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建筑考研】23考研,深度解析解析建筑学老八校!

2021-12-17 18:32 作者:风暴设计教育  | 我要投稿

“We shape our buildings; thereafter they shape us.”建筑建筑,无非就是一个塑造我们能感受到的空间的过程,而后空间也会不断塑造和引导我们的心理。

2022届考研还剩不足一个月,2023届考研的大幕徐徐拉开,这时候很多同学也即将面临着选择,是直接毕业就业,还是继续深造。每年考研结束,都有大数据对人数、分数这两项进行分析,从近几年的趋势来看,考研的难度肯定是慢慢增加,一是考研人数每年呈现稳定略微增加的趋势,这也和目前的就业形式有关,越来越多的企业重视研究生学历;二是国家对于推免资格的增加,越来越多的学校有了推免资格,推免名额也在增加,这样一来保研的人数随之增加,此消彼长的关系,留给统考的名额也相对减少。难度是有的,但纵观历来考上的各个学校的同学来看,最终要战胜的无非还是自己,保持良好的复习状态,减少失误才是最后的胜者。

对于有继续深造的同学,无论是走推免还是考研,我相信还很多同学对于自己报哪里,报什么,怎么报还是云里雾里,这里我们给出一个简单的参考与剖析,希望同学能找到合适自己的报考方向与选择!


Q1


建筑学研究生是学什么?


首先我们大概了解下建筑学研究生的教育制度,打个比方有点类似“学徒制”,所以你选择一个什么样的导师,很大程度也决定了你研究生期间要学习的内容,接触的项目,制定的计划,研究的方向等。所以,进入研究生学习阶段,更多的还是自己的选择,也有很多的公共组织,联合竞赛,出国交流供你选择,当然这也是后话,现在最关键的还是考上研究生。

Q2


建筑学研究生专硕与学硕的区别?


这里只做简单的概括,简而言之考试方面:全日制专业硕士和学术型硕士是一起参加全国统考!只是考试科目不一而已,当然很多学校:比如重大,学硕与专硕会有一门专业课是完全一样的,另外一门不一样。具体科目有什么不一样,请参看自己报考学校的招生简章。必须提醒的是,专硕毕业后和学硕拿到的毕业证书是一模一样的。学习框架方面:专硕和学硕(,在校的主干课程基本上是完全一样,生活、学习与导师培养方式等等都没太大区别!专业硕士一般不少于半年的实习期,重视操作能力;而学术型硕士基本上以学习理论为主,学制一般为3 年。毕业论文的要求也一般学硕大于专硕。 

可以自主划线的院校,学硕划线是学校按工科线统一划,专硕则看招录人数与考生大体分数比。具体报考专硕还是学硕请根据意向学校的招生简章,参考报考条件,和自己的未来选择。

Q3


建筑学学科范围及学科内涵,研究方向?


建筑学是研究建筑物及其环境的学科,也是关于建筑设计艺术与技术结合的学科,旨在总结人类建筑活动的经验,研究人类建筑活动的规律和方法,创造适合人类生活需求及审美要求的物质形态和空间环境。建筑学是集社会、技术和艺术等多重属性于一体的综合性学科。大多数的建筑院校都一般划分研究方向为,建筑学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建筑历史与理论、建筑技术科学、城市设计及其理论,以及室内设计及其理论和建筑遗产保护及其理论。

——具体研究方向,则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擅长的导师。

Q4


全日制与非全日制的区别?


根据国家的政策与改革趋势看来,取消了在职研究生这类培养计划而统一改为非全日制教育和全日制教育的区别,从国家倡导来看,是提倡以同样的标准对待和认可非全日制学历,同时毕业所发放的证书也是同样标准,即学位证与学历证,唯一区别在于多了一个“非”字。但行业上的认可来看,目前还说不清楚,不好判断。

非全的考试题目与分数线也是同全日制一样,研究生的课程与毕业要求也差不多。区别在于上课时间,一般在周末或晚上进行。另外,非全不统一安排住宿,也不参与补贴与奖学金,所以生活成本会比较大。

从考研的趋势来看,非全的招生人数还是比较多的,因为分数线和试题与全日制一样,所以报考人数较少,同样过线的更是非常少,可以说,只要过线肯定能上。

Q5


技术类方向考试怎么样?


纵观各个学校的招生简章,很多学校都有专门的技术方向考试,这类考生,可以不用考快题,而以技术试题代替,总分也是两个150 分。如果确实有对此方向有兴趣,或者是快题确实画的很一般,而自己又十分渴望钻研此类的考生报考的。但是难度在于需要把技术类的试题更加掌握透彻,如果能取得不错的分数,也同样能录取研究生。目前看来录取以后选择导师的余地也比较大,而接触设计和项目的方面,也是同样的机会(还是看你选择的导师)。

目前来看,随着学科水平的发展,我国具有研究生教育资格的院校已经有很多很多,当然目前排头的还是学建筑的人都知道“老八校”,就是土建类学科基础最好的8所高校,也是最早开办与建筑有关专业的学校,最早由建筑学学士、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以及建筑学以及学科博士点的学校。被称为“建筑老八校”的八所高校为:清华大学、同济大学、东南大学、天津大学、重庆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南理工大学。

这也是考研的第一梯队。难度上来说基本也是从排名体现,排名越高难度自然越大。


实力超群的老八校

清华大学 难度★★★★★

图片

清华大学建筑系,有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教授创建于1946 年。近60 年的时间,名人辈出。治学一向以严谨著称,重视理论,学生基本功扎实。加之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国际交流频繁,而对于学建筑的人而言,交流比课堂上听的,书本上看的要重要的多。

清华大学的考研一直就是考研圈的神话级的存在,看看每年的招人人数就知道,所以报考难度非常大,需要有卓群的综合实力。


同济大学 难度★★★★★

图片

同济大学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青岛特别高等专门学堂被迫停办,该校一些教师和43 名学生转来上海德国人开设的同济医工学堂。学堂1914 年为转来的30 名土木科学生在工科内增设土木科,称为同济土木系科的开端。同济最强的,还有桥隧与土木。桥隧是中国当仁不让的老大,而土木之强,中国除清华之外无人能超越。

同济大学的考研难度非常大,也是很多大神向往的学校,同济的建筑同样也是一直走在行业的前端,考研的特色来说,初试一般为3 小时快题设计,题目灵活,需要有较强的空间设计能力,快速表达能力。最重要的还是不能偏科,不能有明显的短板(经常有总分很高,但单科挂了的),一般来说英语要求也比较高,各科都必须有较好的成绩。


东南大学 难度★★★★☆

图片

中国近代建筑学的发祥地! 东南大学的土木工程系创建于1923 年,当时的老师有茅以升、刘福泰、刘敦桢等人。刘敦桢1922 年曾经和柳士英等在上海创办第一所中国人经营的建筑师事务所“华海建筑师事务所”,1923 年又和柳士英等创设了苏州工业专门学校建筑科。1924 年锅里东南大学时期分出去组建了河海工科大学,1927 年合并回来。建筑系以前最强的是中央大学,其次是清华大学。清华大学建筑系组建的时候不少老师是中央大学毕业的。不过,中央大学建筑系的老师很多是清华学校毕业的。中央大学、南京大学的建筑系,1952 年院系调整后成了南京工学院也就是现在的东南大学的建筑系。

近几年的东南大学的初试考题一直都是我比较欣赏的模式,既有深度也有广度,快题类的考试一般由3 个小题组成,每个小组注重的方向也不一样,需要有大量的设计能力与素养积累,同时还要对交叉学科有充分的知识渗透。


天津大学 难度★★★★☆

图片

前身为北洋大学,1903 年北洋大学堂开学复课时,分设法律、土木工程、采矿冶金三个学门。来自重大严谨治学的校风,后辈人才不断。北京奥运场共规划师周恺、“鸟巢”中方总建筑师李兴刚、“水立方”中方总建筑师赵小均、老山自行车馆总设计师韩庆华、奥运主要场馆城建方北京城建集团总经理徐建云等均为天大毕业生。除此之外,全国知名房地产公司的设计师中,有很多都是天大的校友。这些,都足以说明天大的实力。

天大的快题也有自己的别具一格的风格,同样也有很多效仿院校。一般都是要求白纸黑绘与轴侧表现,这样也就对考生的空间设计能力要求更大,反之那些花哨的表现过程则为简略,其实这也是快题考试的一个大趋势,也就是对于方案设计的把握越来越重视。当然也可以走技术方向来准备,难度也是非常大。


重庆大学 难度★★★★

图片

重庆建筑工程学院,曾经很辉煌过,一度是教育部唯一一所建筑类专门高校,后来改名重庆建筑大学,现并入重庆大学。

重大一直是一所性价比非常高的建筑学考研院校。其综合排名与行业认可度一直很不错,同时学校作为综合学校也是985 和211。快题考试重视方案与规范的表达,严谨和对细节的把握,所以一直吸引了很多向往老八校的考生报考,考试难度相对老四所还是轻松不少。


哈尔滨工业大学 难度★★★★

图片

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是从哈尔滨工业大学分出来的,1920 年哈工大土木系开设我国最早的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后改为哈尔滨建筑大学,现又回到了哈尔滨工业大学。

哈工大作为老牌综合实力强校,建筑方面一直有自己的特色,但是因为交往偏远的地理位置,所以报考的热度一直不是很大,主要还是以北方考生为主,但是近几年哈工大的深圳所建设的不错,加上深圳优越的地理位置还是吸引了很多考试报考,如果感兴趣可以多去了解了解。


华南理工大学  难度★★★★

图片

 原本叫华南工学院,在升格的风潮中,被升为大学了,得益于一批年轻如遇才华的建筑师从外国归来,频繁的对外交流,还有屡屡的在国外获奖华工设计研究院。中国现代建筑史上,不少大师级的人物都是华南的领军人物:何镜堂。

作为老八校的一员,华工也有雄厚的建筑实力与底蕴,由于地处广州,同样吸引了大批考试报考,其快题考试有自己的独特的岭南风,同时也注重小体量建筑的设计与思考。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难度★★★★

图片

前身是现冶金建筑学院。1985年,即清光绪二十一年的北洋大学土木系,并校于1952年的青岛工学院土木系(前身是始建于1901年的山东大学堂木系),以及产检与1911年的江苏省立苏州工业专科学校的土木科、建筑艺术科(中国专科教育史上的第一个建筑学专业)合并而成,并校初期定名为西安建筑工程学院。

作为一个建筑为主打特色的院校,虽然不是985或211.但是基于雄厚的建筑底蕴与建筑实力,包括一大批牛到不行的建筑导师,西建也是老八校考研的一个非常棒的选择,每年的招生人数(约120~130人,主要还是有资历的导师多)和报考人数也很多,如果确实希望进入老八校深造,西建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老八校”

建筑学和土木工程以及学科排名均在全国院校前列,专业实力毋庸置疑,在中国建筑界的地位无人能撼,对于很多用人单位来说,“老八校”的出身是一块就业的敲门砖。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到底怎么选?

考研一直就是一个体力与能力并行的准备过程,选择学校一是要充分了解其招生背景、人数、历年分数线,甚至地域的生活习惯;二是要对自己的实力充分了解,每年的政治和英语难度都较为稳定,自己的政治英语处于什么实力也应该心里有定位非常重要。三是快题与理论能力,这是一个非常拉分的科目,总分300分,仅仅从录取的人来看,高者250+,也有不到200同样录取的。

         这也就体现了一个容错率的问题,很多学校像老八校的“四大”,基本是各科不能有失误的,反之,老八校的“四小”某种程度上来说,只要你有别的课发挥的好,某些科目有小的失误但不至于挂的程度,还是一样可以上的。 再说一些综合强校,比如浙大,南大等,因为招生人数的限制,招的人数不多,僧多粥少的关系,还是得有一点实力与运气才能考上。然后就是如果确实觉得怕竞争太大或者自己有些偏科,一些建筑为特色的院校也是不错。

        考研学院的报考和具体专硕学硕的填报,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分析之后选的好。所以大家在选择目标院校时,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先分析一下自己,本科院校,英语程度,快题设计能力,理论掌握能力等,然后中肯的根据我上面列出的一些目标院校选择。

        最后预祝大家都能填报上并考上自己心仪的学校,考研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也是不断战胜自己的过程,胜利者往往也是最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坚持到最后的人!


【建筑考研】23考研,深度解析解析建筑学老八校!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