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高考数学考前最后的叮嘱

2022-06-06 18:46 作者:数学老师在备课  | 我要投稿

做视频太麻烦了,而且看文章比看视频快,所以就写一写吧。

我一边想一边写,漏掉了什么的话,评论区再补充吧。

函数导数

  1. 比较大小的题目,或者选择函数图像的题目,不会做的时候注意用特殊值代入,甚至可以一上来就特殊值代入;

  2. 函数三要素:定义域、值域、函数关系。尤其要注意的是定义域问题,比如题目中有对数函数,先考虑一下定义域,把定义域写出来再做题。有时候填空题求一个函数,这个函数有定义域的话,一定要写上,不写可能没分;

  3. 如果今年导数大题是需要分类讨论的题目的话,假如我们分为a<0,a=0,a>0三类,那么其中必然有两类是比较好讨论的,这两个讨论的分要拿到,第三个讨论不会做的话,不做也罢;

  4. 不管什么题型,求最值的时候,都有可能是转化成函数求导求最值的问题,过去全国卷曾经出现过三棱锥体积最值和概率最值要用导数计算的题目,题目不难,但是很多人想不到可以求导;

  5. 左加右减不改变函数最值,上加下减不影响函数单调区间;

  6. 如果一个函数很复杂,想象不出这个函数图像是怎样的,那么就先从对称性上找思路

  7. 函数周期性不会推导的话,总是可以通过画图画出来的。一般一个函数具备两个对称性,那么就能推导出周期性,比如y=sin x;

  8. 做导数大题,有的题目是可以求二阶导找思路的;

圆锥曲线

  1. 我之前做过过去5年的圆锥曲线小题的真题合集,看过的同学应该知道,圆锥曲线的选择填空小题从来不会考得特别麻烦,像前一段时间很多模考都在考的三角形内心与圆锥曲线相结合的题目,对于全国卷新高考来说,就偏难了。所以圆锥曲线小题,优先考虑第一定义,也就是pf1±pf2=2a,以及a,b,c的关系,还有通径、焦点弦的性质,以及点到直线距离公式;如果题目中出现了中点,看一下能不能与坐标原点O连接起来构成中位线;还有平面几何的一些性质,四点共圆、相似全等之类的

  1. 圆锥曲线小题是可能出现正余弦定理的;

  2. 圆锥曲线大题,第一问一般不难,求椭圆双曲线解析式的时候,注意焦点是在x轴上,还是在y轴上

  3. 圆锥曲线也有讨论的情况,比如设直线的时候,优先讨论一下直线没斜率的情况,能捞一分

  4. 圆锥曲线小题如果不好做,可以尝试参数方程,不过一般用不上。。。

  5. 椭圆双曲线共焦点,设pf1=m,pf2=n,利用定义做题;

平面向量

  1. 今年如果考小题的话,送分题的概率大一点,四心问题的话,考外心的可能性多一点,三角形外心的向量性质主要在于投影;

  2. 向量的最值问题可以建系,怎么方便怎么建系;

立体几何与空间向量

  1. 小题没什么好说,我现在就算说小题都是几何法做起来最快,你习惯了建系现在也改不过来了;立体几何小题压轴的话就是难题,没思路就直接跳过好了,你不会别人也不会(这句话接下来这几天可能要自己对自己重复好多次);我立体几何那个收藏夹里,基本上包含了大多数立体几何小题的压轴形式,都不很简单,可以看几题找找思路;

  2. 在试卷上做标记的时候,尽量还是用铅笔标记,认认真真作图,几何体的图越简洁清晰越好做,别在试卷上搞素描创作;

  3. 侧棱相等的三棱锥,实际上就是一个圆锥切出来的三棱锥,也就是说这种三棱锥的侧棱其实可以看圆锥的母线;

  4. 立体几何大题,第一问证明平行垂直,如果不好做的话,建系也行,去年有道题目就是第一问证明垂直需要建立坐标系证明的;

  5. 同样的道理,第二问求线面角二面角的时候,几何法也可以,不一定非得建系,去年也有线面角是用几何法比较好算的;

  6. 证明平行一般都是证明线面平行,主要有四个方法:空间平行垂直的性质,构造中位线,构造平行四边形,构造面面平行。如果题目中出现中点,一般都是往中位线那里思考,注意以下图形自带中点:圆(圆心是直径的中点),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平行四边形(对角线互相平分),两个底有两倍关系的梯形;

  7. “投影”是与线面垂直相关的;只要牵扯到垂直,一般都是要证线面垂直,注意以下图形自带垂直关系:圆(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90°,垂径定理),菱形(对角线垂直),矩形(邻边垂直),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

  8. 第二问算线面角、二面角的时候,只有钝二面角的余弦值是负的,别的情况都是正的。我们可以通过调节计算出来的法向量的正负来改变答案的正负,比如一道题目中,我们求出来的法向量是(0,0,1),此时计算出来的正负号是我们不想要的符号,那就可以把这个法向量改成(0,0,-1);

数列

  1. 不管什么时候,我们计算出来的an与Sn,都要验算一下a1或者S1与原题目中的a1是否一致。如果不一致,可能是算错了,也可能是an是需要写成分段形式的数列;

  2. 项数不多的时候,列举法找规律即可;

  3. 数列也有周期性,这个也是列举法就能判断出来;

  4. 数列的通项公式分奇偶的时候,也是列举法找规律,大胆写,不要怕阅卷老师看不懂

  5. 小题中,如果数列是等差或者等比数列,可以把数列看做是常数列试一下

  6. 选择题的时候,如果出题老师都喝多了,竟然出了一道求an或者Sn(或S_2022一类的)的题目,直接n=1,n=2…带进去排除法就好了;

  7. 复习一下裂项相消的相关计算。

三角函数与解三角形、概率分布列以及集合逻辑用语二项式分布之类的知识点,感觉没什么好说的,或者说可说的实在太多了,这些东西都太依赖于练习了,平常练习不够的话,这会儿再叮嘱也用处不大了。

好好休息,保持心态,明天加油!


高考数学考前最后的叮嘱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