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姑苏三月令

2023-03-05 20:15 作者:苏州园林研究所  | 我要投稿


作者 |「穆十里」
首圖 |「白墙下的花园」

三月初。

梅花几欲落尽,而美人梅依然春意浩大。繁花满树,粉泱泱的,在初春的新绿之中显得尤为惹眼。

我对美人梅并不算熟识,只是某年在梅花山看过,记得它开得晚。一别数年,人家长什么样子,已记不太清。

那日逛石湖,远远看见,心里便猜测是美人梅。不可能是桃,桃花要含蓄得多,不会开得这么不顾一切。也不可能是海棠,海棠花叶并发,红绿交映,颜色要俏一些。

大太阳下,走了很多路,忽然见岸边一树花与水中倒影,美得不可方物,心里觉得真是享受,如此风日,也就不算虚过了。

@秦淮桑

玉兰中,望春开花最早,二月下旬已见枝桠间探出一盏盏“花灯”,娇小可爱,花瓣为勺形,内面白色,外面基部为紫红色,向上拖出细细的一丝,如美人点妆,分外娇娆。

古人诗文中所说的辛夷,即是望春玉兰,亦称木笔,因花初开时,立如笔椎,故名。李渔《闲情偶寄》称:“辛夷,木笔,望春花,一卉而数异其名,又无甚新奇可取,‘名有余而实不足’者,此类是也。”这话不能让望春听见,不然她得多伤心啊。

@酒窝的碎碎念

望春玉兰开过,近十日后白玉兰与二乔玉兰才开。李渔又说“世无玉树,请以此花当之”,所称赞的,便是白玉兰。白玉兰挺秀俊朗,确有玉树临风之致,其花色白,素美而温润如玉。

二乔玉兰比紫玉兰清雅些,又比白玉兰多了几分娇柔,生长于江南的庭院中,令人想到杜牧“铜雀春深锁二乔”之句,二乔即江东乔公二女——大乔小乔,大乔为孙策之妻,小乔为周瑜之妻,两人俱有“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所以庭院深锁,雨打花落,便不免让人觉得寂寞。

@竹栖刺桐
@烟波里的棠

同样生长于庭院中的,还有杏花。

杏树畏湿,而姑苏多雨,故而并不常见。

记得留园涵碧山房南院有一株,高过屋檐,花是白色,花萼水红,有些反折,站在涵碧山房北边近水平台上,抬头看去,杏花枝头就好像泛着一点粉似的,略有几分轻柔。

旧时江南女子早春沿街卖花,篮中是有杏花的。陆游《临安春雨初霁》有“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句,阮大铖《减字木兰花》化陆游诗而用之,言“细雨窗纱,深巷清晨卖杏花”,细雨深巷,女子徐行卖杏花,想想真是美。

可惜早春卖杏花的风气,今已不得见。

@姑苏李子木

杏花开过桃花开。

《红楼梦》大观园沁芳闸桥边是种了桃花的,风吹过,落红成阵。

宝玉见了,把落花收拢来撂在水里,让那花瓣飘飘荡荡,流出沁芳闸。黛玉只嫌水流出去,“有人家的地方脏的臭的混倒,仍旧把花糟蹋了”,不如扫来装在花囊里埋了干净。

洞庭东、西山的桃花不扫也不葬,开了便由她开,开得如火如荼云蒸霞蔚才好,落了便由她落,落花依草,也别有一种凄美。到七八月间,桃子成熟,果农便摘了辗转挑来市里卖,个个水灵,清甜生脆。

@枫红叶落999

海棠花期略晚,三月下旬,方坼花如笑。

《群芳谱》所记海棠四品,一为“贴梗海棠”,一为“木瓜海棠”,一为“西府海棠”,一为“垂丝海棠”。其中,贴梗海棠与木瓜海棠为灌木,西府海棠与垂丝海棠为小乔木。

西府海棠花朵小巧精致,比垂丝海棠耐看。人们往往遗憾海棠无香,其实,西府海棠是有香的,香味幽淡好闻。

@烟波里的棠

垂丝海棠花苞如点胭脂,嫣红可爱。到花开时,颜色会变得淡一点,花瓣薄而轻盈,愈发显得娇俏。

《长物志》一书中,文震亨认为垂丝海棠娇媚,有如妃子醉态,比西府与贴梗更饶韵致。

苏州栽种得最多的也是垂丝海棠,大抵因其花时簇簇,繁盛如锦,又花梗细长,姿态袅娜,纤美可赏。

@沈伶书

山茶花期长,可由二月,漫过整个三月。

其花种类繁多,名字亦极美,雪塔,满月,睡鹤,醉杨妃,小桃红,焦萼白,晚山茶,照殿红,十八学士,花鹤顶,倚兰娇,粉妆楼,抓破美人脸……或素白如夜雪初积,或烈艳似火齐云锦,或娇柔若粉面含春,或雪白洒红斑,或雪白带红丝痕,花色不一,各有情致。

古来文人墨客多有诗词称赏,如范成大云:“折得瑶华付与谁?人间铅粉弄妆迟。”金朋说云:“独见墙头倾赤艳,鲜红几朵破琼瑶。”董嗣杲云:“鹤顶剪开霞瓣暖,骊珠遗下日芒寒。”

花开到意兴阑珊之时,自枝头,整朵坠下,甚是壮烈。

@深白色灰

天和日暖,陌上草薰,花开得热闹而繁盛,常常使人沉醉,愿从庸庸碌碌中走出来,到花树下坐坐,消磨几个晨昏。

与此同时,柳树绽绿,嫩芽一簇一簇冒出,青稚可爱。别的树感受到阳气,也纷纷发芽,次第新绿,将山野装点得春意盎然,就连河水溪水,也被岸边的树影映绿。

鸟雀在树上飞来飞去,弄舌,吟唱,闹春,啁啾之声不绝于耳。

水边林荫下荠菜开着碎碎的不为人注意的小白花。蓝色忽闪闪的阿拉伯婆婆纳长得到处都是。苏州人称作“草头”的金花菜绿油油,嫩得一掐就断,金花菜炒食有一股清鲜气,使人想到苏州三月清凌凌的春天。


姑苏三月令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