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结束复工复学,八条心理建议给亲爱的你
春节假期结束,大家陆续回到工作岗位回到学校,小睿整理了八条身心健康相关建议,送给亲爱的你。
一、心理健康是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身心健康密切关联、相互影响。
大多数人想到的养生,仅仅指的是身体的健康,买保健品、锻炼健身、泡脚、食疗等等都是针对我们肉体的。
大多数人都忽略掉了“心理养生”,而心理健康才是我们体会到幸福感的最关键因素。
长期的消极情绪,会降低我们的免疫力;长期的焦虑,会影响我们心脏健康;长期的躁狂,会导致心血管等疾病。
二、适量运动有益于情绪健康,可预防、缓解焦虑抑郁。
运动时我们的大脑会分泌内啡肽,内啡肽又被称为快乐激素,能让我们体会到快乐的感觉。
同时,户外运动时有阳光照射,光照在临床上,也是预防、缓解焦虑抑郁的有效手段之一。
长期规律的运动习惯不仅可以帮我们养成良好习惯、改善情绪,还能减肥塑形哦,everybody 动起来!
三、出现心理问题积极求助,是负责任、有智慧的表现。
出现心理问题的时候,不要自己硬扛。
心理和身体上的诸多不适,是大脑向我们传达求助信号了,这时我们需要向专业人员请教和求助,医院的精神心理科或者相关心理咨询机构,都是很好的求助渠道。
我们要积极配合治疗、做出改变。
四、睡不好,别忽视,可能是心身健康问题。
很多人都有睡眠问题,比如睡不着、醒得早、睡不安稳等等。
很多时候,我们改善了外部睡眠环境、吃了褪黑素,睡眠问题依旧没有改善,这时候,我们需要考虑是心身健康问题了。
睡眠质量是心身健康的综合表现,心身出了问题,睡眠质量下降是一个重要判断因素。
五、抑郁焦虑可有效防治,需及早评估,积极治疗。
现代社会节奏加快,世界的变化日新月异,各类诱惑也层出不穷,花花世界让我们目不暇接。
焦虑、抑郁也是常见的大城市病,我们身处其中的每个人,都可能有过焦虑、抑郁的情绪,而焦虑症、抑郁症可能已经严重影响我们的日常生活了。
这时,我们需要尽早向专业人士求助,及早评估、及早治疗。
六、服用精神类药物需遵医嘱,不滥用,不自行减停。
药物治疗是心理疾病常见的有效治疗方式之一,精神类药物必须在精神科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必须谨遵医嘱。
服药期间,不能药物滥用,也不能自行随意停药减药。用药期间有任何情况需及时反馈给医生,按照医生的指导再换药或调整。
七、要理解和关怀心理疾病患者,不歧视,不排斥。
社会大众对于心理疾病的不了解、认知偏差等等,都有可能戴上有色眼镜去看待心理疾病患者。
而心理疾病患者仅仅是身体出了些小状况,通过有效治疗,大部分是可以缓解乃至康复的。
社会大众要理解和关怀心理疾病患者,不歧视、不排斥。
八、用科学的方法缓解压力,不逃避,不消极。
人在江湖飘,难免有压力。
面对压力时,我们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去缓解压力,比如运动、向亲密的朋友倾诉、寻求专业心理治疗师的帮助等等,都是非常有效靠谱的缓解压力。
我们不要逃避,像鸵鸟一样把头埋进沙子里是解决不了问题的,积极应对寻求帮助,相信很快就会雨过天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