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肠子的小心思》笔记1

2022-06-06 18:48 作者:懐かしさ  | 我要投稿

肠子的小心思

朱莉娅·恩德斯著 

吉尔·恩德斯插画


作者序

许多病人治疗陷入窘境,开始对现代医学感到失望,对此我感同身受。

我的妹妹呢,她则负责在我写书时监督我不要跑题。

译者序

不仅仅是你吃下去的东西,你的肠子对什么敏感、能吸收什么,也决定了你是怎样的人、有着怎样的生活质量。

排便便的奥秘

肾脏每分每秒都在一丝不苟地过滤血液里的毒素,不但比世界上任何一台咖啡过滤机都要细致精妙,而且大多数情况下还终生免修。

肺的结构设定是超节能型的,只有吸气的时候耗能,呼气则是全自动的。

而心脏,那个爱你的心脏,那个为你一天泵不止10万次、全年不歇、终生无休的心脏

第一根管带贯穿我们全身并在中间打了个结,这个是血管系统,中间的结就是所有血液汇集的地方—— 心脏。

第二根管带几乎与脊背平行,这是脊髓中的神经系统,从这里衍生出遍布全身的大小神经。管带的一头向上生长膨大,在身体的顶端形成了一个复杂的神经囊,最后成为大脑。

第三根管带由上而下、纵向贯穿整个身体,这是原始肠管(简称原肠)。

你坐在马桶上的姿势很可能不正确

蹲坑式平均耗时50秒,而且实验对象一致认为便便过程很舒爽。

坐便式如厕平均耗时130秒,而且似乎还有些意犹未尽。

通往消化道的入口也很神奇

唾液中的含钙物质可以帮助加固牙釉质,可是作为牙齿,长期不断地接受四面八方唾液的礼遇,还是有些招架不住的。不仅是牙齿上,那些在牙缝和口腔晃荡着的无辜小颗粒也顺带着被钙化,成了牙结石。牙结石本身也不是什么大问题,关键是相较于我们自身光滑的牙釉质而言,它的表面实在太粗糙了,很容易沦为引起牙周病或龋齿的病源微生物的寄居之地。

对于患有牛皮癣(俗称银屑病)的人来说就是如此。因为自身的免疫系统过于紧张敏感,患者饱受皮肤瘙痒和皮肤炎症(往往从头部开始)或者关节疼痛的折磨。

肠胃系统越靠近越美丽

饱餐一顿后,挺起背坐直可以更有效地预防胃酸倒流。

胃的位置比我们想象中要高很多。它差不多始于左边乳头的下方,终止于右肋弓的下方。如果你的胃痛低于这个倾斜的区域,那应该就不是胃痛了,很可能是肠子痛。

通过打嗝和放屁释放掉体内的空气,可以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是为了长久的疗效,还是应该从预防胃肠道胀气入手。

患者们可以尝试下放弃容易引起胀气的食物,调养修复肠胃菌群,尽量少喝或者不喝酒。在酒精的作用下,产生气体的细菌能以千倍的速度繁殖,有些细菌还直接把酒精当作它们的食物(比如能让水果发酵产生酒味的细菌)。如果这些细菌在肠道里太繁荣昌盛的话,在它们一夜辛勤劳作后,每天早上迎接你的都将是一场壮观的交响乐协奏曲表演。

盲肠炎确诊更准确的线索是发烧加肚脐右下侧疼痛(大多数人的盲肠都在这个位置)。

盲肠经常会被误以为是多余的器官。可是你去打听一下就会知道,全世界没有任何一个医生在做盲肠炎手术的时候真的会把盲肠切掉。盲肠是大肠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而盲肠炎手术切掉的部分其实是拖挂在盲肠末端的阑尾。

肠子需要什么样的食物?

糖分进入血液后可以迅速转化成能量,这种工作效率让我们的大脑很满意,于是它会继续鼓励支持我们对甜食的偏好。但这根本就是个美丽的骗局,因为在人类发展的漫长过程中,糖分的摄取从来都没有像今天这样如此严重的供大于求过。

脂肪无法溶在水里,假如它进入血液,像小肠绒毛里的那种毛细血管会立刻被堵死,要是大一点的血管的话,脂肪在血液里就会像汤里的菜油那样漂浮着。所以身体必须采取别的方式来吸收脂肪—— 通过淋巴系统。

淋巴管和血管是一对最佳拍档,就好像罗宾和蝙蝠侠那样[插图]。每一根血管的旁边都有一根淋巴管相伴,即使是小肠中最小的毛细血管也如此。

这根大淋巴管有个响当当的名号—— 胸导管!它能告诉我们,为什么好脂肪对人体如此重要,而坏脂肪是如此糟糕。

不管你吃的是高级橄榄油还是廉价炒菜油,都会被直接送到心脏去,别指望肝脏能帮你把把关。那要是吃下了对身体有害的油脂怎么解毒呢?答案是,只有让心脏先把这些脂肪都泵到全身上下去,等哪颗脂肪油滴碰巧被泵到了肝脏,解毒工作才会开始启动。好在肝脏需要大量的血液,因此脂肪油滴在离开心脏后立马落户肝脏的概率还是很高的。但是,在它抵达肝脏前,心脏和血管都是毫无防备地暴露在你吃下的油脂之下。所以,下次你还想去快餐店大快朵颐的时候,想想那里用的廉价油,可要三思而后行呀。

如果你家有瓶高级橄榄油,千万别拿它来炒菜,不然就是暴殄天物了。炒菜的高温对于蛋白质来说是种礼遇,而对于橄榄油里的不饱和脂肪酸来说却是从里到外的煎熬,因为高温会破坏掉它的化学结构,使橄榄油的健康属性大大降低。



《肠子的小心思》笔记1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