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昊周游列国志——廓尔喀


列位,这是我第二次踏上尼泊尔这片佛国的签证。由于藏传佛教的原因,尼泊尔将领事馆设置在西藏而不是北京。我是2019年国庆节办理的签证,这一去,便是3个月的旅游历程。

我记得那是2019年的国庆节吧,再过20来天就是军运会了,自己在国内亲戚的公司上班。突然间,我想回尼泊尔去过冬了,所以自己就一个人坐火车去西安,然后直飞西藏首都拉萨,乘坐可以喷出暖气的面包车穿过珠穆朗玛峰的皑皑白雪,绕过茂密的吉隆树林和热索瓦天险(真的可以用天险来形容,峡谷外侧就是万丈深渊,路面满是石子,而且居然没有围栏!),就到加德满都了。我一路上悼念着,祈祷着自己可以一路平安,没想到果能如愿以偿!

我在加德满都了解到尼泊尔有一个非常特殊的行业,叫做“廓尔喀雇佣兵”,它在性质上类似于日本的“忍者”,合作方式通过“雇佣”展开。而很有趣的是,这里恰巧有一个培养这类英雄的城市——名字就叫做廓尔喀市。于是自己就按着地图出发了——自己搭乘了一辆从加德满都到博卡拉的大巴(价格只需要16元!),并从1/3处下车。我记得第一天晚上,自己睡在自带的帐篷里,旁边是一块墓地,周围的人割下猪肉祭祀,感觉外面冷飕飕的。那一夜,自己心情也很沉重,不知道自己是否应该冒这个险。但既然决定了,也就“一不做二不休”吧!于是第二天清晨,我毅然决然站起来,拍一拍屁股上的灰尘,便上路了。自己去附近的村民餐厅要了一盘Jabati(大家可以理解为尼泊尔汉堡包)和尼泊尔红茶。我记得虽然已经绕过了喜马拉雅山脉,但是去廓尔喀的路着实不好走!由于赶上了当地的节日,按理说是搭不到小巴士的,但是自己很幸运,用几十元“收买”了司机,让他带领我来到了一个无名村落。

尼泊尔的乡村生机盎然,村里有一座木制吊桥,站在桥中央,两端的溪流哗哗而下。村里面许多家庭都提供几间空房间作为民宿,价格60元左右,但是我搞不清楚,饮食却有点贵——鸡肉30元左右,羊肉45元左右,居然比印度还贵,是村里面食材短缺的原因吗?

次日,自己便搭乘当地巴士出发了,我记得村里面的巴士,车门是敞开着的,车顶上放各种箱子,上面还有几个人看管着。车上播放的尼泊尔山歌真是好听,欢快,清脆悦耳,当地人很会享受生活——我想,这也是他们虽然贫穷,但是幸福感很强的原因吧!

两三个小时之后,自己就来到廓尔喀的汽车站了!小城镇的气氛还是不错的,同样价格的酒店,房间设施和服务都改善了许多,餐厅也像模像样了——自己点了一盘Roast Chicken,拌着橙色的酱汁,味道美极了!价格反倒便宜一些,这也印证了我的猜测,并不是越简陋的环境,价格越便宜,毕竟物流也是一项成本。

午饭过后,我没有休息,我听当地人说山坡顶部有一个廓尔喀公园,培养廓尔喀士兵的特殊学校就在那里。于是我怀着十二分好奇,径直走上山去。两侧的商店也不仅仅是卖杂货了,还有一些家电,手机和通信服务(这也说明了这座城市确实有一定份量)。

廓尔喀公园不设立收票处,对境外人也是免费的。那这些雇佣兵是怎样修炼的呢?只见公园里有一个硕大的木制风车,还有一个十层楼左右高度的巨形秋千——天啦,这要是荡起来,如果太高的话,是很有可能摔死的!这是在练习士兵的勇猛无畏么?话说,这么高的秋千,我已经是第二次见到了。自己在博卡拉的sedi村也玩过这种“巨型秋千”,自己和住的那家民宿老板是朋友,他经常带我去看他们家的牛,并亲自挤出牛奶给我吃。我在秋千上的时候,他使出浑身的力气推着我前进,我一下子飞地老高,打那以后,自己就再也不敢玩这种秋千了。廓尔喀雇佣兵没有枪支弹药,手持一把镰刀状的武器,虽然是冷兵器,但由于他们平日训练有素,加上勇猛异常,总是在战场上以一当十,并且死里逃生。


话说,这里还有一个廓尔喀历史博物馆呐!和上次在伊林加山脉一样,这次又错过了,但是通过网上的资讯,自己也大抵了解了这方面的历史——那是英国在印度设立“东印度公司”的时候,那些在印度的英国人发现廓尔喀士兵粗大勇猛,便将他们成批地招募过来,尼泊尔当地也成立了许多廓尔喀士兵培训点,他们有的作为雇佣兵,守卫英国皇室,有的在印度当警卫,有的充当士兵,跟随英国军队出征——无论怎么样,这些村里的壮汉们获得了一次改变命运的机会。能公费去欧洲工作,这可多不容易!

另外一个有趣的事情,是这些廓尔喀士兵都具备很深厚的佛教背景,训练基地旁就有一个方形的水池子,水面上浮着莲花,池边还有一个铜制牛头——这一切都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一股浓烈的佛教气息,廓尔喀市同样有寺庙和藏传佛教中的“转轮”,每每看到这些,就觉得这些雇佣兵离开故乡后,会带着一颗“佛心”,日后必然不会忘记自己的故土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