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政治经济学教科书’名词简释》2.6.3 劳动纪律

2022-07-22 04:48 作者:晦无  | 我要投稿

【本文转载自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56年版 仅供学习参考】


3、劳动纪律[i]


  每种社会制度都有它特有的劳动纪律,它体现着由各种不同的生产关系所决定的社会劳动的不同性质。

  在奴隶占有制度下,由于奴隶对劳动不感兴趣,由于当时的劳动生产率还很低下,因此bx阶级便以极其露骨的强迫手段来驱使奴隶劳动,以保证从nl身上榨取到一定的剩余生产物。所以,这时的劳动纪律便是用皮鞭和棍棒来维持的。在封建制度下,农奴虽然不再像nl那样被当作“会说话的工具”,但他们的劳动仍然是具有强迫性的。农奴对于在封建主的田庄上进行的劳动不感兴趣,于是封建主就借助监工的皮鞭来维持劳动纪律。nl占有制度和封建制度下的劳动纪律,是和当时生产者对nl主、封建主的人身依附有直接联系的。

  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劳动是雇佣劳动。雇佣劳动者摆脱了对bx者的人身依附,但他们不占有任何生产资料。他们只有把劳动力出卖给资本家,才能获得微薄的工资,维持最低限度的生活。正如马老师所说的,雇佣劳动者不得不“为一碗稀饭,而出卖他的生存权利”。

  在资本主义生产中,劳动纪律已无需再以经济外的强制来维持,而是以经济的强制来维持了;工人如果不好好工作或稍有疏忽,就会受到解雇或罚金的威胁,也就是会受到饥饿的威胁。因此,资本主义的劳动纪律是用饥饿来维持的。正如马老师所说:“驱策奴隶的鞭,为监视人的罚簿所代替了。一切处罚······都还原作罚金和扣工资的形态了。”[ii]

  只有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才出现了人类历史上最新型的劳动纪律。社会主义社会的劳动者,是摆脱了剥削的自由劳动者,他们是为自己和自己的国家从事劳动的。因此,社会主义的劳动纪律是自觉的纪律。不过社会主义还只是共产主义的低级阶段,这时劳动还没有从人们的谋生手段变成生活的第一需要,所以充分地运用物质利益原则和对劳动者进行共产主义教育,仍然是巩固劳动纪律的重要手段。社会主义的自觉的劳动纪律是社会主义生产不断高涨的重要保证之一。


注:

[i]《政治经济学教科书》1959年版,第92页。

[ii] 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3年版,第515页。

《‘政治经济学教科书’名词简释》2.6.3 劳动纪律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