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政治经济学名词解释》83、利息 利息率

2022-04-20 09:58 作者:晦无  | 我要投稿

【本文转载自《政治经济学名词解释》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徐禾主编】

【如有错漏或其它问题,欢迎指正】


83、利息 利息率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一定数量的货币如果被当作资本来使用,就能够为它的所有者带来一定的剩余价值或利润。这样,作为资本的货币就比普通的货币多了一种效用,它不仅可以用来充当一般等价物,而且可以用来生产利润。借贷资本家把他的货币资本贷放给职能资本家(如产业资本家、商业资本家等),实际就是向后者按一定期限让渡货币资本的这种生产利润的能力,或者说,是他向后者出卖资本生产利润的这种能力。但是,职能资本家也不能白白使用借贷资本,他必须从获得的平均利润中分出一部分交给借贷资本家,以作为使用对方资本的一种报酬。这种报酬,便是利息。因此,利息乃是平均利润的一部分,即剩余价值的一部分。它的源泉是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正如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态一样,作为平均利润一部分的利息,则是剩余价值的一种特殊的转化形态。

  借贷资本家不必自己开办工厂和经营商业,单凭资本的所有权就可以得到利息,这就造成一种假象:好象借贷资本本身就能够生出利息,或者说,货币本身就能够生出更多的货币,资产阶级及其代言人正是根据这种假象,胡说什么利息是对货币所有者的“忍欲牺牲”的报酬,是由货币自身产生出来的,等等。这完全是荒诞无稽的谬论。如果借贷资本家不是把他的货币贷放给职能资本家去剥削雇佣工人,而是把货币窖藏起来,那么,即使他“忍欲牺牲”到临死前的最后一秒钟,这些货币也不会为他生出一文钱的利息来。

  一定数量的借贷资本在一定时期内所获利息的多少,取决于利息率的高低。利息率是以百分数表示的一定时期内的利息量和借贷资本量(本金)的比例。例如,1,000元的借贷资本,一年带来30元的利息,那么,年利率就是:

即3%,通常也叫做年利三厘。

  利息既然是平均利润的一部分,所以,利息率的最高界限不能超过平均利润,在一般情况下,利息率必须小于平均利润率。因为,职能资本家借款的目的是为了获取利润,如果他所支付的利息吞噬了由他使用借入资本而得到的全部利润,那么他就不会去借款了。另一方面,利息率的最低界限也不能等于零。因为,如果平均利润全部归职能资本家占有,那么,借贷资本家由于一无所获,也就不肯把钱贷给别人。所以,利息率总是平均利润率和零之间这个幅度内上下波动。

  利息率是怎样确定的呢?首先,由于利息是平均利润的一部分,因此,利息率的变动也就依存于平均利润率的变动。利润率越高,一般说来,利息率便会越高;反之,也就越低。这一事实表明,在剥削工人阶级这个根本问题上,借贷资本家和职能资本家的阶级利益是完全一致的。其次,如果平均利润率已经确定了,那么利息率的高低,则取决于金融市场上借贷资本的供求情况。如果供给大于需要,利息率就会下降;反之,就会上涨。除此之外,马克思还指出,习惯和法律这些因素,在一定限度内也影响利息率的确定。

  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利息率有逐渐下降的趋势。这主要是由平均利润有下降的趋势所造成的。此外,以下两个原因也必然会引起利息率的下降:(1)食利阶层人数的增加;(2)资本主义信用制度的发展。利息率下降趋势表明,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有越来越多的资本不能被用于生产,这种大量资本过剩的现象,充分暴露了资本主义矛盾的日益激化和这一制度的寄生性、腐朽性的不断加深。

《政治经济学名词解释》83、利息 利息率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