,然后自己辞职走人;有人去了链家有人去了正大(食品加工);还有人准备读完研考公务猿,结果发现去年的报录比是这样的:

以上文字很主观,为我所见。

再谈点实际的,我本科专业全称“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
四个字介绍:水玻陶耐,水泥(厂)玻璃(厂)陶瓷(厂)耐火材料(院)
两个字:搬砖(物理)
每年会招本科生的质检所单位名额有限,老师介绍前几年吃点苦,工资低,熬过去了就能赚钱(回扣)。各种厂的控制室,质检实验室和销售是主要本专业就业方向,普通工资待遇,就业地点会很偏僻。拿水泥厂来说,为了节省原材料成本,很多水泥厂都依山而建,方便挖石头运石头。十多年前,一个日产5000吨的水泥厂需要员工3-500人,上个月的新闻一条新建8000T/日产的厂只需要50人。这个专业近20年一直扩招,但对应行业在生产技术革新加上机器人替代后,只需要更少的人来满足生产需要。
对了还有一种就业方式,出国,去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工作或者去非洲。大二的时候英语老师在群里发布了一条去赞比亚(非洲国家)一家国营玻璃厂的招聘信息,本科年薪7-9万,需要过四级。但你愿意(敢)去吗?

搞材料学的学术研究约等于学习《一百个论文灌水小技巧》(见识有限,开个玩笑)。但在参加完一届挑战杯竞赛后,我就断了做学术的念想。这个在讲挑战杯的时候展开说。
这几天,导员为了学院的就业率数据好看,给那些没有签工作的同学疯狂打电话(物理层面),开腾讯会议一个一个的催。甚至给我这个考研二战的安排了一个虚空工作(我连她给我签的工作单位叫啥都不知道)。因为就业率不好看的话,来年学校给学院的经费会削减,甚至可能缩招。

长辈给我取名字的时候有个“hang”字,寓意“行行出状元”,但在材料这个学科,不行!
但如果你就是愿意学材料,有兴趣,家底殷实,欢迎!
但有几个问题你要想一想:
硕士毕业后,你月薪6-8千,起点差不多的高中同学由于热门专业毕业年薪20万,你会嫉妒,意难平吗?


某一天当你被告知:新来的机器人兄弟能替代你的工作,且能全年24小时工作效率比你高,You Are Fired ! 你能坚强吗?
当你由于工作单位没什么异性,且工作很忙工资不高,找不到老婆,你父母会跟你急吗?
只要跳坑的人够多,总有一天坑会被填满,到了那一天,我将骄傲的说出:“材料科学是二十一世纪的科学!”

其实材料学是存在前景的,只是成功率没有其它专业高。
带我做实验的老师是这么说的:材料学门槛低,学的杂,入行待遇一般,中途退场的人也多,但你只要找准某个方向,学到一定程度,还是可以获得稳定,不低的收入。
去年跨考计算机失败,今年却还是会考材料的研究生。只是希望填报志愿的美好憧憬与材料学的真实的巨大落差,对你们造成的冲击小一点。(比如下图,别的同学正在做水泥实验)

愿每个人都有光明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