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是汉室宗亲,可信吗?
前一篇已经说了对于汉室刘备是不忠的,以下是对刘备宗室身份的讨论。
首先先说明,无论刘备是不是宗室,刘备是没有任何法理自立为王为帝的人,这个讲忠诚,就很搞笑了,没有说哪个开国皇帝忠诚这种说法的。
首先刘备并不是(东汉)汉室,依照东汉的办法,东汉实际上的汉室仅包含长沙定王之后(汉景帝子长沙定王,汉世宗的先祖)以及在光武再造后,能证明自己是之前有封爵的宗室的人的爵位(换言之,东汉建立后并不具有完备的西汉的宗人名册)。东汉承认西汉的宗室,但是并不具有实际宗室的待遇,汉昭烈帝刘备是西汉中山靖王刘胜之后,荆州牧刘表是西汉鲁恭王刘余之后,益州牧刘焉、刘璋父子也是西汉鲁恭王之后,刘岱、刘繇是西汉牟平共侯刘渫之后


此处列出东汉末年的一些刘姓总欠与刘备作对比,以上刘姓宗亲都有一个特点,要么本身就是东汉宗室,要么是西汉宗室一直延续到了王莽篡汉,其爵位在东汉得到恢复
那刘备的汉室有什么不同呢?
首先来讲为什么有三种刘备身世的说法
先主姓刘,讳备,字玄德,涿郡涿县人,汉景帝子中山靖王胜之后也。胜子贞,元狩六年封涿县陆城亭侯。坐酎金失侯,因家焉。典略曰:备本临邑侯枝属也。先主祖雄,父弘,世仕州郡。雄举孝廉,官至东郡范令。
关于中山靖王的可能性,现在已经可以说是完全不可考察,中山靖王有可能,但是中山靖王属于是没有人能确认的信息。中山靖王是大种马,要去验证某人是在西汉就酎金失侯的刘贞的后人可以说是不可能的事,也就是没有证据证明陈寿写的这段话有某种很确切的理由,陈寿对刘贞的描写问题很严重。据《汉书》、《史记》、《水经注》等史料均载刘贞是在汉武帝元朔二年封中山国之陆成县侯。然而,《三国志·卷三十二·蜀书二·先主传第二》却载:“胜子贞,元狩六年封涿县陆城亭侯" 以及《华阳国志·卷六·刘先主志》载:“胜子贞,元狩六年封涿县陆城亭侯,因家焉。” 此又载刘贞是在汉武帝元狩六年封涿县陆城亭侯。
对此《汉书辨疑· 卷四·王子侯表上》考证中山县地理志作陆成,古字通。《三国志》和《华阳国志》记载有误。此外该书还考证出亭侯至东汉建武年间才有,“蜀志衍亭字,遂与此不合,以陆城为涿县亦误”。 钱大昭在《汉书补注·卷十五上·王子侯表第三上》中认为,蜀志“中山靖王子贞,元狩六年封涿县陆城亭侯。”案,亭侯至建武时始有。蜀志衍亭字,封年、涿县并误。《三国志考证·卷六·蜀书》也认为前汉无乡亭之封,考汉书王子侯表,贞封陆城侯,无亭字。地理志:陆成,中山国县名,贞为中山靖王之后,故封中山国之陆成县侯,成字无土旁。王子侯表陆成侯下注涿字,亦误。” 《三国志集解·卷三十二·蜀书二·先主传第二》官本考证陈浩曰:“汉书王子侯表陆城侯贞元朔二年六月甲午封,元鼎五年坐酎金免。此云元狩六年,恐误。”
因此,《三国》和《华阳国志》所载的刘贞在汉武帝元狩六年封涿县陆城亭侯,当是记载出错。刘贞应是《汉书》、《史记》所记载的在汉武帝元朔二年封中山国之陆成县侯。可见陈寿对于西汉历史的理解问题很严重。

关于刘𫘦𬳿,以上是他家的世系,以刘备156的生年,他最多是刘备的太太爷爷,倘若他是刘备的先祖,没有理由给不出来一个确切的刘备的世系。(先主祖雄,父弘,世仕州郡。雄举孝廉,官至东郡范令。这段三国志的记载,倘若符合陈寿所写,已经足够把刘备的祖宗写得一清二楚了)

关于刘让

史书并未记载刘让后人的信息,仅仅是他是临邑侯与鱼豢的记载相符合。(鱼豢也不写清楚到底是哪个临邑侯)
换句话说,历史上说刘备是汉室的这些证据都有一个特点,就是靠蒙。
空几格子对上面做一个总结,深夜打字逻辑思维有点问题。
首先讲一下这几种可能下的共识
1刘备的祖和父是确定的,刘备不太可能在陈寿这一代就能编造自己的祖先身份。
2三种说法都没有确切的证据,临邑侯和陆城亭侯的说法都具有很强的不可证伪性
3刘备的族谱当时的人就搞不清楚(其实这点和第二点基本一样)
下面是一些结论
1刘备不可能是光武帝系的宗室(如果他是东观汉记作者的后人,结合刘雄刘弘的年代,没有理由说不清楚族谱,不可能一个写史书的人家里传了两代连族谱都搞没了)
2刘备可能是刘让的后人,但是完全没有可能说清楚刘备的族谱。
3刘备可能是中山靖王的后人,同理,还是完全没有可能搞清楚刘备的族谱。
那么我们就得出了以下几个结论
1如果刘备是中山靖王之后,那么他没有族谱,东汉不收录前代没有爵位的汉室
2如果刘备是刘让的后人,那么刘备是造反被踢出宗族的黑户,之后刘得复封,刘备先祖应该一直跟随在刘得大宗所在的真定(今天的河北正定)
到这里我们就得到了一个结果,就是刘备有三种可能,但是每种都不靠谱。
此刻你在对比前面几位东汉刘姓宗室,问题就来了
这么多刘姓宗室,根据鱼豢还有陈寿以及裴松之在裴注中的选取后,只有刘备的身份是说不清楚的
那么我有一个看法,就是当时他们也不知道刘备的祖宗到底是哪一支
于是他们选择了最说不清楚的几支来回答这个问题
刘让谋反,被褫夺爵位
刘贞坐酎金失侯,被褫夺爵位。
这两位都搞不清楚了,所以用他们给刘备的身份打一个理所当然的补丁
最后写一段现代人喜欢的牛头人情节
即使是中山靖王刘胜之后,很有可能汉景帝被刘胜的妈贾夫人戴了绿帽子参考以下文章关于Y141213是中山靖王刘胜的探讨 (下) - 父系单倍群O-F793
使用的基因分析量不算太多,但是其实已经是极强的论证了(基因测序精度极高,几例就算强有力的证据了)
这位贾夫人就是酷吏列传里记载的上厕所时被野猪闯入厕所受惊,汉景帝要进厕所去救的那位宠妃,结果汉景帝被郅都骂了一顿,最后贾夫人平安无事出来了,由此景帝认为郅都是能吏。现在看来,我很难不认为这野猪有点问题
(当然并不是说中山靖王刘胜一定是杂种,其实只能证明西汉中早期(大约前150左右)河北有一个种马王是杂种,不一定是中山靖王)
刘备的宗室身份,不说一定是假的,但是在没有分子生物学证据的情况下,一定是没有可能性证实的。而且到底即使证实,也很难理清到底是那一支。
中古有奴隶(仆人)随奴隶主(主人)姓氏的习惯,不排除刘备是其他来源,刘姓起源于晋国卿族中的士匄(范匄)家族流亡楚国的后人(即三家分晋故事开头,智伯联合赵魏韩攻灭的范氏中行氏中的范氏)到了汉代初期人口并不会很多,经过了汉代四百年繁衍,刘邦后裔这一支的刘姓人口大为增加,终有今天刘姓总人口六千万之多,理论上应该相当大比例是刘邦的后裔。但是基因检测中有刘邦血统的刘姓男性仅占刘姓比例的3%,而曹氏以魏代汉的过程中也并没有对汉室宗亲大加屠戮,那么其中家仆改姓,冒姓,避祸改姓等应该不在少数。
打一个补丁
很多人讲刘备比刘协辈分低,还有一个世系表,我这里讲一下,这个肯定是假的

简单一个问题,如果刘备这个世系是真的,那么是谁记录的刘备的祖宗叫刘庆安的?跟皇帝的名字冲突,他的真名是怎么保留下来还和皇帝犯避讳的?
无非两种可能,一种是刘备知道自己家祖宗叫刘庆安,后面传出来了这本族谱。但是矛盾来了,如果有这个族谱的话,蜀国会不记录刘备的族谱吗?必然会有,那作为史官的陈寿还会去引用典略说本临邑侯支属吗?不可能,如果陈寿手里有这么精确的信息,那么绝对不会对自己先朝主公家谱这么严肃的事情上再附加典略来提供另一种可能了。
另一种可能,就是刘家某人偷偷隐瞒了族谱,然后多少年后翻出来了
但是这也不合理,因为如果你这个族谱是一个正常版本,那么有刘庆安,就不应该有皇帝刘庆以后的记录(否则刘庆安的名字就得避讳改成替代词),要么就是是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