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网上冲浪有感

2021-12-16 14:07 作者:撕纸魔王  | 我要投稿

人和人在社交层面之间的区别可以非常大,当然,一个人自己,在现在和过去和将来,的区别也当然可以非常大;但有一些特性,或者说特质却难以改变,而且一个或一些特质会被一群人共享甚至会形成一个“标签”,尽管在这个标签下的群体依然存在很大的不同。

先偏个题,个人认为标签本身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只贴一个标签问题很大,我时多时少在网上冲浪时感受着这样一种观点:所有适用于“某标签”的人都是一模一样的。这显然与现实中的情况不符。然而很多骂战的成立前提很不巧啊,正是这个。举例的话有地图炮(一种把个人行为上升到群体行为并加以攻击的行为)和一般意义上的贴标签(指出某一类人会有某种坏的特质,但这种特质往往并不独属于该群体或者并不是该群体的群体属性)。一个人身上必须有多种标签,但是没有哪两个人身上的标签完全相同,可以说我们每个人,在网上冲浪的时候,或是行为,或是感受,都有很大的不同。

回到主题,既然认识到所谓“网友”之间是有很大不同的,那么去理解一个网友的行为就成为了现如今在网上冲浪时网民们的必修课。为什么不是选修课,是因为网上冲浪的时候你不可避免与人交流,但由于很多人认为网络是什么“虚拟空间”并表现出和线下交流差别很大的行为(有些时候包括我也不可避免地抱着这种心态冲浪),理解他人与使人理解你是需要一定的冲浪经验的。除非你完全不想与人交流,但是连上网娱乐都要摆烂我觉得不好。

理解他人要先从理解自己开始,下面说说自我的反省。我个人是讨厌在公共的场合发表激烈的言辞的,但此前为什么讨厌,大概是由于我的性格,没什么好吵或是我忍了(往往可以称作懒得吵,且我又不想给自己吹“宽容”两字),而最近不一样,我有时需要抑制”想吵“的冲动。一直以来我逃避责任地把一切的原因归咎到网上冲浪时遇到了戾气过重的人而染墨。但说白了,把过多的看法观点或者不加思考说出来的话一股脑儿看个遍,自己也不经过多思考接受,往往就会错失”判断正误“的时限,回过神来,自己已经会将接受到的话变为自己的话了。我终于能够正视自己的错误,从而反思这个现象产生的原因。

再次偏题。可能和俗称的玩梗有些相似,但我还是觉得不能简单的把我的上述行为归类为玩梗,因为梗的背后是有一件事,而这件事火了,文字只是这件事的概括,通过某些特定的文字,我能够产生联想;而我的一句话可能又只是别人的妙想或者随口,然而从我嘴里一说,别人就有可能会觉得你不会凭空说这么一句话,你是在“玩梗”,这句话的背后似乎有什么故事值得好奇一秒。套娃般的,一个大家都曾不知道的奇怪句式,奇怪发言会被广泛传播,从而自己变成“梗”,我们不如称这种梗为无根之梗。当梗凉掉或者被过度使用“查重率100%”成为烂梗,我再回过头来反思自己当时试图发言时的#状态#:无非是跟风,想要人认同的心态。

首先,本段提到的“梗”特指引起我反思的文字梗。跟风是梗传播的必要条件,和直觉认为的不一样,梗本身需要两个特征,令人不快和有趣,当你在想要与某位隔着屏幕引起不适的人互动时,没有什么比打出一个颇具新意的“流汗黄豆”更潮了(虽然事实上肯定有很多人和我一样一次都没用过这个emoji)可以预见许多现在疯狂被使用的表情也会和爷表情和滑稽表情或者拓展的更远一点,和曾经使用频率很高的一些表情包一样归于一个稳定的,特定的含义。而不是有机会就用,本末倒置尽量让自己的句子去贴合梗的含义。

其次,这种文字必须具有小众性,一般通过们第一眼只会感到疑惑,从而筛选一波懂暗号的人与你互动:如果所有人都知道,那我们还有什么就此交流的必要?于是烂梗人人喊打,直至梗警察本身也成为烂梗,制冷冰箱也成为烂梗,梗本身开始套娃式的失去热度。我们也终于意识到互联网梗已经饱和,想要脱颖而出需要运气。当然新梗肯定是有出路的,因为大家刷梗总会腻,时常有梗被淘汰,梗的特性由冲浪人的特性决定,于是有人误解使用梗的类型可以作为一个群体的标签。

但是要说一个梗的火爆,不单单是上文所提的狭义的梗,当然不能简单归因于运气,在这个互联网的时代,媒体能够轻易推送所谓热梗给你。我曾经过于迷信信息茧房理论,认为我基本只能看到自己想看的,但是当我了解现今视频app的推荐算法(简单说一下我了解到的:推荐不只会推荐你关注作者的作品,而是同时推荐和你有共同关注的观众也会看的东西)后,所谓信息茧房其实站不太住脚。因为你确实能被动了解到更多的东西,而不需要主动寻找新事物。

那么回到梗的传播,它的使用群体自然可以拥有很大的不相关同时也不使人感到奇怪,这也就为它的大规模传播提供了条件。对我来说这是非常可怕的,有没有什么东西你会觉得懂得都懂,懂得才懂,这种东西只能是梗,懂得一类梗的人自我贴上了标签名曰“懂的人”,自我束缚自己是某某“圈”里的人并引以为荣。而事实上所有人都能懂,并且可能已经懂了。梗不该成为群体标签。我只能说懂得都懂。

冲浪时我偶尔会感到人和人之间难以交流,其实有些情况我们明明不必吵架的,因为有时我们没有时间去做信息的合格接受者,自然谈不上做有效的信息传达者。误解难免,表述有误也难免。最好的选择是等一等,再思可矣。梗只是传达信息的手段,而不是传达信息的全部手段。玩梗固然有意思,我也不是刻意上纲上线,但是只玩梗,尤其是只有恶意的梗,只会使我们在互联网的存在变得意义轻微,不是吗?

有人能看完我这篇逻辑很乱,分好几次写的东西我就已经很感动了,冲浪时候能多一些互相理解,或者理解我们为什么不容易相互理解,我想你懂的。

网上冲浪有感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