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种田文】如若阮籍行济世 第一章

2021-08-09 15:41 作者:馥存song  | 我要投稿

洛阳四月,开的如云似雾的樱花和海棠逐渐落了,在遍地落的一片红白之际,牡丹渐渐开放。正是赏春的好时节。正在洛阳贵人们争相开园请宴宾客之时,四季常绿但此时颇被人遗忘的城郊的竹林里,却有一人在独自饮酒。

这人穿着普通布衣儒衫,也已有了些老态,只是神情淡然,自饮自酌。这一时宁静,让人觉得时间似乎停了似的。

不过维持不久,林外便响起哒哒的脚步声,不似闲来散心的雅致,这脚步像是出自生机勃勃的年少之人。

那中年人闻声看去,来人正好映入眼帘。正是一个少年。

中年人见到来人便微笑起来,少年倒挑起眉来说道:“啊呀,山公怎么在此!今日也没听说相约论道,难不成竟是没有请我?”

这中年人名叫山涛,去年从司州府衙弃官,如今是一白身。山涛听了这少年的话,大笑起来,回道:“阿戎呀阿戎,我没怪你扰了我清净,你倒疑我没有相邀,真真促狭的紧。”

这阿戎对山涛的话倒没什么反应依然笑颜颜的,抬脚走到山涛对面坐下,身后的仆从见小主子坐下,忙拿出酒盏,香炉等物,然后架起炉子开始温酒。

这两人一左一右的坐着,对比起来反差太大,山涛身上素净,放在身前席上的酒盏也是店铺里买的最寻常的粗厚样式,身旁的冷酒也是最普通的酒罐,再看身旁的少年,一身锦衣,身边的酒盏是最时兴的青瓷,焚的香烟气缥缈,色青而韵长,仆从们温的酒自然也是上好的佳品。这阿戎一看就是富家子弟,是了,这阿戎姓王,他的家族琅琊王氏赫赫有名,父亲正是尚书郎王浑。

这边山涛见王戎坐下接着问道:“这春色正好,怎的没去赏花?”

酒还未上,王戎只能把玩着酒盏回说:“早间已经赏过了,父亲带着我到钟家园子里赏景,满园子的桃李牡丹海棠紫荆,不过布置的实在太俗,还不若我这青盏雅致。这不,来这竹林洗洗眼。”

仆从上了一盘点心果子,王戎便放下酒盏捻起果子吃起来。山涛便说:“这洛阳的园子大体是一样的,依你这般说恐怕多都入不了你的眼了。”

王戎听完笑起来,笑完才懒懒的说道:“是了,确实不是那花草惹人厌,只是钟会太败人兴。”

山涛听了王戎的话,应了一声:“哦。”

王戎就皱眉向山涛抱怨起来:“这次是看上了那城南区佑家的玉马,见区氏落魄了,就以言语不敬尊长,有失孝道等等构陷区佑,把那玉马抢了过来。”

这时酒已温好,仆从见势先给山涛斟酒,后趁着王戎暂停话头给主子斟了酒。

王戎抿了口酒平了气接着说:“这事谁不知道,偏偏还要在我面前炫耀,拿着那玉马在手上把玩。他那心眼比针尖还小,我少不得要假意赞叹一番,这样反惹得我一肚子闷气无处发泄。”说罢将酒一口闷了。

山涛抿嘴望天不置一词,王戎叹了口气:“这区家献了玉马才将区佑弄出来。知了这事我便知道这有名的重要了,幸而幼时机敏,早有慧名,不然在钟会这儿,不知道要吃什么苦头。”

山涛听到这儿将头摆正问王戎道:“有失孝道这样的罪名,州官哪里必有记录,可近来我却没听过这样的消息,恐怕走的不是正路吧。”

“正是。”王戎道:“司马师现在禁军任职,钟会与他素来投契,虽然现下太傅大人病在府里,可司马氏世家大族眼下也是无人能比的,再说他们绑的区佑又是无权无势,州郡当然不愿管了。本来抓进去郡府也是要立文书的,好在郡府中区家还有旧识,赶忙去区家劝说,献了玉马才没撸了区佑孝廉的功名。”

“既如此,你便要少理钟会为好。”山涛这样说,王戎确摇头无奈道:“这可不成,他哥哥钟毓钟侍中与我父亲是之交好友,如今我快要议亲,这人选父亲还想在他颍川钟氏里寻呢。”

山涛听了这话一愣,随即打量了王戎片刻,旋即笑道:“看你还束着羊角,倒忘了阿戎也快要十五岁了,到了议亲的年纪。”

王戎听了山涛的话也没害羞,大方的说:“此自然之理。”

酒香渐渐溢出来和飘得满空的沉香香味交融,味道变得奇妙起来。不知是沉香的缘故还是喝了酒的缘故,两人逐渐懒散起来挥退了仆从开始自斟自饮。这时王戎才想起来问道:“山公何故在此啊!”

山涛回说:“正在等嗣宗。”

一听这话王戎立马喜笑颜开,拍手道:“阮叔要来!极好!等阮叔来了正好与他讨论张子房!”王戎说完又疑惑起来,问道:“可这是去了何处,竟要劳山公在此等候?”

听到问话山涛一改懒散,深深地看着王戎答说:“去探望太傅大人了。”

听了回答王戎更疑惑了:“这是为何?阮叔自来不理会这些事,如今怎的和那些俗人一起去探望太傅大人揽那虚名?”

“是有些缘故的,”山涛放下酒盏说道:“原先阮瑀先生未逝时,曾与太傅共事于武帝麾下,虽共事未久却也有些同事之谊,后阮瑀先生染病去世,此时嗣宗尚幼,还不记事,武帝与太傅等悯其孤弱常常扶持,阮母感恩在心,现听到太傅重病,便叫嗣宗前去探望,表些心意。嗣宗至孝,自然只能去了。”

王戎听完叹了口气,山涛却忧虑起来,望了望日头道:“如何现在还没来。”

阮籍此时十分后悔来探望太傅司马懿。

 

今日一早,阮籍便前往太傅府拜访。司马兄弟因早接了阮籍的拜帖所以推了事在家等候,一番寒暄后便前去探望太傅司马懿。

其实阮籍对这位老人家并不熟悉,只知道早些年帮衬过家里,其余的只听些传闻,知道是肱股之臣,早年一直在武帝身边做文臣,后来辅佐文帝才开始带兵,对抗过蜀汉的诸葛丞相,在辽东屠城做了京观。只是这些传闻,阮籍就不喜欢司马懿,特别是知晓司马师和司马昭的为人之后便更对这老人没有好感。

司马师与阮籍年纪相当,在文坛上颇有盛名,但是为人太过霸道蛮横实在不是文人作风。司马昭比之其兄要温和些许,但是身边好友都喜好小伎俩谋算他人的,便为阮籍一干人所不齿。自然了,这些人穿上儒衫就是温润如玉的公子,都是大家世族,面子上还是做得十分好看。

接着说太傅。虽说阮籍对这老人没有好感,但是进了房屋,闻着那扑面而来的浓浓药味,看着司马懿不得动弹的模样,歪嘴斜身的,还是感叹时光易逝,悲从中来。加上司马兄弟真情意切的感谢与悲伤,阮籍也禁不住垂泪起来。

见阮籍跟着悲伤,兄弟俩反忙道歉作揖,说着反连累嗣宗跟着伤心云云,又再道谢说实知嗣宗真心为我兄弟几人悲,感恩万分等等。这样几番下来,才从司马懿房中出来。

本以为这就完事,谁知司马师称说许久未与阮籍清议,这番来拜访却不能让阮籍伤感而去,又留住阮籍在院子里赏景清谈。期间谈论楚汉之争初期陈留人郦食其先是隐而不出,后跟随刘邦为其出谋划策奠定胜机的事。司马师言辞激昂,称赞郦食其是大才大贤之人,因他的谋略和游说使得刘邦取得人心奠定了统一天下的基础,这才是当世要效仿的人。

阮籍当然知道他提起郦食其是向他暗示让他出仕加入司马师的阵营。阮籍到没反驳,转而讲起庄子宁生于涂中不愿骨藏于庙堂的典故,感叹《庄子》的奥妙高远。两人以文寓意,还算和谐,除了中途司马师的一个扳指不见了之外,一切都好。

自汉朝独尊儒术后礼仪规程变得愈加繁复,偏偏司马师把礼数做得十足,等到司马师终于没了谈兴时阮籍已经觉得连身上穿的规规整整的衣服都很是别扭了。临到离府,两人从园子回到院子,司马师与阮籍相隔两三步边说话边在前面引路,正在这时,阮籍突然听到叮的一声,下意识的低头去寻。原来是司马师丢失的那枚扳指滚在了地上,看来是脱手的时候正好掉在自己的袖子里了。

本来这扳指滚的也就一两步的距离,谁知竟在墙角弹了一下滚到了灌木丛里。阮籍跑去将扳指捡起来,刚要转身,却瞥见了一个人,因没太看清便定住仔细看去。被影影错错的树木遮掩但嗣宗还是看清了。是太傅司马懿。他站在自己的房屋门口,借着阳光倚着门看书。

阮籍当即懵在原地。回想早上来拜访时司马懿还躺在床榻上动弹不得,怎的转眼间就能走动自如,活动如常呢!再傻的人也能想明白,这是装病!

阮籍脑袋里飞快的动起来,前几日荆州刺史李胜前来拜别司马懿,这才传出司马懿确实重病在床的消息。这洛阳城里谁都知道李胜是大将军曹爽的人,这样说来,司马懿装病已经骗过了曹爽!因着曹爽与司马懿争权,许多士人都怕卷入其中而弃官隐居,山涛就是其中之一。现在朝堂上的要职都是曹爽的亲友,司马懿等老臣要不被升了虚职荣养,要么被罢职在家。如今司马懿装病必然有所图谋,今日竟被自己撞破!危矣!危矣!

 不知是不是感受到了别人的视线,司马懿抬眼望了过来。他凌厉的眼神让嗣宗猛地回神,身在虎穴怎么能呆愣着呢!先要逃走才是。

正当转头,忽的瞥见一道银光,本能的一闪,堪堪躲过砍来的一刀。

原来是司马师见阮籍撞破了父亲装病的事实,便打算抽刀将阮籍杀死了事。

前一刻还和气的清谈,后一刻便提刀杀人!

这一刀阮籍躲得惊险,哪敢停留,不择路的逃起来。

司马师紧追不舍,好在阮籍从小便学习剑术,从未废止,面对司马师的快刀狼狈的躲闪,竟没能让司马师速战速决。不过比起阮籍只会舞剑招,司马师可是上战场杀敌的人,终究还是无法逃脱。幸好这事发生的突然,司马师和阮籍一追一逃被好些不知所以的仆从看到,司马师虽抓住了阮嗣宗但却不能杀他了。

阮籍形容狼狈的躺在地上,由司马师的刀指着脖子,汗如浆出,内心也是慌乱不已。正不知将要如何,司马师却将刀收了起来,微微一笑道:“天下都知阮嗣宗能诗能赋,却不知身手也能和军中老将一较高下啊!嗣宗高才!”说罢伸手将阮籍扶起来。阮籍却没心思附和他,好在司马师也没想阮籍附和,接着说:“刚才一时兴起试了试嗣宗的身手,嗣宗可不要介意啊!”听着这话,看着司马师揽在自己肩上的手,阮籍只能苦笑。

如今这情形可怎么办呢!

这边司马师正道歉说让阮嗣宗到自己房里整理衣冠,远远的见有一个老仆走过来对两人一揖,说道:“老爷醒了,听说阮先生还没走,还想见见呢。”

阮籍心里乱成一团。今日这是陷在司马家了。


【种田文】如若阮籍行济世 第一章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