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养儿,富养女”的正确打开方式
搜索“穷养儿,富养女”,某度某科描述是“民间近年开始流传的‘古训’”。既然是“古训”应该是自古流传至今,为何是近年才开始流传呢。
所以我反过来搜索“民间近年开始流传的‘古训’”,搜出的第一条就是“穷养儿,富养女”……
原来只有这六个字是“民间近年开始流传的‘古训’”。

穷养儿子,富养女孩,在天朝古代,真的有这种现象吗?
想想就不可能吧,封建社会的糟糠之一就是重男轻女,有很多近代电视剧,给家里的男孩好吃好喝,供其读书,女孩就吃喝不如男孩,还得在家干活,更是“女子无才便是德”,教育的资源都轮不到女孩身上,还会出现“富养女”这种现象吗?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那这句话为什么现在流传如此之广呢?
应该是还是当女儿阶段的“女拳”XXN认为“富养女”的解释对自己有利,为了能够进一步压榨父母,所以大为推广的吧。
天朝自古以来的育儿思想,就不会出现富养概念,“棍棒出孝子,娇养无义儿”,这才是天朝的育儿方针。
富养对教育有正面作用吗,从小教会一个孩子如何享受,就能助其成才了?
享乐永远是成功的敌人。李世民和魏征的故事听过吧,皇帝想玩个鸟都不行,得给你弄死,无数这样小事积累在一起,才成就了李世民的千古一帝。“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贵妃喜欢吃荔枝,就八百里快马加急给送来,结果也送来了“安史之乱”。
皇帝贵妃尚且如此,你一个寻常百姓家的丫头就敢要求富养?锦衣玉食能帮你考上好大学吗,出入高档场所能提高你的工作能力吗。
哪怕有些XXN把前半生靠爹妈养,后半生靠男人养当做自己的人生路线,把嫁个有钱人当作自己人生的终极成就。富养能帮你实现吗?
我家里从小就把我娇生惯养,所以我必须找个有钱的。
听起来怎么那么像我前男友开豪车,年入百万,所以我再找男朋友不能低于这个标准。
或许富养能让XXN看不上穷小子,但也不能增加嫁给富哥的机会,别人惯出来的毛病,自己来承担,难道富哥都是傻吗。
难道说“穷养儿,富养女”这句“古训”,就是近年兴起的“女拳”XXN们,为了压榨自己的父母,发明出来的一句话吗?
要知道这句话的水平可是相当之高,在一段时间里面包括现在,被许多人所接受,“富养”出来了许多XXN。
难道天朝的“女拳”思想水平如此之高,能发明出对自己如此有利的口号,并且被大众所接受,使自己成为利益既得者?
也未必。
或许这句话真的是一句古训,只是并不出名,人们忘记了其本来的含义,被XXN曲解了拿来用。
如果将“穷养儿,富养女”解释成“穷人多养儿子,富人多养女儿”,是不是就成了古代一条经营家族的策略了。
特别注意,这说的是古代,不是现代。
古代的育儿成本没有现代这么高,只要有粮食,就能养大孩子,第一个孩子长大了,就能开始帮着家里干活、看孩子,进一步降低了育儿的成本。
古代的生产力低下,提高生产力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增加劳动力,作为劳动力,男子的效率要高很多,更不用说兵役、徭役需要家中的男子去服。
花木兰就是因为她爹儿子少,才被迫代父从军的。
而女儿,这里又不得不提到天朝的又一封建糟糠: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
虽然嫁人的时候能收到一份彩礼,但除非是江西的彩礼,否则靠生女儿致富,还是有一定难度。
可以想象,一对农民夫妻,生上三五个儿子,随着孩子渐渐长大,能跟着父亲下地干活了,等到这些儿子成了年,就能分地。据《魏书•食货志》记载:“诸男夫十五以上,受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
等这些儿子成了家,这对农民夫妻年老的时候,就有三五个家庭为其养老。作为生活水平低下的古代,这种生活应该很不错了吧。
只要不碰上个天灾人祸,发展上几代人,那就能成为一个大家族。
有人说,拉倒吧,万一儿子不孝顺怎么办?
怎么办?答案是那更要多生,生多了总有一个孝顺的,万一运气好,再生出一个金色传说SSR来,考取个功名,那直接就可以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而且不管是现代还是古代,孝顺父母都写入了法律,古代对于孝顺父母尤其看重,道德舆论的监督也强。
所以穷人想快速发展致富,多生儿子是一个办法。
那古代富人多生儿子不好吗,刚才不是说了咱们的封建糟糠,重男轻女,儿子越多越好啊。
那可不一定,对古代富人来说,儿子得有,延续香火、继承家业,都需要儿子来完成(封建糟糠,统统是封建糟糠),但儿子有就行,多了反而会坏事。
比如康熙儿子多,上演了“九子夺嫡”,袁绍几个儿子为了争权夺利相互攻击,最后被曹操各个击破,前面说的李世民咋当上皇帝的。
所以说富人已经积累了一定的财富,他的目标不是快速发展,而是守住现有的成果,稳步发育,儿子有就行,多了不一定是好事。
那富人多养女儿做什么,很简单,联姻。
比如红楼梦里的贾元春,她的封妃使贾府一跃成为皇亲国戚,富贵兴盛到了极点。
还有贾环和贾探春,都是赵姨娘所生,赵姨娘是贾政的侍妾,按照古代的礼法制度,她是没有资格把儿子贾环养在身边的,贾环是妾生的孩子,应该由王夫人这个嫡母养在身边才是。
如果贾环由王夫人抚养,就会对贾宝玉的地位产生威胁。贾环和宝钗、香菱、莺儿三个玩骰子时,说的是:都欺负我不是太太“养”的。这里说的是“养”,并不是生。所以赵姨娘能自己抚养自己的孩子,也是因为王夫人害怕贾环利用自己,威胁到她亲生的贾宝玉。
而贾探春就因为由贾母亲自抚养,地位和嫡出的姑娘是一样的,王夫人对她也是“太太满心疼我”,这是因为探春是女孩,既不会对贾宝玉的地位造成威胁,等长大以后又可以当做ZZ工具,用作联姻。
这才是“穷养儿,富养女”的正确打开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