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2023年天玑旗舰7大新技术揭秘:硬件级手机光追终于来了!

2022-10-12 17:38 作者:传翊出品  | 我要投稿

10月12日,联发科举行天玑旗舰技术媒体沟通会,分享联发科在移动GPU、多媒体、双卡双通、Wi-Fi 7、蓝牙音频、高精度定位等方面的最新成果。

移动GPU发展趋势

联发科一直在布局移动光追拟真情景三部曲,包括光追软阴影、光追反射效果、全局光照技术,通过硬件加速实现实时的光追效果。

随着显示规格和芯片能力的提升,移动端游戏有更多突破的可能性,因此对移动GPU有着增效需求,包括游戏超分、动态调频、可变速率着色、自适应调度、GPU驱动优化、64位生态、Vulkan生态、芯片性能与能效提升等多个部分内容。

生态增效方面,天玑之星生态实验室验证搭配64位游戏引擎升级,帧率平均提升16%,而天玑也率先支持Vulkan 1.3,深度联调之下可以将热门游戏的Vulkan性能提升10%。

而内容增效方案,有Goolge ADPF、腾讯TGPA等自适应框架,与VRS、Game SR、游戏插帧等自研增效方案。

天玑GPU技术布局上,有着移动光线追踪这种质的改变,也有生态、内容布局这样的量的改变,未来也会根据需求持续布局。

Q&A

Q:GPU不再主要应用与游戏领域,在深度学习、视频剪辑、生产力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现在我们主要关注手机GPU在游戏上的表现,未来可以参与到其他方面的应用之中么?联发科对移动GPU在未来的应用有哪些设想?未来制程工艺没有出现大幅提升的情况下,联发科如何继续提升SoC的能效表现?

A:抖音等软件的美颜特效、AR应用、影像算法都会应用GPU的部分算力,不过根据用户需求与终端厂商的重点,观察来看只有游戏这个方向可以充分发挥GPU算力。未来联发科在系统架构与SoC架构上会不断进化,推动能效继续升级。

Q:硬件级移动光追具体落地时间?

A:联发科即将推出相对应的产品,大家可以敬请期待。

Q:光追效果是否有类似DLSS的搭配技术?是否有更多的光追图形素材库?后期发展能否通过GPU自己的发展,降低对周边技术的依赖来提升帧数?如何看待车机GPU?

A:联发科会搭配超分等算法辅助光追的推广,而且移动端光追发展与桌面端有着不同的趋势,车机领域更强调车用的安全性,对GPU的安全领域有着更高的要求,车载多媒体模块与应用模块算力需求不比当下高端旗舰手机更高,联发科主要还是主要看待高能效的主力发展。

Q:联发科坚持Arm公版路线,能效与性能对比高通没有优势,GPU如果依然如此未来也会被动,联发科是否考虑过于业界巨头合作?

A:天玑9000这一代GPU有着比较大的提升,GPU日常使用时功率也会低于1W,也会兼具峰值心梗,这是联发科十分看重的,联发科与Arm、内容方也有许多联合调教,光追也会马上落地,未来也会有更多合作提升用户体验。

AI多媒体发展趋势

联发科率先将最新的旗舰电视技术导入移动平台,包括先进的PQ显示技术可以用于旗舰手机芯片的相机与显示功能,最新的AI景深画质增强技术也可以提升画质的立体感与景深感。

为什么我们要图像处理?是因为图像内容经常会遇人脸偏暗、背景杂乱等问题,需要后期进行天空置换、人像美颜、路人消除、绿地美化等工作。如果通过传统PS处理需要10个步骤,费时费力,更勿论视频处理。而使用AI辅助加速通过AI图像语义分割,理解并标注每一个像素,可以更加高效进行图像处理,比如区分主体背景提升主体对比度与清晰度,或针对主体背景物体作出特殊效果。当然更高的图像规格也会需要更强的算力,比如8K30所需算力是FHD30的7.5倍,造成手机发热等问题,所以美化处理也要兼顾功耗,AI图像语义分割也可以让手机进行针对性处理,大幅降低算力需求,让摄录可以像拍照一样叠加更多算法,快速提升摄录效果。

此外AI图像语义分割还可以赋予设备很多其他能力:AI场景画质增强技术,可以AI场景识别,针对性调节每帧画面的对比度、锐利度和色彩;AI区域画质增强技术,实时AI物体切割并识别调节每帧画面中每个物体的对比度、锐利和色彩;拍照上可以做到精确对焦,距离精准,与清晰的视频抓拍。

未来联发科还将专注于具有真实空间感的电影视频、理解场景后的分区处理、导演般的拍摄手感等发展趋势。

Q&A

Q:联发科在显示技术与多媒体技术上有哪些具体优势?

A:联发科APU内部联通做的很好,可以做到最好的PQ处理与最好的PQ功耗。

Q:影像方面相较于旗舰手机,中低端手机可能更需要AI进行后期增强,联发科是如何看待的?

A:联发科会对各个档位的产品进行一个合理的下放策略,旗舰产品中获得用户认可的技术,会逐渐下放到不同档位的产品中。

Q:联发科如何看待终端厂商做影像芯片?

A:提升手机影像主要还是能耗,要把系统功耗做好才能发挥更多的功能,联发科会和客户联合调校做好这方面的工作。

Q:摄像部分AI叠加算法比较困难,未来会倾向于摄录中实时处理还是摄录后整段处理?联发科如何平衡AI在处理影像中的参与度?

A:联发科目标是在摄录中及时处理影像,这样才能在拍摄过程中做到最好的处理,拍完马上就可以分享;参与度方面联发科会比较弹性,所有后置调教有不同风格,联发科会交予终端厂商进行选择。

5G调制解调器发展趋势

新双通的满血体验。为什么要新双通,因为会有一卡通话另卡漏接、一卡通话另卡断网的双待痛点场景,双通也迎来了更多场景、更多频段、网络制式、更快网速、更低功耗的3维体验提升。双待痛点场景,原本只有单套基带射频,就像单车道分时行驶,一卡通话另卡断网/漏接;而早期双通尝试双套基带射频,而张卡各独占一套,可以同时进行语音或者数据连接,不过这样做成本高且不符合新手机设计。

所以新双套需要回归一套硬件设计,为此联发科投入研发资源,成功让软件架构可以同时形成“双车道”,不过由于部分频段组合上行需要考虑射频资源与发热问题,所以后续改进为下行同时+上行分时的分时双通。新双通的频段覆盖100+频段组合,支持LTE+NSA+SA等更多网络制式。实测来看性能也非常出色,一卡通话时游戏实测时延仅50ms,实测网速可达500Mbps,双卡同频段全时双通比分时双通快30%+。天玑做到了3维赛道领先,新双通更好用。

Q&A

Q:友商在5G基带上引入AI技术提升能效、速度等方面,联发科在这方面是否有规划?

A:5G+AI确实是趋势,但AI应用还是要回归场景,需要探索挖掘与现有应用做到比原本更好更精准,很多东西还需要回归到3GPP标准讨论与验证,经过产业链共同推动。

Q:5G应用至今,许多用户感知并不明显,联发科认为5G生命周期到那种程度?我们还可以期待什么?

A:R15标准是一个可用的标准,R16是好用的标准,以及后续更好的R17、18乃至6G,后续更新的标准可以带来XR等更多新形态产业的机会。

Q:全时双通和分时双通是如何实现的?联发科未来是否会支持卫星通信?

A:不同频段组合有不同的架构,可以设定不同组合应用全时双通或分时双通;卫星通讯在近年来会迅速发展,但目前市面上方面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不利于整体市场的推动,联发科非常看好卫星通讯技术,但更希望回归标准,而且也有望在近期看到最新进展。

下一代Wi-Fi 7全方位体验

Wi-Fi标准每隔5到6年就会发布新版本,而最新的Wi-Fi 7在体验上带来了更高的吞吐量36Gbps、更好的网络管理、更多可用频段等体验提升。Wi-Fi生态上,多种标准在市面上同时共存,预计到2027年Wi-Fi 7份额会逐步增长至50%。

吞吐量方面,得益于更先进的4K QAM、6GHz 320MHz带宽、新增MLO (Multi-Link Operation) 技术,Wi-Fi 7可以达到上一代2.7倍。Wi-Fi 7还可以改善时延,较上一代降低20%,通过MLO技术集中在20-30ms左右;实现高效网络资源分配,将噪音干扰对频段的影响由75%降低至25%,在有多用户负载的网络下,相较Wi-Fi 6吞吐率提升约3倍。综合来看Wi-Fi 7可以带来更快、更稳、更高效的全方位体验。

Q&A

Q:Wi-Fi 7的峰值速率确实很快,但很多基于6GHz频段,国内短时间内无法使用,那在这种情况下Wi-Fi 7的表现还会优于Wi-Fi 6么?

A:Wi-Fi 7在吞吐率方面的提升有3个方面技术,除6GHz外,还有MLO这样的技术,而且联发科作为芯片供应商,面向所有市场,可以提供全方位的选择,未来联发科也会和客户合作探讨能否在国内实现更快的吞吐速率。

Q:何时能看到联发科Wi-Fi 7产品落地?

A:各位可以很快看到相关产品。

Q:Wi-Fi 7会很快取代Wi-Fi 6么?

A:作为芯片供应商,联发科当然乐见这样的趋势,但具体取决于市场的接受程度。

无线蓝牙音频发展趋势

目前串流音乐已经成为用户体验音乐的主要途径,比例高达65%左右,而串流音乐今年已经向更高采样率24bit/192KHz无损Hi-Res格式的内容发展。对此蓝牙耳机也需要跟上高音质体验,联发科追求蓝牙高宽带技术提升环境抗高然能力,而高清蓝牙音频编解码器可以还原呈现24bit/192KHz高音质,比如LHDC 5.0协议。

联发科还开放适配各大主流蓝牙芯片平台,提供广泛的蓝牙高保真音质体验,而竞品移动平台封闭生态,只能与自家蓝牙芯片适配。联发科的蓝牙音频开放生态在203年将支持8Mbps超高蓝牙吞吐量,支持24bit/192KHz高清蓝牙音频编码器,可以适配各大主流蓝牙芯片平台。

Q&A

Q:适配不同蓝牙芯片不会增加成本么?普及之后联发科会有什么自己独到的优势?

A:联发科会通过高带宽蓝牙技术实现高清音乐体验,至于成本方面联发科会与蓝牙芯片的伙伴进行合作,双方会合作达成目标。

Q:除了LHDC之外,联发科对LE-Audio标准支持如何?

A:联发科支持包括LHDC在内的多种高清协议,在低延迟方面LE-Audio也可以带来更好的体验。

Q:联发科现在是否有TWS芯片产品?联发科是否有计划推出这类产品与天玑芯片组成一体化解决方案?

A:联发科目前还是持一个开放的态度,未来规划上短期内还没有向芯片方向做规划,更多还是与伙伴进行合作。

Q:蓝牙并不适合长时间使用的IoT设备,那联发科会在这方面进行针对性的调教么?

A:联发科在蓝牙低功耗上有着不少技术,也会与伙伴合作推动蓝牙各类低功耗技术的落地。

高精度导航发展趋势部分

联发科表示2023年旗舰趋势是支持北斗三代导航系统与伽利略定位系统。在有遮挡的情况下,微机电传感器(j加速器、陀螺仪、磁力计)与GNSS技术融合,可以弥补微星信号不佳区域的使用需求。在实际36圈步行测试中,2023年旗舰误差明显小于2022年旗舰,前者基本保持在10米以下,后者则普遍在10米以上;而在树林跑步的场景中,2023年旗舰最大偏移量只有5m,2022年旗舰则有12米;在地下停车场场景中,2023年可以持续导航63秒,2022年旗舰智能持续9秒;在市区汽车导航中测试中,2023/2022年旗舰最大偏移量分别为2.2/6.1m。高精度导航还可以为车道辨识功能提供支持, 以及隧道导航、载客区导航等功能。

Q&A

Q:因为用户对隐私愈发重视,高精度定位未来发展是否会逐渐脱离用户,转向to B?联发科是否有与北斗合作的计划?

A:高精度定位导航是目前的趋势,联发科也依托北斗导航为用户带来高精度定位体验,高精度导航还有一个发展趋势是省电,比如1分钟1次,至于隐私方面,终端厂商也会提供相应功能,供用户关闭。



2023年天玑旗舰7大新技术揭秘:硬件级手机光追终于来了!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