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放血”远未结束,俄乌冲突将持续下去

文/行走斯图卡
在俄乌战场,哈尔科夫出现了让外界感到匪夷所思的一幕。数万乌军无法啃下赫尔松之后,这里一万不到的乌军竟然取得了重大突破:俄军相继撤离舍普琴科沃、库皮扬斯克西城区,甚至有传言将会放弃伊久姆、红利曼等地区;很多网友表示,看不懂俄军的操作,并且询问西部集群的大爷们去哪了。
根据媒体公开报道,俄军宣布,在尼古拉耶夫-克里沃罗格方向击退了乌军的反击、轰炸了乌克兰第93机械化旅,在哈尔科夫造成了乌军的重大损失;乌军则宣布过去3天在哈尔科夫方向推进了50公里,虽然面临着很多困难,但依旧坚持前进。战场态势瞬息万变,那里到底会发生什么,我们还不知道;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西方似乎看到了继续支持和武装乌克兰的希望。
据《俄罗斯报》网站报道,参与军援乌克兰的四十多个国家,近期将开会讨论向乌克兰提供更多的武器装备,考虑到冬天越来越近、交通将会受阻,乌克兰需要在冬季到来之前储备足够的物资。
德国《明镜报》提到,西方正在为乌克兰武装部队备置冬装,包括军服、靴子和帐篷;从这些行动中可以看出,西方按照北约标准,重新武装乌克兰的长期路线已经越来越明显,军事援助正在从苏式武器向北约制式武器转变。
这种变化从最初提供老式的T-72坦克和D-20火炮,转变为提供M-777、海马斯等美式装备,显得尤为明显。
另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报道称,这次多国军援会议的主题之一,就是讨论美军参联会主席马克·米利提出的一份草案,就是对乌克兰提供为期15年的长期军事支持详细分析;报道称,由于乌军在战场上的炮弹消耗,远远超过美国的生产能力,眼下美军自己的仓库中炮弹正在见底,因此五角大楼紧急拨款近4亿美元,用于扩大产能。
除此之外,美军还计划生产更多的M142“海马斯”火箭炮,以便于乌军可以更多使用这类武器,这些武器在过去两个月里给俄军造成了很大的麻烦;CNN指出:如果拜登批准这一计划,将意味着美军对乌克兰的军事援助将会长期化的。
同时这也意味着,俄乌冲突将会长期化,最终可能会陷入某种僵局。对于俄罗斯来说,战争并不是在本土进行,遭受到的损失将会小得多,更何况一些欧洲智库发现,俄罗斯出口能源赚到的资金完全可以支撑一场长期战争;但是对于乌克兰和欧洲来说,这份痛苦还将继续持续下去。自俄乌冲突爆发后,乌克兰全境几乎没有安全的地方,不少军事设施和基础设施时常遭遇俄军打击;欧洲也因为盲目的对俄制裁,陷入了经济和能源危机,可以说战争打多久,乌克兰和欧洲就要“放血”多久——当然,这些血,大部分都被华尔街和美国的军工复合体吸走了。
做美国的狗子,就要做好被宰的心理准备,这已经是诸多血淋淋的教训所证明的一件事;不管战争的最终结局如何,有一件事是肯定的:欧洲终将无法成为世界新的一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