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农业农村知识提前学(二):作物的分类和作物生产
01
作物的分类(重要性:★★★★★)
真题链接:
2018年85题,考察经济作物(多选);
2019年42题,考察粮食作物(单选);
2020年57题,考察耐寒植物(单选);
一、植物学分类
即按作物的亲疏关系进行分类。
以界、门、纲、目、科、属、种为分类。
按植物学系统分类可明确作物所属科、属、种、亚种。
如,玉米属禾本科,黄豆属豆科。
二、根据作物的生物学特性分类
(一)按作物感温特性分类
可分为喜温作物和耐寒作物。
喜温作物在全生育期中需要的积温都较高,生长发育的最低温度为10℃左右,最适温度为20~25℃,最高温度为30~35℃,如稻谷、玉米、高粱、甘薯、棉花、烟草、甘蔗、花生、粟等。
耐寒作物全生育期需要的积温比较低,生长发育最低温度在1~3℃左右,最适12~18℃,最高26~30℃,如小麦、大麦、马铃薯、黑麦、油菜、蚕豆等。
(二)按作物对光周期反应特性分类
可分为长日照作物、短日照作物、中日照作物和定日照作物。
凡适宜在日长变长时开花的作物称长日照作物,如麦类作物、油菜等。
凡适宜在日长变短时开花的作物称短日照作物,如水稻、玉米、大豆、甘薯、棉花、烟草等。
开花与日长没有关系的作物称中日照作物,如荞麦、豌豆等。
定日照作物要求有一定时间的日长才能完成其生育周期,如甘蔗的某些品种只有在12h45min的日长条件下才能开花,长于或短于这个日长都不开花。
(三)按作物对CO2同化途径分类
可分为C3作物、C4作物和CAM(景天酸代谢)作物。
C3作物称为碳三作物,其光合作用的CO2补偿点搞,有较强的光呼吸,如水稻、麦类、大豆、烟草、棉花等。
C4植物称为碳四植物,其光合作用的CO2补偿点低,光呼吸作用也低,在强光高温下光合作用能力比C3作物高,如玉米、高粱、甘蔗等。
CAM植物的生长环境极为缺水干旱,在酷热难耐的白昼,这类植物的气孔处于关闭状态,把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保存在植物体内叶肉细胞的有机酸中,当有光照的时候,这些有机酸在维管束鞘细胞中分解释放二氧化碳供光合作用使用,不发生或者极少发生气体交换;而在稍微凉爽的夜晚,它们打开气孔,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气体交换,并且表现出释放的氧气多于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CAM作物,除凤梨科外,仅有龙舌兰麻、菠萝麻等少数纤维作物,但在花卉中却很多。
三、根据作物用途和植物学系统相结合分类
(一)粮食作物
(1)禾谷类作物。绝大部分属禾本科。荞麦属蓼科。麦类、稻、玉米、谷子等属此类。
(2)豆类作物。属豆科。主要提供植物性蛋白。如大豆、绿豆、小豆、蚕豆等。
(3)薯芋类作物。属于不同的科属,主要生产淀粉类食物。常见的有甘薯、马铃薯。
(二)经济作物或称工业原料作物
(1)纤维作物。其中有种子纤维:如棉花;韧皮纤维:如红、黄麻;叶纤维:如龙舌兰麻。
(2)油料作物。常见的有花生、油菜等。
(3)糖料作物。南方有甘蔗、北方有甜菜。
(4)嗜好作物。烟草、茶叶、咖啡、可可等。
(5)其他作物。桑、橡胶、香料作物(如薄荷)、编织原料作物(如席草、芦苇)等。
(三)饲料及绿肥作物
一般采用带根瘤菌能固氮的豆料作物为绿肥作物。包括禾谷类、豆类、块根块茎类、饲用叶菜类和瓜类。作为绿肥而栽种的作物大多为豆科,许可豆科作物既可以肥田又可以做饲料,如苕子、紫云英、黄花苜蓿、草木樨等。
(四)药用作物和调味品作物
药品:三七、天麻、人参、黄连、枸杞、何首乌、灵芝、五味子、百合、板蓝根等。
调味品:花椒、胡椒、八角、小茴香、辣椒、葱、姜、蒜等。
四、按作物播种季节分类
分为春播作物、夏播作物、秋播作物、冬播作物。
五、按收获季节分类
分为夏熟作物和秋熟作物。
小麦是秋播、夏收作物,而玉米则是夏播、秋收作物。
六、按播种密度和田间管理分类
可分为密植作物和中耕作物等。
密植作物行株距小,种植密度大,群体大,植株个体小,单株产量潜力小,如小麦、水稻等。
中耕作物一般对土壤通气性要求搞,田间种植需多次中耕松土,以利于生长发育,如玉米、马铃薯、甘薯等。
七、根据作物对光照强度的反应分类
喜光植物:水稻、玉米、棉花等。
耐阴作物:大豆、甘薯等。
喜阴植物:生姜等。
八、根据作物对水分的反应及需水等级分类
水生作物:水花生、水葫芦等。
水田作物:水稻、莲藕等。
耐涝作物:高粱等。
耐旱作物:谷子等。
九、根据作物茎秆生长特性分类
高杆作物:玉米、高粱、黄麻等。
矮秆作物:稻、麦、栗、豆等。
匍匐作物:甘薯等。
十、根据作物根系生长特性分类
直根系作物:棉花、油菜、大豆等。
须根系作物:稻、麦等。
块根块茎作物:甘薯、木薯等。
十一、按作物生长年限分类
一年生作物:水稻、棉花、大豆等。
二年生作物:小麦、油菜、蚕豆、甜菜等。
多年生作物:苎麻、茶树等。
注意:有些作物可以有几种用途,例如玉米可以食用,可以做优质饲料,也是油料作物;大豆可以食用,也可以榨油;马铃薯可以作为粮食,又是蔬菜和食品加工原料;亚麻既是纤维,种子又是油料;红花种子是油料,它的花是药材。
02
作物生产(重要性:★★★★)
一、作物生产的概念
作物生产是自然再生产和经济再生产相结合的过程。
作物生产系统是一个作物-环境-社会相互交织的复杂系统。
作物是有生命的生物有机体,在与生态环境相适应的长期进化中,作物生长发育过程形成了显著的季节性、有序性和周期性。
二、作物生产的地位和作用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这是由于农产品具有特殊的使用价值,是人类生存最基本、最必需的生活资料。作物生产又是农业生产的基础,这是优于作物生产不但直接供给人类所需的生活资料,而且还要供给农业中的畜牧业、渔业等所需的饲料。作物生产是人类生活资料的重要来源、工业原料的重要来源、出口的重要物资、农业的基础产业、农业现代化的组成部分。
农业由种植业、畜牧业、林业和渔业组成。畜牧业和渔业的发展极大程度上依赖于种植业即作物生产的发展。在我国农业中,种植业占的比重最大,是农业的基础。
三、作物的分布
粮食作物中,谷物的生产面积最大,分布最广,占世界粮食作物总面积的2/3以上;
谷物中以小麦、水稻和玉米最多,号称世界三大粮食作物;其次是大豆和薯类。
经济作物中:棉花、油菜、甘蔗、甜菜排名前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