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狂暴的曲线:一战德军250毫米重型迫击炮

2022-06-06 18:46 作者:女神是天依  | 我要投稿

   1905年,德国陆军从日俄战争中学习经验,发现当时的普通野战炮存在弹道平直、威力不足的问题,无法应付敌人的顽固掩体和防御工事,而且也难以杀伤躲藏在壕沟中的敌军步兵。而在这次战争期间,俄国人则创造性的发明了一种发射超口径炮弹的47毫米曲射火炮,有效的打击了壕沟中的日军士兵。于是在1907年,德国陆军与莱茵金属公司接洽,提出开发一种高威力的炮口装填火炮,并要求这种火炮能够让工兵有效破坏敌方坚固据点,且能够曲射杀伤堑壕敌军。

   德国莱茵金属公司很快就开始了新式工兵火炮的研发工作。1909年,克虏伯公司成功研发了一种使用轮式炮架的250毫米口径短身管火炮,这种火炮能够以曲线弹道实施攻击。1910年,德国陆军正式定型该炮并列装部队,将其命名为“25 cm schwerer Minenwerfer”,简称“25cm SMW”,意为“25厘米榴弹投射器”。虽说名叫“榴弹投射器”,但其本质上是一种重型迫击炮。

   SMW迫击炮的口径为250毫米,身管倍径为3倍。为了让该炮有足够不讲武德的破坏力,克虏伯公司为其设计了一种97千克重的炮弹,初速为200米/秒。由于初速低,所以炮弹外壳可以制造的较薄,这让97千克炮弹内部可以容纳比同口径普通炮弹更多的炸药,毁杀力甚至和305毫米重型榴弹炮不相上下!!!不过需要注意的是,与后世的同类武器不同,SMW迫击炮的炮管有膛线,而且需要像榴弹炮那样拉动击发线才能把炮弹打出去。

   SMW迫击炮虽然口径很大,但其战斗全重却不过768千克,就算是在那个依赖马匹的时代也是足够轻了。具体使用中,德军会用马车把SMW迫击炮拉到前线,然后挖掘一个1.5米深的坑洞,以保护炮组和迫击炮的安全。炮组还可以调整火炮的俯仰角和左右射界,而这是通过炮座上的转轮实现的。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德军将其装备的44门SMW迫击炮也拉到西线参战。然后德军很快就发现该型迫击炮属实威力凶悍,其工事破坏能力甚至不比重型榴弹炮差多少,于是该型迫击炮很快就被扩大了生产规模,并广泛装备到德军的师级战斗部队。

   当然,德军也发现SMW迫击炮的最大射程只能达到970米,这意味着炮组要在敌方机枪射界内作战,非常危险。于是德军又为其设计了一种50千克炮弹,该炮弹虽然威力有所下降,但射程却可以达到2000米之远,这让炮组的生存率有了很大提高。

   到了1916年,克虏伯公司又推出了SMW迫击炮的改进版,其炮管被加长到5倍径以扩大射程。改进版本也很快被德军认可并装备部队,命名为“25 cm schwerer Minenwerfer neuer Art”,简称为“25cm SMW n/A”。

   与当时法国装备的240毫米重型迫击炮相比,SMW迫击炮的威力要高出三分之一,重量却只有前者的五分之三,而且240毫米重型迫击炮还必须拆开运输,然后再花40分钟时间组装到实现由木桩加固过的地基上,然后才能开炮。而SMW迫击炮只需要一辆马车就可以牵引着进行机动,而且发射时只需要找到一个合适的位置即可,根本不需要繁琐的提前准备工作,其灵活性远高于法国同行。

   1918年11月,德国战败投降,SMW迫击炮在量产了1234门后结束了自己的使命,因为战后屈辱的《凡尔赛合约》不允许德国拥有这种曾给战胜国军队造成严重杀伤的高威力火炮。

25 cm schwerer Minenwerfer

原产国:德国

服役时间:1910-1918年

总产量:1234门

战斗全重:768千克

炮组:7人

口径:250毫米

身管倍径:3倍(早期型)、5倍(后期型)

俯仰角:45度—75度

左右射界:12度

射速:每三分钟能打出一发

炮口初速:200米/秒

最大射程:970米(使用97千克炮弹)、2000米(使用50千克炮弹)

狂暴的曲线:一战德军250毫米重型迫击炮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