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分不清可降解与生物降解,看这篇文章就够了
从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市场上面就已经有部分可降解塑料制品出现。
以塑料袋为例,彼时普遍用的聚乙烯PE+淀粉,或者PE+各种光氧剂,但是因为没有强有力的政策扶持,而且这些可降解成本高,需要紫外线、臭氧、热氧化等条件,使用率并不高。

图1 光氧降解购物袋
但是近年来,环境保护已成为国家关注的主题,于是出台了一系列诸如“限塑令”的政策,再加上技术的发展,可降解制品于是被大量推广使用。
如今,越来越多的客户和消费者,开始咨询降解产品,据沃宝得环保资深技术工程师介绍,降解可分为“可降解”和“生物降解”两种。
可降解是指在塑料生产过程中加入一定量的添加剂(淀粉、热氧剂、光敏剂等),使其稳定性下降,比较容易在自然环境中降解。

图2 假降解塑料
这种PE塑料制品虽然可以“降解”,其实这种“降解”,更准确说是破裂。因为加入各种添加剂的塑料制品,在自然环境中,会由整块破裂成大块的,然后变成小块的,甚至是微塑料(microplastics,直径<5mm)。但是即使再小,塑料PE仍然是塑料PE,只不过是变小了,物质本身没有发生根本变化。

图3 微塑料
而且这些微塑料被动物摄入进入食物链,最终通过生物圈回到人类社会,引起环境和生命健康问题。而且某些光氧剂、光敏剂等本身就存在一定的环境污染危害。
于是更加环保的生物降解产品出现了。
目前生物降解制品,成分主要是聚乳酸PLA、聚己二酸PBAT,不含任何PE、PVC、PP等材质,是能完全生物降解的。
以生物降解手套为例,使用后的生物降解手套,在垃圾填埋场里面,180天左右,就可以自行降解成二氧化碳、水等无机物质。尘归尘,土归土,哈哈。对环境保护非常有利,是公认的环境友好产品。

图4 生物降解手套
你肯定想不到生物降解材料的来源,因为太普通了。
生物降解材料的主要来源是玉米、土豆、木薯等植物资源。从富含淀粉的植物中,提取出淀粉,经由糖化得到葡萄糖,再由葡萄糖及一定的菌种发酵制成高纯度的乳酸,再合成一定分子量的聚乳酸PLA,最后制成各种生物降解产品,包括现在非常流行的生物降解购物袋、聚乳酸PLA吸管、生物降解手套等。

图5 玉米
环保问题,涉及到每个人的健康,需要大家的共同参与。
在日常生活中,尽量减少一次性塑料制品的消费和使用,尽量使用可以重复使用的制品,还可以选择生物降解制品,达到环保的目的。
保护环境,我们每个人都可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来吧,一起为环保加油!

图6 拒绝塑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