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T-34坦克的驾驶体验

2021-02-15 19:14 作者:冬季風暴  | 我要投稿

原文:https://zhuanlan.zhihu.com/p/350714082

题图:截取自Вадим Елистратов: Я управлял Т-34 и "Пантерой"!,现代修复的T-34/76坦克。

注:本文译自Peter Samsonov所著的《Driving the T-34》。

声明:长文翻译不易,未经译者许可,本文严禁任何公众号或网站私自转载。另外,译者强烈谴责任何盗载或是洗稿本文以牟取私利的行为。

在对二战时期的坦克进行性能对比时,包括笔者在内的绝大多数吃瓜群众所依靠的都是来自他人的印象与相关的记录,而另外一些幸运儿则是获得了亲自驾驶这些老坦克的机会。

瓦季姆·叶利斯特拉托夫(Vadim Elistratov)是来自俄罗斯的著名的坦克装甲车辆修复师,对于他和他的团队所修复的车辆,叶利斯特拉托夫具有丰富的驾驶经验。

最近,叶利斯特拉托夫接受了Tactic Media的采访,他在节目中讲述了自己驾驶T-34坦克的体验。

第一次坐在T-34坦克的操纵杆后面的驾驶位时,我如坐针毡。

巧合的是,我最初所驾驶第一辆坦克,是辆轻型坦克。那些小家伙与汽车十分相似。或者更准确地说,是卡车,当然了,轻型坦克的驾驶难度并不大。

然而在T-34坦克上,你坐在驾驶位,发动引擎,周遭的一切很快被轰鸣声填满。沉重的操纵杆,巨大的踏板,你很快便会发现自己所驾驭的实际是一头猛兽,这种感觉与驾驶轻型坦克时的感觉完全不同。当你开始操纵坦克前进或是转弯时,操纵杆将会给你一种十分沉重的反馈,尤其是在泥地中转弯时,这种沉重感尤为明显。

如果你试图像驾驶德国坦克那样驾驶T-34,那下场只有“行不通”这三个字。你得去适应T-34这位老同志。

T-34其实很适合用来飙车,它与德国的“虎”式与“豹”式完全不同,反倒类似于苏德战争初期德军所使用的那些坦克。即便如此,T-34也极少被允许进行长程机动作战。当然了,它们能从一个地点迅速地转移到另一个地点,前提是车辆本身状况良好。

良好的引擎、适配的变速器以及恰到好处的配重使得T-34能毫不费力地做到二档起步,旋转、跳跃、加速 —— 这是一辆充满了活力的坦克,你甚至能操纵它做出急转弯等快速的机动。

在现代,Z字机动是一种稀松平常的战术走位,但在二战时期,极少有坦克能像T-34那样在战斗中做出Z字机动。

行星转向机构是个好东西,它能让车辆在泥泞中转弯,在高速状态下具有更好的操控性。T-34坦克是BT坦克的继任者。BT坦克的平稳履带以及强劲的发动机使BT坦克能进行上述的这些机动,前提是驾驶员足够老练,经验丰富。在驾驶T-34一段时间,对其有了更加深入地了解后,我也能使用T-34坦克轻松地做出这些机动。

在水泥地上,T-34坦克轻易就能做出旋转90°的动作。在泥土地或者淤泥坑中,就很难操控T-34完成这个操作,但在水泥硬地上,想要转90°真的很轻松。

我想,这也许是一种训练,一种修行。你必须用心感受坦克的脾性,去理解它,去适应它。


如果要讨论T-34的机动性,我们应该考虑士兵们给它起的绰号 —— 这些绰号的产生不是没有根据的。T-34曾被称为“燕子”、“芭蕾女伶”,芬兰士兵给它起的绰号是“铃凫(sotkat)”,这是一种生活在芬兰的鸟类。

T-34是机动性很强的坦克,尤其是我驾驶过的T-34/76这种初期型的T-34坦克。在那个时代,T-34所具备的机动性是其他坦克所无法比拟的。

当然,它的悬挂十分简单,控制装置也是同样地简单,没有什么特别之处。车辆设计师们已经在设计中尽量地减少使用操纵杆和踏板所需的力度,利用弹簧以及伺服系统来降低驾驶员的负担,但操控这辆坦克转弯时,你仍旧会感到十分沉重。

当你想在泥泞地形上转个弯时,你得双手用力,紧握操纵杆,这样才能让坦克动起来。在拉动操纵杆的同时,你还得脚踩油门,对于驾驶员而言,这样的操作需要动用全身的力量。在驾驶T-34时,你得习惯这样的全身运动。

当你对此习以为常之后,就能感受到T-34的亲切之处,它是辆机动性极佳的好车,德国人在1941年时就意识到了这一点。

我之前曾提过不同型号T-34之间的差异之处。

T-34能进行Z字机动,但在这一过程中仍旧有一些需要注意的小问题。后期型号T-34的履带会稍微好一些,当接地力变大时,车辆会更多地沉入地面,以获得更好的车辆操控性。

但在雪地中,早期型号T-34的宽履带表现更加优异,效果好得令人难以置信。它能轻易将雪碾在履带下面,直接轧过雪堆的感觉与行驶在公路上的感觉相差无几。然而后期型号的T-34就没法那么平滑地经过雪堆了,与早期型号的T-34相较,它们会更加地颠簸不稳。


T-34坦克的驾驶体验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