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原教旨速成笔记:列宁

2023-03-08 22:10 作者:小斯基3  | 我要投稿

哲学

本体论

○      从粗陋的、简单的、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的观点看来,哲学唯心主义不过是胡说。相反地,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看来,哲学唯心主 义是把认识的某一特征、某一方面、某一侧面,片面地、夸大地、 überschwengliches(狄慈根)发展(膨胀、扩大)为脱离了物 质、脱离了自然的、神化了的绝对。唯心主义就是僧侣主义。这是对 的。但(“更确切些”和“除此而外”)哲学唯心主义是经过人的无 限复杂的(辩证的)认识的一个成分而通向僧侣主义的道路。

○      万物之间的世界性的、全面的、活生生的联系,以及这种联系在人的概念中的反映——唯物地颠倒过来的黑格尔;这些概念还必须是经过琢磨的、整理过的、灵活的、能动的、相对的、相互联系的、在对立中统一的,这样才能把握 世界。要继承黑格尔和马克思的事业,就应当辩证地探讨人类思想、科学和技术的历史。

辩证法

○      辩证法是一种学说,它研究对立面怎样才能够同一,是怎样(怎样成为)同一的——在什么条件下它们是相互转化而同一的,——为什么人的头脑不应该把这些对立面看做僵死的、凝固的东西,而应该 看做活生生的、有条件的,活动的、彼此转化的东西。

○      运动和“自己运动”(这一点要注意!自生的(独立的)、天然的、内在必然的运动),“变化”,“运动和生命力”,“一切自己运动的原则”,“运动”和“活动”的“冲动”(Trieb)——“僵死 存在”的对立面,——谁会相信这就是“黑格尔主义”的实质、抽象 和abstrusen(费解的、荒谬的?)黑格尔主义的实质呢??

○      真理就是由现象、现实的一切方面的总和以及它们的(相互)关系构成的。概念的关系(=过渡=矛盾)=逻辑的主要内容,并且这些概念(及其关系、过渡、矛盾)是作为客观世界的反映而被表现出 来的。事物的辩证法创造观念的辩证法,而不是相反。

○      (1)考察的客观性(不是实例,不是枝节之论,而是自在之物本身)。×(2)这个事物对其他事物的多种多样的关系的全部总和。 (3)这个事物(或现象)的发展、它自身的运动、它自身的生命。(4)这个事物中的内在矛盾的倾向(和#方面)。# (5)事物(现象等等)是对立面的总和与统一。 (6)这些对立面、矛盾的趋向等等的斗争或展开。 (7)分析和综合的结合,——各个部分的分解和所有这些部分的总和、总计。 (8)每个事物(现象等等)的关系不仅是多种多样的,并且是一 般的、普遍的。每个事物(现象、过程等等)是和其他的每个事物联系着的。 (9)不仅是对立面的统一,而且是每个规定、质、特征、方面、 特性向每个他者 向自己的对立面? 的过渡。 (10)揭示新的方面、关系等等的无限过程。 (11)人对事物、现象、过程等等的认识深化的无限过程,从现 象到本质、从不甚深刻的本质到更深刻的本质; (12)从并存到因果性以及从联系和相互依存的一个形式到另一 个更深刻更一般的形式。 (13)在高级阶段重复低级阶段的某些特征、特性等等,并且 (14)仿佛是向旧东西的复归(否定的否定)。 (15)内容对形式以及形式对内容的斗争。抛弃形式、改造内容。 可以把辩证法简要地规定为关于对立面的统一的学说。这样就会抓住辩证法的核心,可是这需要说明和发挥。

○      辩证法的特征的和本质的东西不是单纯的否定,不是徒然的否定,不是怀疑的否定、动摇、疑惑,——当然,辩证法自身包含着否 定的要素,并且这是它的最重要的要素,——不是这些,而是作为联 系环节、作为发展环节的否定,它保持着肯定的东西,即没有任何动 摇,没有任何折中。

○      对于简单的和最初的“第一个”肯定的论断、论点等等,“辩证的环节”,即科学的考察,要求指出差别、联系、过渡。否则,简单 的、肯定的论断就是不完全的、无生命的、僵死的。对于“第二个” 否定的论点,“辩证的环节”则要求指出“统一”,也就是指出否定 和肯定的联系,指出这个肯定存在于否定之中。从肯定到否定——从 否定到保存着肯定东西的“统一”,——否则,辩证法就要成为空洞 的否定,成为游戏或怀疑。

○      如果不把不间断的东西割断,不使活生生的东西简单化、粗陋化,不加以划分,不使之僵化,那么我们就不能想象、表达、测量、 描述运动。思想对运动的描述,总是粗陋化、僵化。不仅思想是这 样,而且感觉也是这样;不仅对运动是这样,而且对任何概念也都是 这样。 这就是辩证法的实质。对立面的统一、同一这个公式正是表现这个实质。

○      在 《资本论》中,唯物主义的逻辑、辩证法和认识论不必要三个词:它 们是同一个东西都应用于一门科学,这种唯物主义从黑格尔那里吸取 了全部有价值的东西并发展了这些有价值的东西。

认识论

○      思维从具体的东西上升到抽象的东西时,不是离开——如果它是正确的(注意)(而康德,像所有的哲学家一样,谈论正确的思维) ——真理,而是接近真理。物质的抽象,自然规律的抽象,价值的抽象的等等,一句话,一切科学的(正确的、郑重的、不是荒唐的)抽 象,都更深刻、更正确、更完全地反映自然。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 思维,并从抽象的思维到实践,这就是认识真理、认识客观实在的辩证途径。

○      认识是思维对客体的永远的、无止境的接近。自然界在人的思想中的反映,要理解为不是“僵死的”,不是“抽象的”,不是没有运动的,不是没有矛盾的,而是处在运动的永恒过程中,处在矛盾的发 生和解决的永恒过程中。

○      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并且创造客观世界。

○      世界不会满足人,人决心以自己的行动来改变世界。

政治经济学

帝国主义论

○      生产集中和垄断

■      对垄断组织的历史可以作如下的概括:(1)19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是自由竞争发展的顶点即最高阶段。这时垄断组织还只是一种不明显的萌芽。(2)1873年危机之后,卡特尔有一段很长的发展时期,但卡特尔在当时还是一种例外,还不稳固,还是一种暂时现象。(3)19世纪末的高涨和1900—1903年的危机。这时卡特尔成了全部经济生活的基础之一。资本主义转化为帝国主义。

■      竞争转化为垄断。生产的社会化有了巨大的进展。就连技术发明和技术改进的过程也社会化了。

●      生产社会化了,但是占有仍然是私人的。社会化的生产资料仍旧是少数人的私有财产。在形式上被承认的自由竞争的一般架子依然存在,而少数垄断者对其余居民的压迫却更加百倍地沉重、显著和令人难以忍受了。

■      现在已经不是小企业同大企业、技术落后的企业同技术先进的企业进行竞争。现在已经是垄断者在扼杀那些不屈服于垄断、不屈服于垄断的压迫和摆布的企业了。

■      资本主义已经发展到这样的程度,商品生产虽然依旧“占统治地位”,依旧被看做全部经济的基础,但实际上已经被破坏了,大部分利润都被那些干金融勾当的“天才”拿去了。这种金融勾当和欺骗行为的基础是生产社会化,人类历尽艰辛所达到的生产社会化这一巨大进步,却造福于……投机者。

○      银行

■      银行基本的和原来的业务是在支付中起中介作用。这样,银行就把不活动的货币资本变为活动的即生利的资本,把各种各样的货币收入汇集起来交给资本家阶级支配。

■      随着银行业的发展及其集中于少数机构,银行就由中介人的普通角色发展成为势力极大的垄断者,它们支配着所有资本家和小业主的几乎全部的货币资本,以及本国和许多国家的大部分生产资料和原料产地。为数众多的普通中介人成为极少数垄断者的这种转变,是资本主义发展成为资本帝国主义的基本过程之一。

■      20世纪是从旧资本主义到新资本主义,从一般资本统治到金融资本统治的转折点。

○      资本输出

■      对自由竞争占完全统治地位的旧资本主义来说,典型的是商品输出。对垄断占统治地位的最新资本主义来说,典型的则是资本输出。

○      帝国主义

■      帝国主义是作为一般资本主义基本特性的发展和直接继续而生长起来的。但是,只有在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的、很高的阶段,资本主义的某些基本特性开始转化成自己的对立面,从资本主义到更高级的社会经济结构的过渡时代的特点已经全面形成和暴露出来的时候,资本主义才变成了资本帝国主义。在这一过程中,经济上的基本事实,就是资本主义的自由竞争为资本主义的垄断所代替。

■      帝国主义的五个特征:(1)生产和资本的集中发展到这样高的程度,以致造成了在经济生活中起决定作用的垄断组织;(2)银行资本和工业资本已经融合起来,在这个“金融资本的”基础上形成了金融寡头;(3)和商品输出不同的资本输出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4)瓜分世界的资本家国际垄断同盟已经形成;(5)最大资本主义大国已把世界上的领土瓜分完毕。帝国主义是发展到垄断组织和金融资本的统治已经确立、资本输出具有突出意义、国际托拉斯开始瓜分世界、一些最大的资本主义国家已把世界全部领土瓜分完毕这一阶段的资本主义。

■      帝国主义是过渡的资本主义,或者更确切些说,是垂死的资本主义。

新经济政策

○      要从资本主义社会走上接近共产主义社会的任何一条通道,都需要有社会主义的计算和监督这样一个过渡,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渡(资本主义社会愈不发达,所需要的过渡时间就愈长)。

○      新经济政策就是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就是在很大程度上转而恢复资本主义。究竟到什么程度,我们不知道。同外国资本家签订租让合同(诚然,已经签订的合同还很少,特别是同我们提出的建议相比),把企业租给私人资本家,这些都是直接恢复资本主义,是从新经济政策的根上萌发出来的。因为废除余粮收集制就意味着农民可以自由买卖完税后的剩余农产品,而实物税征收的只是他们产品中的一小部分。农民在全国人口和整个经济中占极大的比重,因此在这种自由贸易的土壤上不可能不滋长资本主义。

○      全部问题就在于谁跑在谁的前面?资本家如果先组织起来,他们就会把共产党人赶走,那就什么也不用谈了。必须清醒地看待这些事情:谁战胜谁?无产阶级的国家政权是不是能够依靠农民,对资本家老爷加以适当的控制,把资本主义纳入国家轨道,建立起一种受国家领导并为国家服务的资本主义呢?必须清醒地提出这个问题。

二元论

○      从民族问题的角度来看,压迫民族工人和被压迫民族工人的实际地位是不是一样的呢? 不,不一样。 (1)在经济上有区别:压迫民族的资产者用一贯加倍盘剥被压迫民族工人的办法取得超额利润,压迫国家的工人阶级有一部分人可以从中分享一点残羹剩饭。此外,经济资料表明,压迫民族工人当“工头”的百分数要比被压迫民族工人高,压迫民族工人升为工人阶级贵族的百分数也大(2)。这是事实。压迫民族工人在一定程度上参与本国资产阶级掠夺被压迫民族工人(和多数居民)的勾当。 (2)在政治上有区别:与被压迫民族工人比较,压迫民族工人在政治生活的许多方面都占特权地位。 (3)在思想上或精神上有区别:压迫民族工人无论在学校中或在实际生活中,总是受着一种轻视或蔑视被压迫民族工人的教育。例如,凡是在大俄罗斯人中间受过教育或生活过的大俄罗斯人,对这一点都有体会。

国际实际上是由分别属于压迫民族和被压迫民族的工人组成的,为了使国际的行动统一,就必须对两种不同的工人进行不同的宣传:从真正的(而不是杜林式的)“一元论”观点看来,从马克思的唯物主义观点看来,只能这样谈问题!


原教旨速成笔记:列宁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