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日本的自动贩卖机文化(完整版)上

一切的起因是因为我们关于游戏、动画和电影的《热门彩蛋鉴定》系列的一个提问,提问内容大体是:
动画《关于前辈很烦人的事》第一集 日本的自动贩卖机会卖红豆年糕汤这种奇怪的东西吗?

当然会,日本的自动贩卖机会买很多奇奇怪怪的东西,甚至会有拉面自动贩卖机,是不是瞬间感觉红豆年糕汤就没那么让人感到震惊了?最让在在日本生活的我感到震惊的还要属这个麻婆汤了……





学妹喝完之后只能给它一个尴尬又不失礼貌的微笑。味道甜咸交加真的有点奇怪,举个容易引战的例子就是将北方的咸热豆腐脑和南方甜豆腐脑混合在一起的怪异味道。
作为附赠,我们不妨把这集动画中贩卖机中所有的饮料的原型都给找出来,也顺便在后文中详细科普一下日本的自动贩卖机文化。结构为:原型鉴定→自动贩卖机历史科普→日本自动贩卖机的发展→日本自动贩卖机优缺点总结以及迷惑贩卖机大赏

原型鉴定部分:
以自动贩卖机从左到右,从上向下的顺序来进行原型考据。


东京奥运会上我们国家的奥运健儿们喝的也是这款天然水


















Boss这几款咖啡都是最受欢迎的几款主打产品













自动贩卖机的历史:
世界上第一台自动贩卖机通常被认为是公元前215年古埃及制造出来的售卖圣水的自动贩卖机,购买方式是顾客投入硬币后,硬币会掉落到一个和杠杆相连的盘子上,盘子倾斜导致杠杆把阀门打开,圣水就会流出。盘子的持续倾斜会使硬币从盘子上滑落,这是平衡物就会把杠杆拉回到原始位置,圣水自然也就停止流出了。

在这最早的自动贩卖机之后紧随其后的居然是公元946年中国的自动贩卖机,中国最早的自动贩卖机居然是卖铅笔的??虽然还有比日本最早的自动贩卖机要更早的英国鼻烟、烟草和明信片贩卖机、美国的口香糖贩卖机、法国的葡萄酒贩卖机和香水贩卖机,但本篇文章还是以介绍日本的贩卖机文化为主,又因以上的贩卖机没有或很少有图画记录,所以直接跳过。


日本最早出现的自动贩卖机其实是用来称体重的,这种机器在1897年左右出现,顾客站在机器的称上投入两枚硬币就会显示自己的体重。

但这台机器终究是国外制造的,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日本最初的自动贩卖机,最早的有实物保留下来的日本贩卖机是邮票贩卖机,不过在它被发明出来之前还有存在于日本专利中的三个自动贩卖机结构图纸。



这些图纸里最出名的还是俵谷高七设计的那张,因为他在1904年做出了日本现存最古老的自动贩卖机——自动邮票、明信片贩卖机,并于1938年实用化。






右边是出售邮票的地方,左边则是出售明信片的地方。当时这种贩卖机的售价是350日元一台。
明治时代(1868年-1912年)制造了各种各样的自动贩卖机,但大多数都还是实验性质的,并没有达到普及的水平。再往后的大正时代(1912年-1926年)还出现了糖果自动贩卖机、果汁贩卖机和饮用水贩卖机。



通过日本自动贩卖机在日本历史上的专利申请时间与正式普及两个时间节点可以发现,中间有着相当长的空窗期。这也是自动贩卖机的发展与科技和经济发展息息相关的一个铁证。
日本二战惨败,一切百废待兴,自动贩卖机的发展也在这个时间段暂时搁置了,直到美国开始扶植日本经济的时候日本自动贩卖机市场才迎来爆发。战后经美国扶植经济的日本经济开始飞速发展,经济的复苏带动了东京的人口不断攀升,于1975年左右达到了一个趋于平稳的态势。人口的暴涨造成了东京土地价格的攀升,物价、成本、工资也都在上涨,这个时候自动贩卖机的低成本24小时不间断贩卖这些高效率低成本的优势逐渐被资本注意。果不其然,自动贩卖机一经普及,需求量猛增。自动贩卖机的大量普及还是离不开科技、经济都越来越发达这些要素。一切都向效率看齐,这事那个时代不少日本人心中的铁律,再加上
日本无论是当时还是现在的人力成本是非常非常高的,使用贩卖机来节省花销成本的同时极大的为顾客节省时间成为当时最合理的选择。

根据日本战后经济复苏的历史背景有一项研究发现,在人均GDP达到1万美元的时候,消费者会对自动贩卖机的需求迎来爆发。1978年日本取代苏联成为世界第二大的经济体,三年后日本人均GDP则突破一万美金这个准线。我们2018年的人均GDP刚超过了这个标准,所以我们的自动贩卖机发展可能才刚刚开始。

后面日本发生的事大家也都知道,美国因日本半导体高速发展所带来的威胁分别在1985年和1986年签署了《广场协议》和《美日半导体协议》,这将处于巅峰的日本经济推向了深渊。经济低迷,通货紧缩的情况下,自动贩卖机的前景也变十分不明朗,贩卖机销量也有所下降,为打开销路和获取话题度,许多商家选择开始设置非饮料系的贩卖机。后来自动贩卖机在日本每年的销售额可以达到7兆日元,折合人民币约4757亿,这样的销售额直接促使这个行业发生一件事,那就是——内卷。经历了自动贩卖机变革和内卷的日本自动贩卖机行业就让我们现在形成了“日本自动贩卖机卖什么都不奇怪”这种印象。

我想现在大家一定对前文提到的经历过变革和内卷的日本贩卖机的现状十分好奇,百闻不如一见,下面我将总结出日本自动贩卖机的优缺点以及他们各种奇葩的贩卖机种类,里面不乏存在意义不明的产物。

自动贩卖机优点:
1. 自动贩卖机具有一定的“守护”的功能。众所周知日本的自然灾害是十分频繁的,例如台风和地震,笔者刚到日本留学的时候就遭遇了号称历史第一的台风,在经受台风侵袭的当天还同时感受了一把旁边千叶县的地震。台风就不提了,日本地震是真的多,到处可以见到的自动贩卖机可以提供饮品的应急供应。有些自动贩卖机是与网络连接的,自动贩卖机上的跑马灯会在紧急时刻播报相关信息。



像地震这么大的灾害遇到停电也是难免的,所以你能看到很多贩卖机的货物出口的上方会有灾难应急区域,这里的里面通常会有一个手摇发电的把手,使用者只需摇动把手40秒左右就可以启动贩卖机并取得饮料。




2. 有些自动贩卖机有感应器,这些装置可以让营业者随时了解商品的销售状况,在更加便利制定货物的数量以及补货时间的同时更直观的、迅速的了解顾客和市场的需求变化。

3. 买取货物更加的便捷,自动贩卖机的数量和密度比便利店要多很多,它们可以做到24小时全年无休的同时,还可以节省很多的人力成本。自动贩卖机的体积本身就小(针对便利店而言),可以设置在空间狭小以及不适合商家入驻的地方,它的可布局的场所十分广泛,这是自动贩卖机最大的优势之一。举个例子来说,像日本御三家便利店7-11、罗森还有全家你在宽大的马路上你更容易看到他们,因为大马路的人流量更大。但是日本密密麻麻的小路还是更多,通常这种小路十分狭窄,去过这种小路都知道自行车道和行人道就那么一点点,这种地方不是没有便利店,只是数量大大的减少了,所以自动贩卖机在这里就取代了他们。
自动贩卖机的出货速度还快,比起去便利店有时还需要排队,节省时间对顾客还是最重要的。
据统计,7-11、罗森和全家这三家便利店日本全国共有57109家,平均每十万人拥有45.24家。
而自动贩卖机根据日本2021年统计就有400万台,这还是相比2010年的数量减少了100万台之后的数字。
4.人性、环保的设计,日本现在处于高龄化社会,有些自动贩卖机的设计基本都适用于全年龄段,比如货物出口就呗设置在不弯腰也能拿出的位置。有些硬币的投入口被设计为托盘型,哪怕是有手疾无法灵活使用的人也能轻易投币购买。


5. 前面说到自动贩卖机占地面积小,这是对比便利店说的,其实自动贩卖机的体型以人的视角来与周遭物品的体积相比还是十分大的,这样体积的一个物品同样具备不小的机身表面面积,这些表面能用来做什么呢?当然是做广告和营销啊,结合自动贩卖机可布局的场所十分广泛这一特点,很多人在自动贩卖机的机身包装以及贩卖的物品上下足了功夫。这也是你在日本能见到许多外观让人耳目一新的贩卖机以及在贩卖奇葩物品的机器,这些东西就意味着“话题度”。就比如笔者在2020年就去参与了位于新宿地铁站举办《魔法禁书目录》的活动,动画观众都知道自动贩卖机是与御坂美琴脱不开关系的,所以手游官方就以御坂美琴踢自动贩卖机这一名场景来进行活动营销。以现场参与活动的人数以及驻足围观的群众来说,这是一个十分成功的案例。





以上这种还只是以自动贩卖机的梗来进行宣传而已,接下来要说的则实打实的是在真正的自动贩卖机上下功夫的。



在这些贩卖机之中最火的还要属动画本身就有迫害贩卖机或与贩卖机相关动画,比如说《无头骑士异闻录》、《魔法禁书目录》以及《超科学电磁炮》,这俩部小说都属于电击文库,于是御坂美琴和平和岛静雄并称电击文库贩卖机双雄。



魔法禁书目录和某超科学电磁炮与自动贩卖机饮料的关联不仅限与御坂美琴一个人,这两个系列的动画包括魔法禁书目录1-3季、某超科学电磁炮1-3季、魔法禁书目录剧场版、某超科学电磁炮ova、原作小说、漫画以及广播剧出现的自动贩卖机饮料基本上就是魔禁第一季里出现的那些,没什么变化。不过官方在做饮料周边的时候也是花了心思去选择每一种饮料和角色之间的搭配的,这些饮料是什么以及部分的原型我也顺便都给大家整理了出来,接下来我将会为各位一一介绍。
就如前文所说,整个魔法禁书目录世界中常出现的饮料就那么几种,很容易在一些画面中出现一个自动贩卖机就给全部露出来了,结合剧情里的时间跨度我们也可以得知御坂美琴幼年时期的自动贩卖机里的饮料就是现在他们喝的那老几样。




饮料种类基本就没怎么变化过,甚至魔法禁书目录第一季自动贩卖机中饮料摆放的顺序和某超科学电磁炮系列都是一致的。
那么接下来我将会以自动贩卖机从上至下从左到右的顺序来一一介绍这些饮料的名字、还在什么地方出场过以及部分的原型是什么。
1.

2.




2.


3.


4.


这个饮料是十分重要的饮料,御坂美琴应该是挺喜欢喝的,以至于魔法禁书目录出特殊贩卖机卖的特殊款饮料就是以这款为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