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2022年农业农村知识提前学(一):农业的概念和土地耕作

2021-12-30 14:39 作者:双流赵师傅  | 我要投稿

01

农业的概念


一、农业的重要性


是指从事以商品交换为目的的农业生产所需要的土地、劳动力、资本、科技、管理等要素。


农业是人类社会最古老、最基本的物质生产部门,受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的双重制约。


农业的概念:是指人们利用自然力和生物的生命机能生产有机质产品的物质生产部门。


农业是国民经济中最重要的物质生产部门,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都离不开农业。


农业是人类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


农业是其他国民经济部门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和必要条件。


农业生产的本质是自然再生产和经济再生产相交织的生产过程。


土地是农业生产中不可替代的最基本的生产资料。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人类生存最基本、最必需的生活资料。


农业由种植业、畜牧业、林业和渔业组成。种植业占的比重最大,是农业的基础。


畜牧业和渔业的发展极大程度上依赖于种植业即作物生产的发展。


二、农业生产要素


土地要素:土地是财富之母。


劳动力要素:是对农业生产起决定性作用的要素。


资本要素:是促进农业生产发展的最活跃的要素。


科学技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管理要素:农业生产管理的主体是农户、企业,或者是政府、社团和集体。


02

土地耕作


土壤耕作分为基本耕作和表土耕作。基本耕作入土较深,达整个耕作层,能显著改变耕作层的物理性状,是后效较长的一类耕作措施。表土耕作是在基本耕作基础上进行的入土较浅、作用强度小,为作物播种出苗和生长发育创造良好条件的一类土壤耕作措施。


一、基本耕作


土壤基本耕作包括翻耕、深松耕、旋耕、圆盘耙犁地等。


翻耕:翻耕是各国采用的最普遍的一种耕作措施。翻耕是利用各种有壁犁或锄把土垡切开逐渐破碎、翻转并抛到右侧犁沟的过程,其作用在于翻土、切土、碎土并同时翻埋肥料和作物残茬,使土壤疏松。翻耕对土壤影响大,作用面广,消耗动力多,它不但影响当季作物,有时也影响以后几季乃至几年的作物。


深松耕:深松耕是以无壁犁、深松铲、凿形铲对耕层进行全面或间隔的深位松土。松耕可以分散在各个适当时期进行,避免深耕作业时间过分集中,有利于做到耕种结合和耕管结合。


旋耕:旋耕采用旋耕机进行。在旋耕机上安装犁刀,旋转过程中起切割、破碎、搀和土壤的作用,既能松土,又能碎土。水田、旱田整地都可用旋耕,一次作业就可以进行旱田播种或水田放水插秧,省时省工,成本低。


二、表土耕作

表土耕作包括耙地、耱地、镇压、作畦、起垄、中耕、培土等,一般为基本耕作后的辅助作业。表土耕作入土较浅,作用强度小,主要对翻耕的土地进一步整碎整平、消灭杂草,创造适于作物播种、出苗或适宜栽植的土壤环境。表土耕作深度一般不超过10cm。


耙地:耙地是指收获后、翻耕后、播种前甚至播种后出苗前、幼苗期进行的耕作措施。用圆盘耙曲圆盘的滚动,切开和破碎土块,亦有轻微翻土的作用。耙地主要用钉齿耙或圆盘耙进行。钉齿耙的作用主要是碎土,破除土壤表面的板结层,清除刚发芽的杂草,以及为撒播的作物种子覆土。


耱地:又称盖地、擦地、耢地,是一种耙地之后的平土、碎土作业,一般作用于表土3cm左右。


镇压:镇压是指利用重力作用土壤表层的耕作措施,具有压紧耕层,压碎土块,平整地面的作用。土壤过于疏松时,镇压可使耕层紧密,减少水分蒸发,改善种子发芽和根系的生长环境。


作畦:为了便于灌溉排水和田间管理,播种前一般需要作畦。


起垄:我国东北地区与山区实行垄作,可以起到防风排水、提高地温、保持水土、防止表土板结、改善土壤通气性、压埋杂草的作用。


中耕、培土:是指在作物生育期间进行的表土耕作措施。中耕是在行间用锄或中耕器锄松或耙松表土层的表土耕作措施,具有破除表土板结、增加土壤通气性、减少地面蒸发、铲除杂草、促使土壤养分有效化、促进根系发育的作用。


2022年农业农村知识提前学(一):农业的概念和土地耕作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