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茜母女戏太动人!刘江导演现实主义作品《温暖的甜蜜的》受好评
十余年前,华裔“虎妈”蔡美儿因其对子女的“高压教育”火遍全美,并登上时代周刊封面——虎妈,也成为了偏好“魔鬼式”教育的东亚妈妈的代号。
十余年后,大家已经很少提起虎妈这个称呼,取而代之的是“卷生卷死”,把“鸡娃”这件事做到极致的“海淀妈妈”。
从虎妈到海淀妈妈,为什么中国的母亲总是如此“焦虑”?为什么“慈父严母”的模式常见于中国家庭里呢?这是困扰很多人的疑问。
最近,在追刘江导演新作《温暖的甜蜜的》的时候,大家又再次注意到了这些问题,擅长剖析女性心理的刘江导演也给出了他的解答。
剧里,南飞(宋茜 饰)和闺蜜齐家宜(陈妍希 饰)一个“被小三”,一个“离异”,两人在情感、工作都陷入困境之际,选择住到了一起,结成婚恋同盟,预备一起迎接生活给她们的挑战。
没想到,除了生活向她们出拳,分外严格的母亲更是让姑娘们“焦头烂额”。

齐家宜的妈妈不放心南飞、家宜两人住到一起,遂放了个“眼线”顾晓曼来监视两个人的风吹草动。
当捕捉到齐家宜和小丘间“离经叛道”的姐弟恋时,她直接指责齐家宜是在“作”。虽然她的推测的确靠谱,但母女间怒气腾腾交流的时刻,齐家宜是完全无法接受意见的。

不仅如此,妈妈还来劝退齐家宜,让她放弃这种幼稚的“闺蜜生活”想法。
劝说的方式,不出所料,就是“踩高捧低”——通过贬低齐家宜,说她是南飞边上的“丑小鸭”,试图“离间”姐妹二人。

南飞的妈妈在控制欲这件事上,比起齐家宜妈妈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得知焦岳(经超 饰)即将被“派往”欧洲,她直接“杀”了大家一个措手不及,赶到上海为南飞讨要一个“名分”。
在家里,她照顾女孩子们“事事周全”,实际上揣的是把她们都“改造”成自己期望的、规规矩矩的模样的心思,这让本想“透透气”的南飞苦不堪言,梦回高考。

不是在催婚,就是在给她们的生活“立规矩”,为什么剧里的母亲都这么严格?
随着剧情的深入,更多信息拼凑出了事情的全貌。
在刘江导演看来,“严母”的普遍存在与传统的性别分工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传统观念下,大家对于女性的期望,主要在于“顾家”。受到这一观点的影响,即便不少女性需要忙于自己的事业,仍竭尽全力地要去兼顾家庭。
比如,南飞妈妈是个业务能力很强,上进心也很强的妇产科医生。具体体现在,即便是实习值夜班的时间,她也要写病历、练字,把这样的“小事”也要做到第一。
而有了南飞之后,她既不愿意放弃自己的事业,也不愿疏于照顾女儿,就得双肩扛起两份责任。

这时候,事情多了,耐心自然也少了。甚至有时候不“严格”起来,根本管不动事情。
相比之下,只需要提供父爱的父亲,显然是个更容易“扮演”的角色,“父慈子孝”的场景反而更容易在家庭里出现。
虽然南飞的父亲,堪称一个开明、尊重女儿意见的榜样父亲,以及体恤妻子的模范丈夫,但客观上讲,他在教育子女这件事上付出的心血,远没有自己妻子来得多。这何尝不是一种“距离产生美”呢?

而正因为上一代独立女性为了平衡工作、生活付出了如此多的努力,她们的危机意识才比其他人来得更为明显、深重——担心孩子走了弯路、担心孩子走了自己的“老路”。
这种担心遂化成了极为强烈的控制欲,试图将孩子塑造成平行时空里在诸事上更为“顺畅”的自己。
比如,南飞妈妈就一直认为“时间不等人”,对高龄产妇后遗症这件事耿耿于怀,所以对女儿大龄被“剩下”这件事忧心忡忡。

她们太过“急切”,以至于没有时间,或者不习惯于去夸奖自己的孩子,只会觉得他们成长得还不够快,或者说他们完成人生阶段性任务的速度还不够快。
当子女真正成长了,有了学识、有了阅历,主体意识逐渐强烈的时候,这种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就会开始缠斗,走向难以调和的两极——要么火星撞地球,要么任意一方选择屈从……无论哪一种,都很容易对亲子关系本身造成创伤。

但解决这一切的最简单的办法,即开展沟通、建立信任,却从一开始就被他们搁置了。
在《温暖的甜蜜的》最新剧情里,南飞妈妈被焦岳请来的“假父母”用一通辛辣的批评刺激到了,才恍然意识到自己的“本末倒置”。
她一直害怕女儿走上“歧途”,成为大家流言蜚语中伤的对象,殊不知女儿根本“不在乎”,而自己才是被社会价值评价体系“绑”得最死的那个。
母女也在三十多年后,迟来了地敞开心扉,理解了对方,和解了过去。

观众们会发现,刘江导演在叙述这一切的时候,始终是以同情、悲悯的态度去进行陈述的。从始至终,他没有对剧里的母亲有过一句“苛责”。即便她们歇斯底里、控制欲强,但他知道这都是她们身处结构性困境产生的必然性格、反应。
刘江导演给了这些奉献了大半辈子在事业、家庭上的女性一个自我陈述的机会,也给了她们自我发现、自我成长的可能。
不光是《温暖的甜蜜的》,刘江导演具有代表性的女性题材剧集《媳妇的美好时代》《咱们结婚吧》里,或者非女性题材剧集《黎明之前》里,都有熠熠生辉、各具特色的,作为长辈的女性角色。
理解女性,不是只理解年轻女性,而是理解全部年龄层次的女性,这是作为“妇女之友”的刘江导演给出的正确态度,更是他作为一个旁观者令人尊敬的一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