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日本战国史 第一讲-日本战国 =村长械斗?

2023-04-06 23:24 作者:驱逐舰神风号  | 我要投稿

今天开一个新的专栏,分享自己读史的心得。作为一名科研狗,业余爱好就是读史,即使读史耽搁了我追妹子,也不能让我停下步伐。现在我的历史还是半吊子,但我还是决定,能写多少写多少,说错了也请大家多指正。另外,鄙人仅仅是历史的搬运工,更多介绍他人观点,顺带加上一些本人的感想分析,不做学术研究之用,也请b站的看官们轻喷。

日本战国

下面我将开始步入正题,即日本战国史的世界。首先是为什么选日本战国史作为这个系列,以及各位看官能从中了解一些什么的问题。作为历史学习,我认为从来不能以是否有用作为衡量的标准,因为过去的事情确实很难再现在的世界里进行还原;同样地,了解日本的维度有很多,为何从日本战国这个话题切入,则完全是我个人的兴趣。事实上,我接触日本战国史非常的早,在我高中的时候,我就以织田信长为主题在高中讲过两次讲座,但现在看来基本是戏说和自己的脑补为主,严谨性差的可以。虽然我现在的历史知识依然是拾人牙慧,但看待历史的视角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看待战国史,不仅仅是从庞杂繁芜的人物关系、事件中去还原真相,更多的是了解这个一百余年的纷争从宏观的角度给日本带来了多大的变化,以至于日本的历史大家——京都学派创始人内藤湖南说,“想要了解现代的日本,从应仁之乱之后(战国时代的开始)就可以了。回头看之前的历史,感觉那时的日本完全是不同的国家。”日本从战国时代告别了中世,步入了近代,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并且其结果深刻地影响了之后的明治维新、二战乃至战后的日本思维方式和政治格局。
不过更关键的是,这一百多年中,类似于我们的三国时期,所谓“乱世出英雄”,各路豪杰你方唱罢我登场,产生了诸多的典故、趣事和传说,也在这种疯狂的内卷下诞生了后战国的三杰——织田信长、丰臣秀吉和德川家康。除此之外,在日本的各个地区都涌现出了大批值得如今仍被当地百姓传颂、纪念的优秀人才,他们都是当地智慧、勇气的化身,也是整合一个地区、建立地区的文化认同的重要人物,比如九州的岛津四兄弟、广岛附近地区起家的毛利元就、四国岛的长宗我部元亲(笔者在四国岛高知县的时候,当地议员问我知不知道当地的英雄人物,我首先就说了长宗我部,一下就接了地气,即使长宗我部早已不是当地的领主)、东北地区的伊达政宗、最上义光、中部山梨县的武田信玄(现在去富士山附近,关于信玄的纪念品依然很多)、北部新潟县的上杉谦信等等。甚至是一些不大出名的人物,因为地缘关系,依然在当地有很强的影响力。比如说熊本县出身的细川护熙,在获选日本首相的时候,当地的居民都奔走相告,说是“藩主大人当上幕府将军了!”(不知道是不是段子),因为当地在江户时代初期就被作为领地分封给了细川护熙的祖上——细川忠兴,这个老哥也是个有趣的人物,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

日本战国三杰-织田信长、丰臣秀吉、德川家康

日本在这一百多年被《明朝那些事》非常不专业地称之为“村长大战”,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如果抱着“村长大战”的态度就认为日本战国被我国的战国、三国等历史完爆,未免有失偏颇。事实上,日本列岛虽然小,但是南北狭长,北海道到九州岛相当于从北京到广州的距离,因此对于日本来说,统一全国的难度依然是很高的;之所以有“村长大战”的说法,部分原因是因为,在一百多年的时间中,日本各地的豪族领主各自占据一方,建立城堡、砦等,互相控制人口和田地,同时日本的封建制度决定了诸侯(日本称“大名”)之下又有非常复杂的分封关系,这就更加剧了日本的割据情况,使得几千万人口的岛国,摊到每个领主首上的人口也就相当于我们的一两个村(这与我国南北朝时期的坞堡遍地的情况有相似之处)。在很长的时间段内,就是各个领主间大眼瞪小眼,互相村战时有发生,但是迟迟不能形成地区的统一。但是也要看到在同一时期,大的势力之间的战争远超村战的规模,这些大势力会动员地区的领主们一起上阵,因此村战的同时也存在着县长大战、市长大战,到最后兼并的结果就是省长大战(当然日本人口的规模确实无法和中国相比)。

村长大战的结果,就是日本在战国末期能够拉出一支规模超过十万人的军队,并且具有跨海攻击朝鲜、琉球的能力,这些军队装备了西式的火绳枪(日本人成为“铁炮”),并且具有很强的作战能力与装备水平,已经与战国初期少数武士搭配一堆征召兵(日本人称为“足轻”)的战争形式和水平完全不同。另外,日本也在战国时期建立了大量的地区性法律体系(分国法),统一了度量衡,进行了大规模的土地和户籍清查(检地),完成了中央集权程度的巨大提升(包括但不限于刀狩令、参勤交代制度和《禁中并公家诸法度》等法规的推出)。日本战国结束后,日本和中国一样进行了长达两百余年的闭关锁国政策,日本仅留下长崎港作为与唯二合法交易商——荷兰和清朝人的贸易港口,同时除了进攻琉球外,拒绝插手包括南明政府请求日本幕府协助抵御清军南下等国际事务,可以说从东亚体系中抽身了两百年。但是日本自身的特点又使得它能快速在明治维新下崛起,裹挟着浓度较高的封建残余,让整个国家机器走上了扩张的道路,最终毁灭在二战美军的灭国舰队和中国的广大战场上。从这个角度看,日本在战国时代前后的差异,就是中世纪与近世国家的差异,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说,也是国家能力飞跃、建立强大近代化国家的关键时期。

当然,我也确实为日本战国涌现的人物和眼花缭乱的历史所震撼,也希望把这份思考与心境分享给各位看官。第一期我们就先说这么多,算是个预告吧,接下来我会为日本战国史铺垫几期的内容,包括日本战国史之前的日本史超级概括版,以及日本战国开始前的行政和地理、日本的家族和姓氏,以及打开日本战国这个潘多拉魔盒的当事人——日本历史上第二个武士幕府政权,室町幕府在应仁文明之乱以前的执政思路和重大事件,方便大家理解应仁文明之乱的起因,随后我们就可以正式步入日本战国世界:我计划从日本的中心——京畿地区开始,顺着时间线,绕着日本各个地区进行讲述,重点就是各个地区的主要家族的奋斗史。相信如果我能坚持写完的话,大家可以完整目睹每个家族的兴衰荣辱,这不比权力的游戏更精彩,也更人唏嘘?当然,战国的结束不代表这些家族的落幕,一些家族还会在近现代绽放光彩,不过这都是后话了。

日本战国史 第一讲-日本战国 =村长械斗?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