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封面人物】盛世雄风 写意精神 ——访著名画虎名家姚少华

2023-08-04 18:58 作者:非遗之美  | 我要投稿

【编者按】本文系《赤子》杂志2023年7月刊封面人物——姚少华。原题为《盛世雄风 写意精神 ——访著名画虎名家姚少华》,作者系本刊特约记者/姚泽民。

虎,素有“兽中之王”及“山君”之美称。中华虎文化可谓源远流长。自古以来,人们就习惯用“龙腾虎跃” “藏龙卧虎”“虎虎生风”“如虎添翼”“将门虎子”“生龙活虎”等词语,赞扬生活中的人物和事物,表达中华民族的精神面貌、民族性格和民族自我意识,逐渐形成了独特的虎文化。

▲《赤子》杂志特约记者姚泽民(左一)采访著名画虎名家姚少华(右一)

虎,乃百兽之王,威猛雄健,有王者之气,历来受到很多画家的垂青,但画虎的集大成者却少之又少。元代孟汉卿在《魔合罗》一书中说:“画虎画皮难画骨”,可见“画虎不成反类犬”的顾虑自古就有。然而,北京城里却有一位享誉华夏、驰名中外的画虎名家,他笔下的老虎堪称“姚家样”和“姚老虎”,他就是著名画虎名家——姚少华。

京城名门 家学渊源

培智胡同,位于北京前门大街中轴线西侧。明代称马神庙街,清代称小马神庙街,1965年定名培智胡同。胡同15、17、21、33号,现如今系北京市西城区挂牌保护院落,曾是京剧名家杨小楼、刘砚芳、刘砚亭、郝寿山等居住过的四合院。

1942年,姚少华就出生于培智胡同17号院,只不过当时这里还叫“小马神庙街”。说起17号院,颇具传奇色彩!

1937年,姚少华的父亲姚方舟先生花4000个现大洋购买了整个院子。据说当年翻新院落的时候,发现这里是清朝一个状元府——“状元及第”匾额高挂中堂,建材是一水的金丝楠木。高大宽阔的门楼,雕梁壁画,磨砖对缝,两扇朱漆大门又厚又重,门楣高悬“德者本也”四个大金字,至今依然清晰可见。也许是17号院的“风水”太好了,后来这里还被刚到京城的中国银行借用过,至今这个院子里还住着中国银行职工的后人们。

姚少华的母亲董桂芝,是享誉京城的“河南坠子大王”。姚少华的姑姑姚俊英也是京城河南坠子的名角。民国时期黄河发大水,为救助山东受灾难民,姑嫂二人联袂登台,带头组织文艺界赈灾义演,为灾民筹集了巨额善款,成为轰动京城的慈善义举。也许正是受家中老人们的影响,姚少华出名以后也走上了“大爱无疆”的慈善捐赠道路。

姚少华的父亲姚方舟,不但热爱中医、武术,还热爱京剧、书画。家中收藏的名家真迹更是琳琅满目:马晋、溥心畬、徐悲鸿、潘龄皋、徐燕荪…… 老先生不但酷爱名人书画收藏,还经常邀请文人名士来府上挥毫泼墨。有一次宴请花鸟大家彭八百、王友石等著名画家,宾客满堂,开怀畅饮。彭八百喝到兴头上,一时兴起当场挥毫泼墨,将姚府院中四壁白墙当成画案,画满了梅、兰、竹、菊,笔墨酣畅,令在场的嘉宾拍案叫绝!

也许正是家中经常举办这样的“笔会”,姚少华从小耳濡目染,在幼小的心灵里播下了艺术的种子。姚少华扑在这些字画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他如饥似渴的阅读着这些名家字画,汲取中国传统文化的营养,为日后成为一名书画名家奠定了扎实的基础。此外,姚家还经常邀请京剧名角和“票友”来府上雅集,京剧等戏剧表演,也为姚少华以后创作“姚家样”老虎的虎头正面——京剧亮相提供了灵感源泉。京剧,在姚少华的画虎作品里,得到了完美的契合!

可以说,姚家在当时的京城可谓声名显赫,这里俨然成为京城名流名角和文人墨客的聚集地。据说,当年客居京城的张大千在大年正月里还吃了一回“闭门羹”!由于登门拜访的人太多,姚家有规定:正月初五以后接待书画家,不曾想张大千大年初三登门拜访,结果自然可以想象。每当提及此事,姚少华都懊恼无比,谁曾想日后他会成为“一代宗师”张大千先生的再传弟子!而姚少华就这样与他的祖师爷张大千擦肩而过。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姚少华去台湾访问,其间他去张大千故居“摩耶精舍”拜谒师爷张大千,结果由于当天“摩耶精舍”闭门修葺,姚少华也吃了一个“闭门羹”。提起这件事,姚少华总会幽默而遗憾地说,这也许就是祖师爷对我的“报复”!

血火淬炼 报效祖国

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国际社会对我国国防和经济建设采取封锁政策,严重阻碍了我国国防科研建设的发展。无数的热血青年,决心投身祖国建设事业,姚少华正是在这种环境下,决心与祖国一起承担这个千斤重担。

高中毕业后,姚少华顺理成章的选择了钢铁事业,投身到祖国的强大与建设之中。当时,钢铁事业是祖国的挂牌事业,也是强国富民的希望。怀揣报效祖国热望的姚少华,报考了北京钢铁学院,并顺利在金属热处理专业进修学习。毕业后,他被分配到北京首钢公司,开始从事高强度的热处理带材的新产品试验工程,这些极薄钢带的热处理钢材是国防科研急需的优质钢材。

当时的祖国可谓是积贫积弱。在没有资料、没有图纸、没有设备的情况下,听说有专家在瑞典见过这种设备,于是决定和这位专家取得联系。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终于和这位专家联系上,但他却抱歉地说:“我知道我们国家急需这种设备生产,当初我们向瑞典厂家提出多次参观申请,但都被拒绝。最后只同意我们进去看十分钟。只见钢材从这边进去,又从一条长龙般的炉子那边出来,中间冒着烟,其余什么都没看出来。”

正是在这样一穷二白、白手起家的情况下,姚少华等十几个热血青年开始了艰苦的创业历程。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一不怕苦,二不怕死”时代精神的感召指引下,经过无数个日日夜夜而又反反复复的试验改制,终于研制出一条龙式的自动化生产线。这条生产线开始由人工操作,进而发展成为机械化运转,再发展成为电气化,最后成为全自动化遥控,堪称与瑞典厂家不相上下,并相媲美。正是这条生产线,姚少华和所在部门攻克了几个纳米厚度极薄钢带的淬火技术,如民用照相机快门;试验出上千项重要的新产品,如美国U2型飞机打下来以后很快将飞机控制飞行速度的,有着“心脏之称”的振动子等高端产品。

有时候重要的任务突然下达,姚少华便不惜一切代价突击研制,“连轴干”多达五十多个小时不下火线。正是这样的“拼命三郎”精神,姚少华获得了多项国家科技大奖。在所有的奖项中,给姚少华印象最深的是“全国抗震先进集体奖”——1976年唐山大地震,当晚全国唯一没有停电停产的先进集体。

由于长期高温、高辐射、超负荷的工作,几年下来,姚少华的手脚和脖子都出现了老年人才有的斑块,头发也是大把大把的脱落,一个俊俏的帅小伙,几乎都成了年老体衰的老头。但姚少华仍然坚持工作岗位,直到40岁那年,姚少华的腰椎颈椎严重劳损,可谓骨断筋伤。然而,当姚少华看到用他们的产品安装的火箭弹击穿一连串进口钢板时;看见安装他们关键产品的战鹰横空出世飞上蓝天时;听见安装他们生产簧片的钢琴奏响慷概激昂的交响乐时…… 他无不激动得热泪盈眶。

个人的牺牲与付出,在那一刻都感到了无比的值得,姚少华深深体会到光荣的使命感、神圣的自豪感、强烈的责任心。这段血火经历,淬炼了姚少华的意志,坚定了姚少华的信念,净化了姚少华的灵魂!这段投身科技事业的经历,因此也成为姚少华一生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姚少华走上画虎艺术道路的精神动力和来源!

商海弄潮 遍访名师

1982年姚少华40岁,由于他的腰椎颈椎在工作中发生了严重的损伤,不能再从事高强度、高负荷的科研生产工作,北京首钢公司工会将姚少华借调过去从事书画展览活动,担当了一个时期的单位宣传工作,组织文艺宣传等。当时公司新建厂房内挂满了姚少华创作的《江山如此多骄》、《万古长青》等巨幅国画,而姚少华也开始接触到了更多的艺术家们。

姚少华与恩师胡爽庵(左一)

1986年,应中国美协外联部马德春先生邀请,姚少华在北京东琉璃厂“中国文房四宝堂”经营字画店。由姚少华出面联络,由单位出资同军委空司合作经营字画店生意,邀请了郑板桥第六代孙——老艺术家郑松生先生等几位七八十岁的专家担任翻译,把生意做的风生水起。

姚少华负责到全国各地征集名家字画,整天全国各地满天飞,到处走访名家大师,如:山东刘宝纯、张登堂,走访关山月、黎雄才、刘旦宅、朱屺瞻、陆俨少、程十发等。这期间,姚少华遍访名师,大开眼界,其经营的“中国文房四宝堂”俨然成为了全国的书画之家。并与胡振昆、郭怡宗、杨彦、薛林兴等广交朋友,成立中国书画名人联合会,并出任会长,开展广泛的全国文艺交流活动,组织1999年云南世博会全国书画家活动,组织迎接香港、澳门回归全国名家邀请展活动,组织抗震救灾、慈善义卖等活动,无偿捐赠作品给社会公益事业……

1988年10月姚少华的恩师胡爽庵先生因食道癌住进北京友谊医院,临终前嘱咐姚少华:“画虎这一行很难坚持,我看你行!但是你要回去专心画十年,才有可能行。”面对老师的嘱托,姚少华当即表示放弃市场,脱离商海,静心习画。

后胡爽庵先生的师兄何海霞先生对姚少华说:“你老师走了,我来把你四年关。”何老提出搞艺术要先立人品,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沉下心来,澄怀观道。特别提出“三分配”和“四不许”。所谓“三分配”即:每日四分读书做学问、三分写字、三分画画。所谓“四不许”就是:不许卖画、不许宣传报道、不许出书出画册、不许办画展。

姚少华与著名画家何海霞(右一)

何海霞先生评价姚少华是“歪打正着”。如今看来,何老八十岁看人生和看问题都非常透彻。何海霞回京十年做了大量的事情:人民大会堂管理局李设建局长想让他画二丈四尺的大画,何老却想画江山多娇之最。八十高龄的老人却有着年轻人敢拼敢打的气魄实属难得,何老让姚少华在扇面上画五虎图,并在两张丈二拼起来的画纸上画一个大虎头。于是姚少华在北京西苑饭店的一个大厅里画了一个礼拜,用大脸盆调颜料,终于画成了一幅巨幅虎头,从饭店大厅三楼悬挂起来,非常气势和精神。这些不同寻常的经历,让姚少华以后创作多大的画都不再发愁。多年来姚少华也创作出了许多巨幅老虎作品,并多次参加大型书画展和慈善书画展中的主题展。

画家梁树年也是张大千的弟子,也算是姚少华的师伯,姚少华也经常拿作品登门求教。梁老看到姚少华的作品后感觉书法线条力度不够,嘱咐姚少华多临黄山谷和米芾的书法,并提出用大笔画小画,如同大马拉小车,力度厚度深度都更有表现力。正是这些名师前辈们的谆谆教诲,让姚少华受益终生。

傲骨雄风 写意精神

中国画是一门独特的艺术,其灵魂是写意。它凝聚了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与实践成果,体现东方文化心理结构、思维与观念方式和精神气质。它是建立在对文化传统、对人文精神最充分的理解与肯定的基础上、是唯一超越时空、贯通古今中国文化历史积淀而永恒不衰的本质精神。姚少华的画虎创作正是表达了他对写意精神及对生活、对时代的深刻感悟、追求天人合一的大美境界。

出身于艺术世家的姚少华自幼对艺术产生了浓厚兴趣。他少年时期就喜欢画画,16岁拜王静庐先生为师,学习中国传统山水画、花卉。他勤奋好学,把所有的业余时间都用来学画。后来他有幸拜中国画一代宗师张大千、张善孖的得意传人胡爽庵、何海霞为师。经过系统的学习和严格的训练,掌握了中国画的笔墨技巧,并能画多种题材。在众多的题材中唯有老虎使他心灵为之一震,只有画虎才能抒发自己的情感、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由此他经常到动物园写生,了解老虎的生活习性,细心揣摩老虎的本质和各种表情,研究老虎的造型结构,参考很多书籍,掌握了第一手材料并牢记于心。

为了充分体现胸中之情,写心中之意,姚少华超越真虎的束缚,借古开今吸取各个时代的传统民族艺术精华,借鉴到虎的塑造之中,在浩瀚的传统文化艺术中,寻求创作灵感,追寻精神的自由和个性的彻底解放。有一次姚少华在山西太谷乡间,路过一座古庙,这里早已残墙断壁、破旧不堪。当看到地上散落的虎头瓦当时,他眼前豁然一亮,这是三维空间的立体构图、变形夸张的造型,把虎的精神凸显出来。姚少华捧着瓦当如获至宝,异常惊喜,这就是他艺术风格独特的正面虎头创作的灵感源头之一。

“我要画我心中之虎”。画虎单靠技法和纯熟的笔墨是远远不够的,求知之路是条饥渴之路,姚少华读古今画论,品味古人的艺术作品,体会秦、汉瓦当的苍茫与稚拙,玩味中国传统画的秀润与古朴,临习真、草、隶、篆。博览文学名著、诗词歌赋,欣赏京剧,吸收脸谱艺术的精华,当有感触之时,常常夜不能眠。他在数十年的艺术实践中写下了大量的心得笔记和深刻的人生感悟。

姚少华画虎讲究笔墨,讲究造型,他把西画的焦点透视和中国画的散点透视巧妙地融为一体,将瓦当、京剧脸谱借鉴到自己的作品之中。变形夸张恰到好处,墨气沉厚,利用中国宣纸的特性将墨与色相和、相融、相破,一笔下去“或重若崩云、或轻如蝉翼”,生动有致,墨与色洇化出的毛质感栩栩如生,灵动自然,且笔力遒劲。

姚少华画虎的姿态变化无穷,跃动的勇猛无敌,站立的威武雄壮,听禅的意可通神,气息的一触即发,群虎势不可当,大写意的虎仅寥寥数笔即将虎的骨骼结构、神情姿态表现得淋漓尽致,减笔到达了极高的意境,堪为大家之笔。补景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浓淡干湿,虚实相间,构图开合有度,笔精墨妙,使画中的主体与客体浑然天成,反映出作者对生活、对生命的感悟之情,映衬出画家的内心世界。给观者感染以振奋向上、顽强拼搏、永不言弃、关爱生命的博大情怀。

姚少华的画是诗,有中国传统文化的雅趣和深刻的内涵,他的画是音乐,有不可言状的节奏与妙韵。人们喜爱他的画是富于视觉的美感和强大的视觉冲击力,更重要的是能够得到精神的愉悦和精神的感动。

物象有形,灵魂无形。中国画的美学思想有着历史的渊源,如诗一般“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情性,形诸舞咏”(南朝钟嵘《诗品》)。可以看出姚少华画虎,是借物以抒情、歌怀,是高尚人格的理想、坚质浩气、高韵深情的升华。他把情思意境和中国画技法完美结合,由物象传达到精神,借物写神、以形铸魂,表现出画家的真实心态,用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统帅作品,将自己强烈的感情冲动,通过艺术形式去感动他人,达到了“立象以尽意”的高妙境界。

虎行天下 闻名中外

1989年,姚少华为天安门城楼大厅、人民大会堂、毛主席纪念堂创作《雄风万里图》等巨幅国画作品。

此后,姚少华的画虎作品更是作为国礼赠送给美国、俄罗斯、朝鲜、日本、白俄罗斯、乌克兰等外国政要,并应邀到欧、美、东南亚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艺术交流,受到广泛的国际赞誉。并荣获联合国“阿卡得米大奖”、“世界名人大奖”等。

1990年,姚少华虎作《瀑啸图》作为国礼。自此以后,姚少华仿佛拉开了在世界艺术舞台上绽放的序幕!

1993年,姚少华应邀创作《瀑啸飞虎图》,并陈列于韩国青瓦台总统府邸。

1994年,姚少华创作《啸风图》,荣获在日本举办的国际艺术交流展金奖。

1995年,姚少华赴朝鲜进行艺术交流友好访问,应邀创作《旭日雄风图》。

2000年,姚少华荣获联合国颁发的“世界和平美术教育者奖”。2004年,姚少华再次荣获联合国颁发的“世界名人大奖”,这也是当年亚洲唯一的一枚金奖。获此殊荣充分说明中国书画这门优秀的民族艺术和姚少华的虎作更加受到国际艺术界的关注与赞赏。

2001年,姚少华随中国艺术家代表团赴丹麦、挪威、冰岛、瑞典、芬兰北欧五国进行艺术交流友好访问,并荣获联合国颁发的“阿卡德米大奖”(国际艺术权威奖),颁奖艺术在北京大学隆重举行。同时,被文化部评为国家一级美术师,并为国防大学贵宾厅创作巨幅国画《雄风万里图》。

2005年10月,姚少华跟随中国代表团赴美国纽约出席“联合国成立60周年大会”,其虎作《雄风图》作为国礼,赠送美国小布什总统。

2009年,国际发行量最大、宣传影响力最强的《中国日报》(英文版)以及《人民日报》(海外版)等媒体,多次隆重推出姚少华的文章——《中国画的写意精神》及其虎作的报道,引起了国际媒体的重视。美国纽约时代广场世界传媒中心LED超大屏幕传媒机构主动邀请姚少华发文介绍中华文化艺术内涵。

接下来的几年里,以姚少华的文章《中国哲学与中国文化艺术精神》及其画虎作品为专题的系列报道,牢牢占据了这一世界传媒重镇。尤其是2014年3月4日,随着姚少华《精神的呼唤——人类共同之梦》一文及其虎作的刊登,再次引起世界各大媒体的争相报道!可以说,姚少华讲好了中国故事,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典范。

2016年8月,北京成功申办2022年冬奥会一周年之际,“百虎迎冬奥——姚少华师生书画展”在北京友谊美术馆隆重举办。全世界万众瞩目的2022年时值中国生肖虎年,姚少华满怀豪情创作了《冰雪雄风》、《盛世雄风》等以“冬奥”为主题的近百幅虎作,抒发了对盛世的歌颂,以及对北京举办冬奥会的热切期盼和深情祝福。

2017年8月,“百虎迎冬奥——姚少华师生书画展”又走进2022年冬奥会另一个举办地——张家口,并在张家口展览馆隆重开幕。

“笔墨当随时代”,姚少华在他人生的任何阶段,都用手中的画笔抒发着对祖国的热爱和对时代的讴歌!

德艺双馨 大爱无疆

宋郭若虚《图画见闻志叙论》:“人品既已高矣,气韵不得不高,气韵既已高矣,生动不得不至”。黄宾虹更是一针见血地说道:“画品之高,根于人品”。这句话用在姚少华身上,再为恰当不过了,但凡认识他与之交往的人,无不被他谦卑、舍得、厚道、自律、勤奋、进取的品行所折服!

毛泽东说:“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一个人让几个人说他好并不难,难的是让所有人都说他好。如果有这样的人,姚少华肯定是其中之一。在北京书画圈里,但凡提到姚少华,无人不表示敬仰佩服和欣赏喜欢。尤其是德高望重的老前辈们,更是喜欢和姚少华一起参加笔会、交流、座谈、雅集。诸如京城著名书画家启功、李铎、沈鹏、陈大章、孙菊生、阿老、姚治华、董辰生、黄正襄、雷正民、张世简、师鸿…… 他们都比姚少华年长,但都非常欣赏喜欢姚少华。

姚少华为人谦和、大气,崇尚奉献精神,热心公益活动,他多次为抗洪赈灾、慰问部队、开发大西北以及残疾人事业等众多的社会慈善活动捐赠了许多优秀作品和拍卖的全部所得。

此外,姚少华还积极参加慈善事业,是全国最早参加慈善拍卖的书画家之一。1990年岁末,应广东省珠海市市长梁广大邀请,姚少华与北京五位书画家,前往珠海经济开发区举办慈善义卖精品书画展。当时港澳及内地各大财团纷纷到场,场面甚是壮观。香港霍英东先生带头购买50万画作,接着各大财团纷纷出资,支持这项公益事业。这是首次在国内成功举办的书画慈善活动,所得善款为珠海开发区残疾人就业而修建了一座工厂。

2003年为抗击“非典”献爱心《北京晨报》义卖,作品《天地正气》以32000元拍出捐赠给中华慈善总会;2005年6月,为印度洋海啸赈灾义卖捐赠《力拔山兮气盖世》,所得55000元善款捐赠中华慈善总会;2005年11月,作品《山水清气图》以8万元拍出并捐赠、作品《雄风万里图》以30万元拍出并捐赠;2005年12月,《北京晚报》举办“中国书画名家慈善拍卖会”,创作丈二巨幅《祥和图》,分别在中国美术馆、首都博物馆、中国国家博物馆三馆展出,给作品展出后以60余万元拍出并捐赠慈善;2006年,作品《搏击图》拍卖8万元、作品《世纪之虎——长白雄风图》拍卖220万元、作品《祥和图》拍卖132万元……

可以说,姚少华堪称是书画界德艺双馨的典范,他的大爱无疆影响和帮助了很多人。2022年是中国生肖虎年,姚少华先生也迎来了80周岁,正式步入耄耋之年。这正是——

不负韶华八秩昂,栉风沐雨历冰霜。

少承家学三更灯,血火淬炼志四方。

华夏驰骋百万里,寰宇扶摇千道光。

功名利禄全放下,独占鳌头是凤凰。

————【人物档案】————

姚少华,1942年出生于北京。师承一代宗师张大千、张善孖的得意传人胡爽庵、何海霞等先生。潜心研究传统哲学文化及书画艺术,尤以写意画虎著称。作品重意尙神,以虎喻人,凸显民族与时代精神。作品被天安门城楼大厅、人民大会堂等收藏。

先后应邀出访联合国,欧、美、亚等三十余个国家和地区进行艺术交流、友好访问。曾荣获“联合国世界和平阿卡得米国际艺术权威奖”、“世界名人大奖”。被中华慈善总会授予“慈善爱心艺术之家”、“德艺双馨终身成就奖”。

现为国家一级美术师,文化部艺术品评估委员。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书画函授大学、美国国际大学等特聘教授及荣誉博士。北京齐白石艺术研究会、北京师白艺术研究会、湖社画会等艺术顾问。出版有《怎样画虎》、《姚少华画虎技法》、《学国画——动物技法教材》、《姚少华精品集》等。

(转载请注明“非遗之美”)


【封面人物】盛世雄风 写意精神 ——访著名画虎名家姚少华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