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给相同境遇、想要改变的你
大家好我是糖饭饭,一个和可能正在看文章的你一样平凡的普通人。
执笔时是2020年5月9日,离自己30周岁生日还有3天不到的时间。正好通过这样一种形式,权当做是送给自己的一份生日礼物,如果接下来所表述的内容,即使只是一字半句能对你带来共鸣亦或是启发,那也将是我的荣幸。

正逢五四青年节刚过,火爆全网的《后浪》传遍朋友圈,不知道看过的各位有何感想。于我而言,除了刚看完之际一腔热血转发并直抒“恰同学年少,风华正茂”的感想,等内心平复之后再细细回味,总觉得哪里不太对。一个满是平凡、只剩烟火气的我,真的能成为这些“后浪”中的一员吗?已经而立之年的我,心中却早已有“惑”。

写下这段文字的契机,源于几天前偶然阅读的一篇公众号文章,其中的观点使我深受启发:每个人的时间都是一样多的,一定要想办法把自己的时间以一对多的形式服务给更多的人,从而创造成百上千倍的价值。开网店、做直播,也是服从于一对多的思维。所以,我能想到的是,在我还没有能力和决心义无反顾奔向创业之时,能否利用业余时间,搞一份能把时间卖多份的副业。

回望过去20多年的互联网发展,有太多里程碑式的案例历历在目:比如1998年的腾讯QQ之于ICQ;2003年的阿里巴巴淘宝网之于ebay等等,这些成功的效仿归根结底在我看来,就是利用早期互联网还未完全普及开而打的一个信息差。“天时”机遇的偶然性,“人和”努力的必然性,加以本土化的“地利”,成就了现在的双马帝国。随着互联网的逐渐普及,开网店、做直播视频、公众号、微博网红,便是和主流大众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存在。如果说开网店还存在需要线下商品渠道、产品本身需实力过硬等硬性门槛要求,那么现在在这样已经人手一台能使用美颜的手机和上百兆宽带的环境下,人人都可以为自己代言,在0和1的二进制世界里发出自己的声音。

在这样一个流量为王的时代,有太多良莠不齐的流量产物,我不能主观做决定地说那些博眼球的内容就一定是没有营养的,因为存在即是合理。但仅以我自身的价值观为导向,沉淀并思考出了自己想尝试的答案。如果各位也想试着思考自己的答案,不妨试着跟着我一起思考如下四个问题:
1
你所擅长的领域是什么?
其实在我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也一时语塞。为什么?信息输出,最重要的是信息本身的价值,内容一定是要有干货的,而对于这个价值有无的定义,这里容易走进一个误区:即你分享的内容一定要是行业权威,不容他人挑战的存在,这个显然是极端的。在我看来,所要分享的内容,如果普通人中有50%-70%不了解,那它便有被分享的价值。
2
当下流行点是什么?
如果没有搭上时下主流话题,那么你的输出将有泯然于众生的危险。典型案例便是陈天桥的盛大盒子,这样一个符合当下人们数字电视环境的必备品,唯一的遗憾就是他早早出现在了不属于他的时代,梦断2005年。所以对于时下流行元素,我很难有一个完美的答案,信息迭代速度太快,人们的信息获取又有碎片性、跟风性的特点。能将自己擅长的领域结合时下热点的信息输出,才能有竞争力。
3
你的特色是什么?
这个问题的目的在于,你是否了解自己的个人属性?有的人习惯于表达自我,临场应变能力优秀,那么他适合做视频发言,甚至是开直播授课答疑。有的人天生性格内敛,心思缜密慢工出细活,那么他可能更加适合以公众号这种文字为主的方式输出。所以,请试着挖掘属于你自己的特性,将其优势发挥出来。
4
如果现在就让你开始,你眼前最大的困难是什么
我的答案是:说做就做,以及坚持下去的毅力!害怕自己做的不够好,却不知努力的过程也是学习的过程,结果的好坏并不是唯一的成功凭证。有太多的人,包括写这篇文章之前的我,都大抵有过这样的心态:朝有意,夕则忘却。白天热血澎湃踌躇满志想着改变,可能没过几个小时到了下午晚上,一切已经烟消云散。如果说改变的过程是攀登珠峰,99%的人在没穿戴上装备前就已经放弃了。那个整装待发向峰顶跨出了第一步的你和我,即便最终没有登上峰顶,却也能问心无愧的告诉自己曾经努力过、收获过。
最后我想说,读万卷,不如自己行一里路;喝再多的鸡汤,不如自己迈步躬行。加油吧,后浪!
我也曾经像你一样 想度过不一样的时光
——黄渤《我也曾经像你一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