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政治经济学教科书’名词解释》3.5 具体劳动 抽象劳动

2022-09-03 05:58 作者:晦无  | 我要投稿

【本文转载自江苏省-资料室编-出版1959年版 仅供学习参考】


5、具体劳动 抽象劳动[i]


  商品的二重性    使用价值和价值,是由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的二重性即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决定的。

  首先,各种生产商品的劳动都是在一定形式下消耗的劳动。例如,木匠和裁缝的劳动在形式上是互不相同的,这种不同无论在劳动的目的上、方法上、对象上以及所使用的工具和劳动的结果上,都是表现得很明显的。木匠用斧、锯、刨等工具对木材进行加工,制成的是桌、椅、柜等器具;裁缝则是用缝纫机、剪刀、针等工具对布匹进行加工,制成的是各种衣服等。像这样的各种不同形式的劳动,我们称之为具体劳动。具体劳动创造了商品的使用价值。

  但另一方面,不管各种生产商品的劳动在形式上有着怎样的差别,它们之间却又有某种共同点:它们是人类劳动力[ii]的生产消耗。这样,不管生产商品的劳动的具体形式如何,而把它们都看作是一般的人类劳动,这种劳动就是抽象劳动。抽象劳动创造了商品的价值。

  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是马老师第一次发现的,这种发现对理解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生产的矛盾,对理解资本主义的剥削过程和社会资本的再生产等等,都有着十分重大意义。马老师把这种劳动的二重性看作是“政治经济学的理解的枢纽点”[iii]。


注:

[i]《政治经济学教科书》,1959年版,第46、47页。

[ii] 脑力、神经和筋肉等等。

[iii] 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3年版,第14页。

《‘政治经济学教科书’名词解释》3.5 具体劳动 抽象劳动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