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 @-LKs- 和他的粉丝们的一封信

看到这封信的朋友们,大家好,我是 @劈柴和喂马 的账号所有者,也是 @杰悉几何 的主理人之一阿杰,曾经也是 @-LKs- 的一名粉丝。
5 月 7 日中午 12:27 分,我看到 @-LKs- 分享的作品《用AirTag下五子棋是怎样一种体验?》,但是基于自己对 AirTag 发布后大概 48 小时左右的思考,询问相关专业人士,以及之后观看 @钟文泽 @爱范儿 等 Up 主的评测,我认为在 3 分 24 秒正片开始之前的两个测试环节,是建立在对于 AirTag 这个产品并不准确的认识的基础上做出的,并且会起到错误的引导作用。
于是我在评论区写下了这样的字眼:
首先,AirTag 根本就是防丢不防偷,而且设计理念不是为了找人。。。大哥,测试的时候先彻底了解了解知识,不要只是为了博眼球搞这种流量视频。可以看看 “杰悉几何” up 的视频,取关你了,谢谢!
在之后的 12 小时内,我经历了人生的第一次网络暴力,除了大量对于嘲讽我的评论的点赞之外,我的消息栏里也出现了将近 100 条谩骂,有些甚至用上了狗、蛆这样的字眼。
对于即将年满 40 岁的我,这些当然不算什么,我都可以一笑而过。事发之后我询问了身边的朋友,包括 @杰悉几何 的另一名主理人阿悉,大家都劝我不用理会。
我本也不打算理会,但晚上躺平后却愈发觉得,如果选择沉默,岂不是让这些网络暴力的霸凌者们更加自鸣得意,真理也将离我们每个人愈发遥远。
所以借这封信,谈谈我的一些看法。

关于 @-LKs- 给我们看到的局部事实以及真实
@-LKs- 通过两个看上去局部真实的场景测试,得出了有关 AirTag 的两个结论:一是很难找人;二是没法防丢。
我们先说找人,不得不说立论就错了,因为找人根本就不是苹果开发这款产品的目的。苹果甚至还为了不让大家拿来对人下手开发了一整套主动防止意外跟踪的功能,并且一再强调内置的隐私和安全性。

官网新闻稿引言如下:“由 AirTag 传输的蓝牙信号标识符会频繁地轮换,以防止意外的位置跟踪。iOS 设备还可以检测到不在其物主身边的 AirTag,并在发现用户携带未知 AirTag 在不同地点间长时间移动时向他们发送通知。 即便周围的用户没有 iOS 设备,与物主长时间分离的 AirTag 也会在在移动时发出声音,以引起人们的注意。如果用户检测到未知的 AirTag,可以使用 iPhone 或支持 NFC 功能的设备轻触它,他们的设备上会出现说明,指导他们关闭未知的 AirTag。”
各位设想一下,如果没有这套防止意外跟踪的功能,AirTag 的出现将会造成难以估量的社会秩序混乱,每个人的隐私都有可能被肆意践踏。
从产品的具体使用上来说,无论善意与否想要把 AirTag 放在除自己之外的人或者动物上,大家可以看一下 @爱范儿的这篇文章,写得比较详细了。
https://www.ifanr.com/1414770
总之,AirTag 的本质意义是帮你找回丢失或者遗失的物品,而非动物,对,人也是一种动物,无论是不是会谩骂的。
我们再来看 @-LKs- 展示的防丢场景,在 2’44’’ 假设的场景是 “然后包被人偷走了”,进行了丢和偷的互换概念,并且还非常详细为视频前的潜在不法分子支招:直接把 AirTag 拿出来,仍在路边就行了,甚至还能起到迷惑定位的作用……
可能稍微看过一点犯罪报道节目的有常识的人,都不太会把这样的内容放在视频里吧。
当然,从另一个角度而言,也非常感谢 @-LKs- 提出了这一点,所以购买了 AirTag 或者打算购买的消费者,尽量不要把 AirTag 随便丢在防丢的物品中,最好想个办法藏深一点,或者干脆缝进去之类的,与可能的盗贼斗智斗勇。
但无论如何,被盗也是 AirTag 无能为力的,假如遇上个笨贼或者没有看过 @-LKs- 节目的三只手,那倒还好;否则真是无能为力了,还是再次提醒大家无论在什么场合看管好自己的随身物品。
在这个场景中,@-LKs- 还好奇包被偷走后 AirTag 能不能提醒箱子哥,是不是会响,能不能给箱子哥的手机 (主动) 推送任何提示……
这些功能从来都不是苹果宣传会有的。
正确的姿势是,当你发现含有 AirTag 的私有物品丢失时,立刻打开查找 app,将 AirTag 设置为丢失模式并留下自己的联系方式,然后尝试查看它的大致范围,该范围取决于 AirTag 向全球数以亿计的苹果设备查找网络播报的最新位置。倘若物品仍在原处,并且周围有联网的相关苹果设备,那你可以根据自己的行动轨迹进行复现和寻找;倘若物品已被被人拾取,则拾遗者可以通过带有 NFC 的设备,无论苹果还是安卓,通过靠近 AirTag 来获取失主留下的联系方式,尝试归还。
倘若被盗,同上。

关于引流
当我留下了上述的评论后,有不少的网友怀疑我引流,如果我极力否认,恐怕跳进黄河也洗不清;权且当我是引流吧,但至少能有机会让大家看到相对接近事实的内容,无论你是路转粉还是路转黑。
还有不少人对我抛出这样的论点:
“没有产品就是云评测咯,有实物的在这去看个云的?”
或者这样的:
“你那视频我看了也没拿产品实际测试啊 一直按照官方说明和官方宣传片照本宣科没任何意义……”
我想说的是,这一期节目的无字幕版是在 4 月 22 日晚上 8 点 15 分就完成的,距离全网第一个发出来的且是拿到了评测产品的 @爱范儿 也提早了 45 分钟。在今天回看,不仅没有任何事实性的错误,反而还讲到了评测媒体并没有涉及的内容。我并不是带着孤傲的口吻来表达的,只是想说,思考深入了,才不容易流于表面,更不至于出现严重的失误。
云评测不等于没权威,有产品不等于有思考。


关于失误或者说错误
诚然,人无完人。自媒体时代人人抢先个个自危,难免不会出现什么纰漏。
就在几个小时前,我也看了很喜欢的一位 Up 主 @我的宇宙_Yoga 发布的 《说一点儿,不一样的 —— AirTag 一周使用体验》,视频中也出现了失误。在评论区指出后,她的回复是:“勘误,稍后订正”。
对比 @-LKs- 给我的回复是:“行”
高下立判。
我与 @-LKs- 并无任何恩怨,并且曾经也是他的粉丝,也非常欣赏他对使用 AirTag 下五子棋这个来自他人的想法的执行力以及购买力,只是觉得一个拥有将近 200 万粉丝的 Up 主,更应当深知:能力越大,责任越大。
我们都无法完全掌握事实,却可以无限接近事实。

关于 AirTag 还想补充一点点
看到评论区里对 AirTag 各种挖苦,我想说的是,如果你是用户觉得不满意,可以找苹果退货;如果还没有购买,大可不必破费。
苹果当然不是各件新品都是完美的,甚至绝大部分的新品都是有瑕疵的。当我们极力吐槽第一代 Apple Watch 各种难用时,这件产品却陆续拯救了很多生命,并且赋予更多灵魂保持活力的动力;当我们吐槽 iPhone 12 系列不再配备充电头的时候,这家公司在朝着 2030 年在供应链和整个产品生命周期中实现 100% 碳中和的目标奋进;当我们面对一个隐私风险无处不在的网络世界的时候,这家公司正在捍卫这项每个个体的基本权利。
风物长宜放眼量。

写在最后
写这封信的目的,最主要是想用微薄之力呼吁网络暴力的停止,一如我的偶像梅西拥有 2 亿 Ins 粉丝后呼吁的那样。

也祝 @-LKs- 后续能生产出更好的视频内容,以飨粉丝。
晚安,北京。
阿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