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开学焦虑症是怎么一回事?来听听西安康宁专家怎么说

2022-02-16 10:37 作者:西安康宁心理咨询中心  | 我要投稿


疫情期间,在家上网课的学生可能会出现焦虑、孤独等一系列情绪问题。

  1. 焦虑、疑病:

  ☻对目前的疫情形势会出现普遍的焦虑、担忧甚至恐慌情绪。主要表现为过度关注自身及家人的健康状况,当身体出现不舒服时,容易陷入“被传染”的担忧中。

  ☻会出现心慌、坐立难安、注意力不集中、睡眠混乱等情况,导致其难以完成学业或其他任务。

  ☻会反复查看疫情信息、过分关注疫情变化、反复洗手等。

  以上行为在青少年中,都是由于无法上学而带来的对学业的焦虑。

  2. 情绪低落、抑郁:

  ☻由于长时间居家,有些青少年会出现感到孤独、情绪低落,对事物提不起兴趣,感到疲乏等表现。

  ☻有些在看到大量的疫情信息涌入时会出现“替代性创伤”的表现,如出现容易做噩梦、食欲减少、易激怒等行为。

  3. 低龄孩子的行为问题:

  ☻部分低龄儿童可能会出现以下行为问题,如出现思维固化或重复动作、粘人、害怕孤独、哭闹增多等行为。

  ☻有一些甚至可能会出现,如尿床、语言迟缓等倒退行为。

  关注学生心理健康,需要家长、学生、老师三个群体的共同努力,以下是西安康宁心理医院心理专家给这三个不同群体缓解心理压力的锦囊,请查收!

  锦囊一 给家长的建议:

  1. 做好自我照顾,为儿童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

  ●获得联结感:维持正常的作息,保持生活稳定。保证正常的饮食、睡眠、居住环境,与家人朋友通过电话和社交软件等方式进行联系。

  ●获得平静感:关注自身情绪变化,接纳自身的情绪,缓和情绪波动。

  ●获得安全感:对于低龄孩子来说,家属维持正常生活状态,保持身心稳定,孩子就能平稳度过“疫情”。

  ●获得支持感:用支持和鼓励的方法应对孩子的各种不良情绪反应,同时,倾听他们内心的担忧,打开释放焦虑的空间。

  2. 做好疫情及防护知识的宣教,避免信息过载:

  ●尽量控制每天接收信息的时间、途径,减少杂音。

  ●家长应告诉孩子如何判断信息的对错,当下不能判断时也不要急着传播。

  ●对于年龄较小的孩子,可以通过绘本等方式告诉孩子什么是新型冠状病毒及如何做好自身防护,并督促孩子做好自身防护。

  ●有些孩子对于不能去学校感到不解,家长应通过讲故事、打比喻等方式告诉孩子不能去上学的原因。

  3. 合理引导作息,开展家庭活动:

  ●督促孩子做好作息计划,保证充足休息的同时也保证合理的学习计划,缓解延期开学所产生的焦虑。

  ●劳逸结合,一同进行亲子活动,如家庭电影时光、桌游、运动等活动。01

  锦囊二 给学生的建议:

  1. 善用网络:

  关注权威媒体平台:如世界卫生组织(WHO)官网或国家卫生健康委等。正确恰当了解疫情,同时又不让信息过载。

  2. 保持正常作息、制定计划:

  做好张弛有度的学习计划、保持正常规律的作息。以免开学后立刻投入紧张学习,在高压的学习环境下,产生不适应的感觉。

  3. 缓解情绪小技巧:

  理性应对疫情中出现的情绪反应,可以列一个活动清单(如运动、瑜伽、听音乐、阅读等)来缓解自己的情绪压力。

  4. 产生严重反应时,应及时寻求帮助:

  出现严重的焦虑、担忧等情绪,无法应对学业并对日常生活影响较大时,应及时告知父母或求助于心理咨询师或拨打权威危机干预热线。

  锦囊三 给老师的建议:

  1. 帮助正确了解现状

  ★对于年龄较大的儿童及青少年,强调防护的同时,可以提供权威的信息平台。

  引导学生辩证理性地思考此次危机的两面性,即看到危机中潜藏的危险和机遇,避免谣言。

  ★对于年龄较小的儿童,通过安全教育平台,以家长带领孩子观看视频等方式让孩子了解新型冠状病毒的基本知识和学校推迟开学的原因。

  2. 接纳理解

  接纳孩子的情绪,理解孩子面对疫情后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情绪反应,做好自身的情绪调节。

  3. 家校合作

  通过校园平台,发送消息,实现家校沟通,实时掌握学生动态。



开学焦虑症是怎么一回事?来听听西安康宁专家怎么说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