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历史进程与理论成果

2023-04-19 12:39 作者:woshi卿安i  | 我要投稿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进程 习近平2021年2月20日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中讲到:“我们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的历史。”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伟大胜利) 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浴血奋战,百折不挠 ,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就,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根本社会条件 。 在这个时期,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回答了“

为什么要革命?怎样革命?

”的问题,创立了毛泽东思想。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以英勇顽强的奋斗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中华民族任人宰割、饱受欺凌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中国发展从此开启了新纪元。 (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完成社会主义革命和推进社会主义建设) 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自力更生、发愤图强,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实现了一穷二白、人口众多的东方大国大步迈进社会主义社会的伟大飞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1954年6月,毛泽东在谈到发展重工业时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制造。” 在这个时期,毛泽东同志提出

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进行“第二次结合”

,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结合新的实际,回答了“

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中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中国

”的问题,丰富和发展毛泽东思想。 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夕,党领导人民完成社会主义革命,消灭一切剥削制度,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实现了一穷二白、人口众多的东方大国大步迈进社会主义社会的伟大飞跃。在探索过程中,虽然经历了严重曲折,但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取得的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为在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以英勇顽强的奋斗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国人民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也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 (三)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八大,中国共产党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创造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 在这个时期,以

邓小平

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回答了“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的时代课题,创立了邓小平理论;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回答了“

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的问题,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回答了“

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

”的问题,形成了科学发展观。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以英勇顽强的奋斗向世界庄严宣告,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前途命运的关键一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指引中国发展繁荣的正确道路,中国大踏步赶上了时代。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自信自强、守正创新,统揽

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

,创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

2021年11月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从13个方面,分领域总结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全面从严治党、经济建设、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政治建设、全面依法治国、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国防和军队建设、维护国家安全、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外交工作

在这个时期,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深刻总结并充分运用党成立以来的历史经验,从新的实际出发,习近平同志对关系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了深邃思考和科学判断,就

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

等重大时代课题,提出一系列原创性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砥砺前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如期实现,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生机活力,党心军心民心空前凝聚振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以英勇顽强的奋斗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参考《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成果及其关系

2021年11月,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议》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进程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了三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

不同历史阶段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

三次历史性飞跃

在《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中原文表述:

一是“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

二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立了邓小平理论。”“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以江泽民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党的十六大以后,以胡锦涛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形成了科学发展观”“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三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①毛泽东思想:

告诉世人: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贯穿于各个组成部分的立场、观点、方法,体现为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三个基本方面,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引。(《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2021年11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

②邓小平理论:“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前途命运的关键一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指引中国发展繁荣的正确道路。”“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深刻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正反两方面经验,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根本问题,借鉴世界社会主义历史经验,创立了邓小平理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深刻揭示社会主义本质,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明确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制定了到二十一世纪中叶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战略,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2021年11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

1978年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历史新时期。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20世纪的中国又一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开启了中华民族“富起来”的新征程。

③“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加深了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认识,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国内外形势十分复杂、世界社会主义出现严重曲折的严峻考验面前捍卫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和基本框架,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开创全面改革开放新局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二十一世纪。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2021年11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

④科学发展观

党的十六大以后,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推进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深刻认识和回答了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形成了科学发展观,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强调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推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成功在新形势下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2021年11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

⑤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深刻总结并充分运用党成立以来的历史经验,从新的实际出发,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习近平同志对关系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了深邃思考和科学判断,就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等重大时代课题,提出一系列原创性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创立者。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理论地位:

2017年党的十九大通过的《党章修正案》: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

2018年,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

宪法修正案

》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共同确立为国家指导思想。

联系:理论成果是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都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一方面,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思想渊源。

毛泽东思想所蕴含的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提供了基本遵循。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是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这一具有中国特色的立场观点方法也贯穿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具体案例看教材P11)

另一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

比如:社会主义本质理论,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关于社会主义特征的思想;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思想;提出改革发展理论,丰富发展了关于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思想。这两大理论成果是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这个“承”和“进”,主要体现在这些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上。

最后,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有着共同的“根”,这个“根”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两大理论成果虽以独创性的理论成果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保库,仍属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体系,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马克思主义一起,都是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历史进程与理论成果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