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明朝“曾铣拟逐套虏”车营

2021-05-28 19:26 作者:鹰扬铳手  | 我要投稿

本文的《皇明九边》资料来自“龙的传人”,部位白话段落来自《明帝国的新技术战争》“李湖光”,车营文言文资料由博主“鹰扬铳手”手打,图片也由博主“鹰扬铳手”处理。

本博客日后专发这类“明朝兵书资料”的博文。

《皇明九边考》

边夷考

河套东西长一千八百里,南北中长一千余裏,左右减半。榆林外套皆汉朔方郡,秦取匈奴河南地即此。成化七年,虏始入套,抢掠即出,不敢住牧。弘治二三年,虏酋火筛大举入套,始住牧。正德以后,应绍不、阿儿秃斯、满官嗔三部入套。应绍不部下为营者十,曰阿速,曰阿喇嗔,曰舍奴郎,曰孛来,曰当喇儿罕,曰失保嗔,曰叭儿厫,曰荒花旦,曰奴毋(母?)嗔,曰塔不乃麻。旧属大师亦不剌,后分散各部,惟哈麻真一部全。阿儿秃期部下为营者七,旧亦属亦不喇,今则大酋吉囊领之。为营者四,曰喓蠌,曰偶甚,曰叭哈思纳,曰打郎。满官嗔部下为营者八,旧属火筛。今则大酋俺答阿不孩领之,为营者六,曰多罗圡闷,曰畏吾儿,曰兀甚,曰叭要,曰兀鲁,曰圡吉喇。三部兵约共七万,俱住牧套内,时寇绥、甯、甘、固、宣、大等边。

经略考

河套外皆中原之地。唐从朔方总管张仁愿之请,夺取漠南、北,筑三受降城。南城直朔方,东城南直榆林,西城南直灵武,皆据津要,置烽堠千八百所。由是,突厥不敢度山南牧,减镇兵数万人。后安禄山反,边兵精锐者皆徵发入援,留兵单弱。数间之间胡虏蚕食於内,自凤翔以西,邠州以北,皆为左祍矣。元末为王保保所据,国初追逐之,筑东胜等城屯兵戍守。正统间失东胜城,退守黄河套中膏腴之地,令民屯种以省边粮。厥后易守河之役为巡河,易巡河之役为哨探,然犹打水烧荒而兵势不绝。故势家犹得耕牧而各自为守。后此役渐废,至成化七年,虏遂入套抢掠,然犹不敢住牧。八年,榆林修筑东、西、中、三路墙堑,宁夏修筑河东边墙。遂弃河守墙,加以清屯田,革兼并,势家散而小户不能耕。至弘治十三年,虏酋火筛大举踏冰入套住牧,以后不绝,河套遂失。议者谓驱河套之虏易而守河套难,盖地广人稀故也。

近有复套之议,谓当偱唐之旧,守三降城。又谓守东胜则榆林东路可以无虞。审时度力恐亦难为。西路最称要害,而安边、定边连接花马池更为冲剧。筑墙设附,事有不容已者。若沿边困悴之邑,唇齿相依,当择贤令旌以异等,令其抚绥招来,庶几可以保全乎?

国初虏不过河,军士得于套内耕牧,益以樵采围猎之利,地方丰裕,称雄镇焉。自虏据套以来,边禁渐严,我军不敢擅入,诸利皆失,镇城四望黄沙,不产五谷,不通货贿。於是一切草萏粮惟仰给腹裏矣。弘治中,布政文贵奏改西、延、庆三府东镇之税为扌勉荒折色二万余石。正德中,侍郎冯清又改三府本色尽为折色。自是军用始窘,遂有米珠草桂之谣。况节募新军而粮未增,尚在额内支给。又,边邑凋敝灾伤所免及拖欠者,复百有余万焉。得不穷困至於今日之急也!嘉靖七年镇城饥莩几万,言之痛心。呜呼!此镇将士怀忠畏法死无怨言,敢勇善战虏所素惮,乃令年年枵腹不得一饱,伤哉!

 

脕(脱?)有黠虏窥知虚实,以重兵压境,及客兵既集日废益广,更以虏军驻渔河之地,粮道阻绝,不两三月而榆林坐困矣。今之司计者不忧积薪之火,犹待燃眉之救,岂知此镇迫於寇门,粮道险远,急则束手。临时虽与金如山不可食也。今盐法已坏,飞挽之计失。在官籴买一费数倍戊子之岁,束草价至二钱有余,他可知矣。是知榆林所急在蒭粮,他非所虑也。议者谓本色不复则榆林未可知也。至於募军之粮及灾伤所免户部处补自是当然,何令边臣乞哀之不已乎?夫事有改作而后善者,不可执一论也。今三边蒭粮至难处矣。愚谓黄河自陕州而上至绥德近境,春初时皆可舟行,若计沿河郡县改徵本色,水路接连而上,则榆林其少苏乎?再于延、甯、甘、固适中之地另设仓场各以户部官一员主之,每镇每年与盐银十余万两,令有司籴买储蓄,专备客兵之用。出入稽考一归户部,边官无得那(挪)移借贷。倘客兵一年不至,则有一年之积。如是数年或可少裕也。见《九边论》。


一、河套地方千里,虏数万入居其中,趂逐水草,四散畜牧。欲大举南寇,则令人传示诸部落,晒乾肉,收乳酪,约日聚众而后进。既聚众至二三万,夜宿火光连亘数千里。我之墩军夜不收瞭望先知风兵可设备矣。

一、定边营墙外二十裏,地名锅底湖者,一名旧花马池,所产盐视内大盐池盐尤美。嘉靖九年,虏一枝设营帐於彼住牧。诸虏来取盐者皆依之。其倜坑诟咛帮妰却篼池商贩牛车行走即折(拆)墙驰入剽掠,是以大盐池积课二十余万商人不敢支。总兵梁震提兵至定虏营,次日偃耄鸲奖鰮簦分铃伒缀大破之,斩首三十级,夺获达马二十三匹。自是不敢近湖住牧。


河套平原
河套平原位于中国内蒙古自治区和宁夏回族自治区境内。又称后套平原。通常是指内蒙古高原中部黄河沿岸的平原,西到贺兰山,东至呼和浩特市以东,北到狼山、大青山、南界鄂尔多斯高原。又称河套地区。狭义的河套平原仅指后套平原。临河市位于其核心位置,特别是乌兰乡胜丰村就称为大后套。广义的河套平原,还包括宁夏的银川平原、内蒙古的土默川平原(前套平原)。位于巴彦淖尔盟南部。主体部分东西长约180公里,南北宽约60公里,总面积约1万平方公里呈扇弧形展开。

战车就象火器一样,在明朝北部边防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特出,仅就陕西地区而言,先有热衷于研制战车的刘天和,后有全力组建车营的曾铣。河套作为鞑靼的根据地,对陕西三边的威胁很大。当踌躇满志的名臣曾铣于1546年(嘉靖二十五年)出任总督的时候,提出了恢复河套的建议。他计划动用步兵七万二千人,分为二十四营,每一营配备二百辆霹雳车以及八十辆毒火炮车。值得注意的是,这两种战车没有象刘天和的战车那样装上西式佛朗机,相反,全部采用国产火器,主要有霹雳炮、连珠炮、手把铳、火箭、盏口将军炮等。 

第一立营总图

凡兵马演习,营阵初分五股而行。第一层选锋奇兵五队,第二层选锋奇兵三队,两旁各夹霹雳战车一队,第三层霹雳驻车八队。居中与左右二路驻车俱两队,合为一队。内二路各一队,通融为五路驻车之内,以粮车四面环列,罗为子围,子圈之中则中军旗鼓也。左右粮车之外,各列霹雳驻车八队,仍各间以霹雳战车二队子围之后。霹雳战车驻车与殿后奇兵又设三层亦分五路,如哨法而营图备矣。霹雳车每一辆上载霹雳炮十八杆,火箭二百枝,每队管队官一员,执旗军吏一名。霹雳车五辆,弓箭手五名,大连珠手五名,二连珠手五名,手铳手十名,盏口将军四位,该炮手八名,旁牌五面,该牌手十名,捉马军人七名。霹雳驻车一百六十辆,守车官兵三十二队,一千七百六十四员名。霹雳战车四十辆,守车官军八队,四百一十六员名。选锋奇兵一十六队,官军八百三十二员名,夜不收并吹鼓手共一百名。内中军官一员,千总官二员,把总官一十二员。合营共车二百辆,官军三千二十七员名。此一营之总会,以后因地制形开闔进止,随敌变化皆自此营出去。

第二遇敌驻战图

凡兵马遇警下营则选锋并殿后,各奇兵四面成列迎敌护卫,即将各霹雳车照依行伍内外环列结为两重。随车军士俱各下马,马归营内士出营,前牌手执牌立於前锋车空,每空各四面。其大小连珠手把盏口将军等火器弓箭相兼装整列置三班立於战车后驻车前营下。既定选锋马军各骤队,营之内四角三队攒整相掎又於营之四门,每门一对,分为两队列於门之左右。虏来冲突则头火器出於前锋车,前锋迎机点放。二班火器出至战所头班方回,三班火器出至战所二班方回,更番迭出循环不穷。如敌势不退或大众四集则将前锋战车上霹雳火炮、箭一拥齐发,而四角选锋奇兵弓箭手鱼贯继之,虏众可摧陷矣。凡下营时,摆营以铁索钩连防其冲突,军人捉马尽敛入车营内,辎重器具俱在中军子围,此方营也。因地制形或圆或直或尖或曲,行营对敌悉依此法云。

第三前锋车战图

复套之兵有车战,有骑战,有步战,随宜应敌。如行营报到贼势重大,川涌云集而来,则当用车战。中军举号将前后霹雳战车尽数掣出连营结队布为方阵,选锋奇兵伏列战车后老营前,而老营又缀於后以为声援。俟贼之来,挨牌火器番休叠发如前攻打,遇贼气少衰则营中奇兵奋勇突出就阵擒斩。是以火器攻其坚,以精锐击其惰劳,逸主客之势在我,而贼疲於奔命矣。

第四骑兵逐战图

车战足以自卫而不足於追逐,如遇贼兵冲战气衰力疲,势将欲遁,或哨得游骑散失乱而不整,或袭捣巢穴,惊其内顾,其势必用骑战。选锋军士内弓箭、刀棍、火器之类各就所长,责差骑将统领,随宜擒斩,势必有功。

第五步兵搏战图

火器足以威远而不宜於近,骑兵利於平易而不便於险,如阴雨晦暗或溪谷陡隘。贼势奋迅飘忽至营前,势必当用步战。即出前锋奇兵,马留营内,步出相接,弓矢往来,什伍俱前,如此奋击扑斫,贼必辟易。而险阻之地,我军亦有备矣。

   第四第五阵总是马前车后,俱用选锋当敌,但有上马下马之别耳。

第六行营进攻图

今日进兵主於驱敌出套,不专浪战。我兵既入重地,盘据之敌必来迎战,战数失利自然溃遁,则当行营以进逼之。是故霹雳火车与马步官军整顿严肃,以防敌之蹂蹑。前后战车俱分营之两旁,势如堵墙以备夹攻。四面奇兵一直前一殿后,以制冲突。此战中寓守使敌难撼也。

   枪炮手似是步兵。


第七变营长驱图

地形有险易,战势有开合。如遇套中山溪险阻,道路回合,运掉车马不无烦难。今因地制形如两旁险阻而前后平坦,即以两厢战车分为前后首尾而行,却将前后马步官军分为左右两翼,遇敌之来且战且行,此亦安静持重之道。

第八获功收兵图

出师千里战非一合,倘遇有功便当敛戢,不宜黩我兵乘胜追斩。敌如纠众来援,中军鸣金举号速将战士敛入车营,敌众虽至无能为也。遇夜则马军战车合归大营,大营照旧分布,仍发奇兵二三百名,每五十名联为什伍,分投哨探於大营之外,仍坐更传筹以严警报。

 

阵图总说

 

一敌兵据套日久为患,日深恢复之议自来每难之,殊不知彼既得我地利孳牧转盛,气势日强,门庭之寇,不思剪除,是长其不逞之谋而养其无厌之乱也。是故河套乃必争之地,兵出故有名也。夫兵出有名,事可成矣。苟坐作进退,士卒有所未精,开阖变化营阵有所未熟,攻取击刺器械有所未利,山川险易形势有所未谙,是故有名无实又非兵家之所宜,今将行师机宜列为八图,因次其说。

 

夫凡事必有纲维而后综理运用有其地,故先之以立营总图。聚兵应敌则必有战,故次之以驻战,驻战者兼车骑步而用之也。战无常势,体无定用。如平原旷野贼势重大则当先用火器战车以摧其坚,火器者中国之长技,所以褫敌魄而夺其气者也,故次之以选锋车战车战者持重之计。至於先登陷阵追奔逐北取胜於数十里之外者,非骑兵不可,故次之以骑战。险道倾侧,猝与敌遇,车骑所不及,施奋臂鏖战而贼不敢近者,步兵之良也,故次之以步战。敌之长技不过弓矢健马,彼来挑战,我以神机火炮制之,必挫衂而遁,遁则乘胜以逐之,故次之以行营。行营之际,开阖奇正变动不拘,使敌不可测,故次之以变营。

 

以上战阵之律皆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固不患於无功也。每遇阵斩获有功期於万全,故以获功收兵终焉。然营变有八,其实一营之所为也。昔赵充国为将,行则为营,阵止则坚壁垒,谨烽堠,远间谍,故所向克捷,其谋盖不出此议者。

 

谓套地山溪险阻,车战恐非所宜,本部尝据降卒及内地谍者布哷齐托托欢等俱报称:套中地形多平野沙漠而山林险阻十无二三,今车骑步兵表内兼用未见其不可也。昔卫青击匈奴出塞千余里,以武刚车自环为营,可为明验,然今之营阵又不独自环而已。

 

有体有用,有动有静,有奇有正,如阴阳之相生也,如雷霆之交作也,如山川之流峙也,止则不可撼也,行则不可御也,我军有所恃而不恐朿部伍也,敌军有所惮而不攻制冲突也。故曰先为不可胜以待贼,只可胜制人而不制於人也。至於临敌相机随宜变化,或设伏以掩其不意,或乘虚以覆其巢穴,或纵反间以疑其党,或募死士以夜斫其营,或先声以寒其心,或掎角以分其势,或布威信以开其降,或申晓谕以纵其归,缓急进止务在随时,难以遥度尽言也,谨将阵图大略总说於此,而随图备细节目则各列於其下方云。

 

一营霹雳驻车并霹雳战车共四十队,每队车五辆共二百辆。

 

每车一辆上载霹雳炮一十八杆,二百辆共炮三千六百杆。每杆每出药八钱,五十出共药二斤半。一十八杆该药四十五斤,每营共该药九千斤。每杆每出鉛子五个,每个重八钱,五十出该铅子二百五十个,重一十二斤半,每营共该铅子九十万个,共重四万五千斤。火线每杆五十条,共一十八万条。

 

火箭每辆二百枝,共四万枝。

 

每车大连珠炮一杆二百辆,共二百杆。每杆每出药一两八钱,三十出共药三斤六两,每营共药六百七十五斤一两八钱。每杆每出鉛子十个,每个重一两八钱,二十出共铅子二百个,共重二十二斤半,每营共该铅子四万个,共重四千五百斤。每杆火线十条,共火线二千条。

 

每车二连珠一杆,二百辆共二百杆。每杆每出药一两八钱,三十出共药三斤六两,每营共药六百七十五斤一两八钱。每杆每出鉛子五个,每个重一两八钱,三十出共铅子一百五十个,共重一十六斤一十四两,每营共该铅子三万个,共重三千三百七十五斤。每杆火线十条,共火线二千条。

 

每车手把铳二杆,二百辆共铳四百杆。每杆每出药八钱,五十出共药二斤半,每营该药一千斤一两。每杆每出鉛子二个,每个重一两,五十出共铅子一百个,共重六斤四两,每营共铅子四万个,共重二千五百斤。每杆火线二十条,共火线八千条。

 

每队盏口将军四位,四十队共一百六十位。每位每出火药八两,二十出药十斤,四位该药四十斤,每营共该药一千六百斤。每位装就小炮二十个,四位该八十个,每营共该三千二百个。木马子亦该三千二百个,火线三千二百条。

 

选锋奇兵一十六队,每队手把铳一十四杆,共二百二十四杆。每杆每出药八钱,五十出共药二斤半,十六队共药五百六十斤。每杆每出鉛子二个,每个重一两,五十出该铅子一百个,重六斤四两,十六队共铅子二万二千四百个,共重一千三百四十五斤。

 

每队二连珠八杆,一十六队共一百二十八杆。每杆每出药一两八钱,三十出共药三斤六两,十六队共药四百三十斤二两。每出鉛子五个,每个重一两八钱,三十出共铅子一百五十个,重一十六斤十四两,十六队共铅子一万九千二百个,共重二十一百六十斤。每杆火线十条,共该火线一千二百八十条。

 

各项通共药一万三千九百四十斤三两,霹雳炮共三千六百杆,大连珠共二百杆,二连珠共三百二十八杆,手把铳共六百二十四杆,盏口将军共一百六十位,小飞炮共三千二百个。

 

各铅子不等通共一百五万一千六百个,共重五万八千八百七十二斤。


   根据曾铣向朝廷上奏的《营阵图》里阐述的车营阵法,具体的作战步骤有安营布阵、准备作战、先锋迎敌、骑兵追逐、步兵搏击、全营进攻、长驱直入、获胜收兵等等,其中,使用火器的战术有三班轮射法与五层轮射法。

  三班轮射法,就是由第一班将士首先出到战车之前,点放火器,等到第二班将士出来之后再退回。同样,第二班发射完毕之后要等到第三班出来才撤回。如此轮流出击,便达到循环不断地发射火器的目的。

  五层轮射法是将使用火器的将士预先排好五层,头层将士射击完毕立即退到后面装填弹药,再由二层将士接着射击,第三、四、五层也一样,以此类推,也可以长时间射击。


  不言而喻,无论三班轮射法还是五层轮射法,都是大同小异的,都是起源于明初沐英的三叠阵。

  但是,曾铣时运不济,他于1548年(嘉靖三十七年)三月被嘉靖帝以擅自结交近侍官员的罪名斩首,那个精心策划的车营恢复河套的计划也被无限期搁置了。

 

明朝发射爆炸弹的火炮:http://blog.sina.com.cn/s/blog_820fb9ab0101blsv.html


明朝“曾铣拟逐套虏”车营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