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农十月初一寒衣节

2021-10-25 10:30 作者:玄牝之门玄之又玄  | 我要投稿

寒衣节,又称"十月朝"、"祭祖节"、"冥阴节"、"秋祭"。

是我国传统的祭祀节日,相传源于周朝。

农历十月一是进入寒冬后的第一天,标志着严冬的到来,人们会在这一天祭扫烧献,纪念仙逝亲人,谓之送寒衣。

我国民间将寒衣节与清明节、中元节(农历七月半)并称为中国三大"鬼节"。

根据《礼记·月令》记,农历十月是立冬的月份,这一天天子率三公九卿到北郊举行迎冬礼,礼毕返回,要奖赏为国捐躯者,并抚恤他们的妻子儿女。已经死去的人怎么受赏呢?为他们"送寒衣"当是题中应有之义,于是便上行下效,遂相沿成习。不过这种观点只能停留在推论上,因为有关民众于十月初一"烧献"、"冥衣靴鞋席帽衣段"的记载,

准备供品

一般在上午进行。供品张罗好后,家人打发小孩到街上买一些五色纸及冥币、香箔备用。五色纸乃红、黄、蓝、白、黑五种颜色,薄薄的,有的中间还夹有棉花。晌午吃过饭,主妇把锅台收拾干净,叫齐一家人,这就可以上坟烧寒衣了。

进行拜祭

到了坟前,焚香点蜡,把饺子等供品摆放齐整,一家人轮番下跪磕头;然后在坟头划一个圆圈,将五色纸、冥币置于圈内,点火焚烧。有的人家不但烧冥币,还烧用五色纸糊成的豪宅、汽车等"奢侈品",一边烧,一边念叨:

还有的人家,在坟头划圆圈时,不忘在旁边另加个圆圈。其用意乃在救济那些无人祭奠的孤魂野鬼,以免他们穷极生恶,抢走自家祖先的衣物。这种反映了生者对亡人的哀思与崇敬,属于一种精神上的寄托。

送寒衣时,还讲究在十字路口焚烧一些五色纸,象征布帛类。用意是救济那些无人祭祖的绝户孤魂,以免给亲人送去的过冬用物被他们抢去。

焚烧寒衣,有的地方在亡者坟前进行,讲究在太阳出山前上坟。有的地方习惯在门前焚烧祭物。雁北许多地方及晋中的平遥等县,傍晚妇女要在门外放声大哭。

临县旧日传有一诗:"粘纸成衣费剪裁,凌晨烧去化灰埃。御寒泉台果否用?但闻悲声顺耳来!"既描述了送寒衣的情景,又对其传说效应提出了质疑。儿女们守孝,穿三年孝服。

孝满之年的十月初一日换穿常服。先人的迁坟合葬等仪式,中国民间也总是习惯在十月一日进行。

如有需要可私UP主



农十月初一寒衣节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