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江西教师招聘面试说课稿——《二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第三课时)

2023-04-10 10:01 作者:萍乡易公  | 我要投稿

一、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二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是九年级下册第26章的内容,在学生已经学习过一次函

数(包括正比例函数)、反比例函数的图像与性质,以及会建立二次函数模型和理解二次函

数的有关概念的基础上进行的,它既是前面所学知识的应用、拓展,是对前面所学一次函数、

反比例函数图像与性质的一次升华,又是今后学习《二次函数的应用》、《二次函数与一元二

次方程的联系》的预备知识,又是学生高中阶段数学学习的基础知识。它在教材中起着非常

重要的作用。另外,本节课,最大特点,是结合图形来研究二次函数的性质,这充分体现了

一个很重要的数学思想——数形结合数学思想。因此,这一节课,无论是在知识上,还是对

学生动手能力培养上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通过分析,我们知道,《二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在整个教材体系中,起着承上启下

的作用,有着广泛的应用。我认为这节课的重点是:作出函数y=ax2+c的图象,比较函数

y=ax2和函数y=ax2+c的异同,了解它们的性质;函数y=ax2+c的图象与性质的理解,掌握

抛物线的上下平移规律是本节课的难点。

教学目标设计

知识目标

(1)会做函数y=ax2和y=ax2+c的图象,并能比较它们的异同;理解a,c对二次函数图象

的影响,能正确说出两函数的开口方向,对称轴和顶点坐标;

(2)了解抛物线y=ax2上下平移规律。

能力目标

本节课,过程是由抽象到直观,再由直观到抽象(既二次函数y=ax2+c的关系式——作出图

像——说出二次函数y=ax2+c的图像与性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

学生观察、探讨、分析、分类讨论的能力。

情感目标

引导学生养成全面看问题、分类讨论的学习习惯,通过直观多媒体演示和学生动手作图、分

析,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教学结构设计

建立以“实施主体性教学,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为主的课堂教学结构模式——学教结合

式。让学生先自己动手画图,然后由老师来演示,这样从直观的看图观察,思考,提问,容

易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以“学教结合”为模式的课堂结构设计为“三

个阶段”:

①准备阶段。教师先从回忆函数y=ax2图象与性质,从而导入二次函数y=ax2+c的图像

与性质,进而带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②参与阶段。学生围绕目标自我表现,相互交流,启发理解。

③应用与升华阶段。这一阶段是让学生从“学会”到“会学”的升华。延伸阶段要做到“三

化”,一是知识的深化,二是知识向能力、技能的转化,三是学习

方法的固化,即演练巩固,牢固掌握其方法。

教学媒体设计

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将powerpoint、《几何画板》两种软件结合起来制作上课课件。制作

的课件,不仅课堂所授容量大,而且,利用作二次函数图像的动画性,更加形象的反映出作

图的过程,增加数学的美感,激发学生作图的兴趣。

教学评价设计

本节课,我合理、充分利用了多媒体教学的手段,利用powerpoint,《几何画板》这两种软

件制作了课件,特别是《几何画板》软件的应用,画出了标准、动画形式的二次函数的图像,

让抽象思维不强的学生,更加形象的结合图形,分析说出二次函数y=ax2的有关性质,充分

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为了突出重点,攻破难点,我要求学生“先观察后思考”、“先

做后说”、“先讨论后总结”,“师生共做”充分体现了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老师起主导

作用的教学原则。本节课,让学生有观察,有思考,有讨论,有练习,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

习兴趣,从而为高效率、高质量地上好这一堂课作好了充分的准备。


江西教师招聘面试说课稿——《二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第三课时)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