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读书 | 《秋园》的苦难人生

2023-03-08 22:08 作者:吉_吉吉吉吉祥  | 我要投稿


大家晚上好!


《秋园》这本书看完好几天了,一直没缓过神来。我看湖南农村的故事就有一种很强的代入感,代入到这样的故事里,不禁意识到自己生活中的苦难。


这本书的作者是在她的母亲秋园去世后,在作者六十多岁的年纪开始撰写的小说。大部分的故事都是真实发生,而我作为一个读者都感受到很强的刺痛感。


宿命与时代的拉扯


以秋园为主人公,故事从1914年开始。在秋园五岁时,她的母亲给她裹脚。


在三寸金莲的年代,大脚是要被批判的,是不洁的。秋园痛得死去活来还是抵不过母亲的力气。


然而正是1919年,秋园裹到一半的脚又因为新时代有了转变,但已经受到伤害的脚却无法复原,终身不能正常走路。


她的脚被两个时代拉扯成了畸形,在两个时代都被视作错误。


前一个时代,她是大脚,是嫁不出去的杨大脚;后一个时代,她是没有完全驯化的官太太,畸形的脚无法下地赚工分。


宿命给了她各种转机,却又一次次把她打倒在地。作者杨本芬在写时也是老太太了,字里行间很少激进之语,只淡淡地描述,便已让我心灰意冷。


老实人还是街溜子?


秋园嫁了个好人家,至少在当时看来,她虽然没有经历过恋爱便定了亲,但对方是靠读书成为的年轻官员。


一开始我还担心,但后来才发现他是个不折不扣的好人。但他实在是读了太多书,太过于相信这个世界的美好,于是他被骗被欺。


他是个纯粹的老实人,村人拥护他当乡长,他不仅没有揩油水,还倒贴很多给村人。小偷来偷东西,他反而将自家的米给他。


我并不觉得这些事情有多离谱,美好善良之人确实是存在的,我只是为他感到不甘。


就这样一个为民紧衣缩食之人,在老年却吃不到多少食物。这样的付出,对于他本人,对于时代来说到底是值当还是不值当?


而与其相反,满家就是一群街溜子。他家孩子学习不咋好,就是乘了砸锅炼铁的风,凭借着胆大和唬人的功力,成功获得了认可。


在家家户户没饭吃,吃不够的大锅饭时期,他家的狗都在吃白米饭。


纵使,我读完后在心里痛恨。可他早已在当下获得了满足和实在的享受。那么我们到底应该成为一个怎样的人?


这个问题也留给大家,大家觉得自己要成为一个怎样的人呢。


我的话,我没办法,我只能选择成为一个善良的人。但也无法做得太过分,给小偷米这种事情我做得出,但真要去讨饭了我也做得出。


人生的获得与失去


秋园得益于她的丈夫,她的家庭,他们一整家都坚信读书的力量。


我最为羡慕的是虽然他们家一直反反复复,但他们最终还是把书读了下去,成为了老师。我自己肯定没有读书的遗憾,我只是为我的妈妈感到遗憾。


我的妈妈生在七十年代,但贫苦的家庭让她无法完成学业,从而度过了非常艰苦卓绝的半生。


这本书中最大的获得就是读书,靠知识改变的命运真的有在发生。知识至少改变了善良人的大部分命运。


最大的失去,是亲人的死亡。


秋园经历了幼年丧父,中年丧夫,晚年丧子之痛。她的内心也有很多挣扎,但到了晚年,她依旧是名善良的老太太。


获得也好,失去也罢。秋园告诉我们这不是命,也告诉我们这都是命。普通人苦难的一生,哪怕现在也还是在发生。


于是我说我看完情不自禁,我说我感同身受到时代的列车在身上碾过。


我永远,希望大家能成为善良的人。

读书 | 《秋园》的苦难人生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