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重大规划理论的前世今生——横跨20年的真题解析(356)

2021-12-17 18:35 作者:风暴设计教育  | 我要投稿

重大规划理论的前世今生

——横跨20年的356真题解析

2021年即将步入尾声,2022届考生的考研复习节奏愈演愈烈,而明年的考生也陆陆续续开始了各自的考研旅程。

当然,刚开始准备考研的学子们可能还在纠结于择校的事情,但请相信机会总是会留给有准备的人。本期我将带大家深入了解重庆大学356(理论代码)历年真题考试要点。

具体而言,关于重大规划理论前世今生的深度讲解分为四个部分:

一、重大规划考研中356概述

二、2000~2020重大规划356真题解析

三、重大规划2021届356真题详细解析

四、总结归纳



01重大规划考研中356概述

对于大部分刚接触考研的同学们而言,大概会特别在意这样几个问题:重庆大学356考题难不难?考试背的内容多不多?每年356高分/挂科的人多不多?

这些问题以下会一一解答

重庆大学356考题难不难?

横向对比建筑老八校其他七所院校,重庆大学356(理论代码)难度偏低,大致与西建大、华南理工持平,相比东南、同济等院校而言,知识覆盖面更小,考题深度更浅,因而题目更简单。

纵向而言,重庆大学近20年来,前15年题目难度稳定且缓慢上升,近五年相比之前,难度有了明显的提升。

考试背的内容多不多?

重庆大学356考试主要参考书籍有《风暴真题集》加上《中建史》《外建史》《西史纲》《规划原理》四本教材,其余参考书籍有《山地城市学》《人居环境》《广义建筑学》《山地人居七论》四本教材以及一些时事热点资料。此外,重庆大学考研对于《城市社会学》、《城市经济学》方面偶尔会考一些基础知识点,但涉猎很少很浅。

图片

每年356高分/挂科的人多不多?

除个别年限以外,重庆大学356考试高分(120以上)不多、挂科(90以下)也不多。大致75%的同学理论分数都会集中在90~120分之间。相较于快题而言,理论分数更能够真实的反映学生的学习态度。因此,稳扎稳打复习理论的同学,考试都不会有任何问题。




02

2000~2020重大规划

356真题解析

在做历年真题解析之前,我们首先要知道重庆大学规划考研理论真题的重复率,只有高的真题重复率,对于历年的解析才会有实际的意义。在近十年考题中任选四年(2010、2013、2016、2019)按照分数进行重复率统计,得出历年考题出现的分数分别是130分、125分、100分、100分(以前考过相同考点)。因此可以得到以上四年的真题考点重复率分别是87%、83%、67%与67%,这个重复率占比在老八校考研名列前茅,因此对于备考重庆大学的同学而言,需要着重强调历年真题的学习总结。


图片

重庆大学规划356历年题目大致可以分为中建史、外建史、规划原理与山地人居四个板块,因此在后面分析中将基于这四个板块进行逐一分析。

(PS:早年考试中热点出现的频率很低,因此没有单独设立这个板块。近些年的热点考题都归纳进了规划原理板块里面)


中建史:

图片

中建史在2010年之前考试频率非常高,是考研356的重点内容。考核的主要内容是事无巨细的名词解释,而简答题和论述题主要集中在明清北京、考工记、管子等知识点上。

大致在近十年,中建史的分数占比有了一个明显的下降,大部分年限都只有大概20~30分的考试内容,这是第一个变化特点。

第二个变化特点在于考试题目越来越细致、灵活,相较之前更侧重理解深度,如名词解释“刘禹锡”“淹城”“三山五园”考的就是对于书本知识点的细致解读;简答题“中国古代商业市肆分布”则需要考生对于书本知识点的深入理解才能够很好地回答。

图片

外建史:

图片

外建史在早些年的时候考点相对较少,但在近十年突然增多了相当多的考试占比,尤其是2013、2014、2017三年,多的时候占了试卷分数的1/3更多。

外建史考点大多较为基础,题目简单。名词解释考点均为常见词汇,没有刻意刁难考生的习惯。而简答题与论述题也有意识地避免了混沌多元的后现代,考试内容均集中在中世纪至二战这个时期内,如中世纪、文艺复兴、工业革命、田园城市、现代主义等。


规划原理:

图片

规划原理在真题统计里面所占篇幅最大,但同学们必须明确的一点是其中绝大部分考点并不是出自于《城市规划原理》一书。确切的说,这一板块又可以叫做“规划原理基础+时事热点+城市生态学+城市社会学+城市经济学+市政工程+交通”。因此,同学们大可不必将《规划原理》一书作为考试宝典花过多时间研读。

规划原理考题在近十年尤其是近五年占比明显增大,具体而言,表现为时事热点考试占比突飞猛进,此外还会不时考一些城市社会学、城市经济学相关题目,如“绅士化”、“简述什么是城市的负外部效应,提出相应策略”等题目,这是早些年的时候从没出现过的方向。

在越来越卷的考研竞争中,重庆大学规划着力于“热点+相关学科拓展”方面来拉开学生成绩差距,相较于2016年以前的试卷,近几年的“热点+相关学科拓展”方面更难准备,同时对于同学们的规划学术素养本身要求也更高。如果同学们有志于拿下130分的理论高分,则需要在其他同学努力的基础上,在这一板块花更多功夫。

图片

山地人居:

图片

山地人居方面内容曾是重大规划风靡一时的重要考点,大致在2010~2016年几乎每年都会考相关论述题与简答题,因此是当时的不二重点。

近四五年来该板块的考试内容有所下降,多以名词解释的形式出现,但同学们仍需警惕该板块的历年考试大题内容,如2018年曾考过一个30分的论述题,若没相应准备,则该论述题几乎不会得分。



03

重大规划2021届356真题

详细解析

一、名词解释(5*12)

1. 瓮城

2. 瓦肆

3. 工业遗产

4. 菊儿胡同

5. 邻里单位

6. 存量规划

7. 田园综合体

8. 文化路线图

9. 生物多样性

10. 韧性城市

11. 新城市主义

12. 三区三线

二、简答题(3*10)

1. 说明“小街坊窄路网”的作用

2. 元大都的城市布局和象征意义

3. 现代建筑运动的三个代表人物和贡献

三、论述题(三选二)(2*30)

1. 人口老龄化对城市的影响和规划的应对措施

2. 交通强国对国土空间规划的影响

3. 在移动互联网背景下论述“新兴田园城市”的内涵


大致按照前文分类,另外加上热点板块,则将2021届考题分为五个板块。具体如下:

图片

中建史

2021届考了2个名词解释、1个简答题,从分数与题量来看变化不大;从题目本身来看:“瓮城”(17、13、00、97考过)、“瓦子”(真题集扩展内容)属于基础性考点,“元大都的城市布局和象征意义”也是考生重点背诵内容。

该年中建史的题目中规中矩,在这个版块内容上并未为难大家。

图片

外建史+规划原理

2021届外建史与规划原理内容板块的分数大幅缩减,成为了该次考题最大的一个变数,这对于考生来说是一个比较大的心态考验。

外建史+规划原理考察题目数量及分值

就近三年来看,显而易见,外建史+规划原理板块考试分数明显下降。

从题目本身来看:名词解释有“邻里单位”(16、14、13)、“新城市主义”(17、13)、“工业遗产”(18)、“生物多样性”,其中,前三个考点都是近几年真题考过的内容,而“生物多样性”含义简单易懂,只需要考生自行组织相关语言并结合城市规划进行解释即可。简答题“现代建筑运动的三个代表人物和贡献”所考的考点即现代主义建筑,这个点在2020年名词解释(包豪斯)、2008年名词解释(简述现代主义建筑的主要特征)、2003年论述题(什么是现代主义运动,评述现代主义运动对世界建筑发展的影响与得失)均考过,同样是基础性的考点。

外建史+规划原理的题目较为简单,其分数是需要考生牢牢抓住的。

山地人居

山地人居近几年一直保持着不温不火的态势,2021届的“菊儿胡同”虽然作为一个新名词,但其本质也是考的山地人居内容中的“有机更新”(吴良镛先生关于有机更新最经典的案例即菊儿胡同)。

图片

热点

外建史+规划原理所削减的分数,基本都到热点板块来了。热点题目最大的特征就在于“新”,但一般不会太难,更多的还是通过这种灵活性较强的题目考验考生们的规划基本功。

热点考察题目数量及分值

就近三年来看,尤其是论述题,分值为近几年最高,且都为时事热点题目。

从题目本身来看:名词解释有“存量规划”、“田园综合体”、“文化路线图”、“韧性城市”、“三区三线”,其中“存量规划”(19、16)、“韧性城市”(2017)均为往年考题,“三区三线”曾在课上多次强调为必考点;此外,“田园综合体”与“文化路线图”也曾在《城乡规划学名词》一书中讲过。

简答题较为简单,“说明小街坊、窄路网的作用”的知识点也曾在论述题中多次考到,如“我国居住社区公共空间开放性和私密性的辩证统一”(2019)、“理论结合实际案例论述开放街区的特点、意义和举措”(2018)。

2021届的难点主要在于三个论述题,对于考生的专业素养有相当难度的考验。但尽管题目很新,但考生对于相关知识点如“人口老龄化”、“国土空间规划”、“田园城市”都应充分掌握,在此基础上结合时事展开论述,在这个思路上来说,论述写充分之后,拿到一个可观的分数不会有太大的问题。




04总结归纳

纵观重庆大学城市规划考研20年考题,以及详细解读2021届考试题目,我们不难发现一些明显的规律,对此也提出一些建议:

1、随着考研竞争越来越卷,题目难度也越来越高,过去所谓的“复习半年就考研”已经不适用于当前的考研竞争了。

2、考试题目灵活性加大,同学们也不能再单纯死守着基本教材与真题集,而应该在早期学习中适当阅读相关书籍,拓展视野;在后期学习中多多关心时事热点,紧跟时代步伐。

3、中建史、外建史的分值在经历起起伏伏之后逐渐变得稳定,再考到该类题目一定要尽可能拿满分。

4、规划原理比重有所下降,但其结合热点的考试方式仍是一大热门,因此对于该部分内容学习不能懈怠。

5、山地人居近两三年热度明显下降,但其知识点特点在于不背就不会写,因此以防万一,仍建议同学们保持该板块学习。

6、时事热点作为近两三年最大考试热门,同学们一方面要加强热点本身准备,另一方面则需要广泛阅读、注意积累、提升自我规划素养,如山中青松,任尔东西南北风,我自岿然不动。


  最后,祝大家考研学习开心,顺顺利利考上各自心仪的大学!


重大规划理论的前世今生——横跨20年的真题解析(356)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