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冠山戴粒

2021-07-04 04:19 作者:平平静静哒  | 我要投稿

冠山戴粒

群蚁观鳌

大鳌与蚂蚁



      南北朝·前秦·苻朗《苻子》


【原文】

东海有鳌焉,冠蓬莱而浮游于沧海,腾跃而上则干云,没而下潜于重泉。


有红蚁者闻而悦之,与群蚁相要乎海畔,欲观鳌焉。


月余日,鳌潜未出。


群蚁将反,遇长风激浪,崇涛万仞,海水沸,地雷震。群蚁曰:“此将鳌之作也。”


数日,风止雷默,海中隐如岳,其高槩天,或游而西。


群蚁曰:“彼之冠山,何异我之戴粒,逍遥封壤之巅,归伏乎窟穴也?此乃物我之适,自己而然,我何用数百里劳形而观之乎?”



【今译】

相传东海(古代指渤海,又名沧海,北海)里有一只大鳌,它用头顶着蓬壶,即传说中的仙山蓬莱山,在碧绿的大海里漫游。


它有时飞腾跃起,冲入云霄,升入天际;有时沉没下潜,直达海底,深入重泉。


陆地上,有一只红蚂蚁听说大鳌的如此壮举,非常惊奇,很感兴趣,就邀了一群蚂蚁长途跋涉来到海边,想亲眼观看这只大鳌,一睹大鳌的风采。


可是,它们在海边天天眼巴巴地等了一个多月,大鳌一直潜藏着没有出现。


这群蚂蚁将要返回去的时候,碰到暴风,狂风激浪,海风掀起万丈波涛,巨浪冲击着海岸,海水沸腾了,隆隆作响,雷鸣般的声音震动着海岸。


这群蚂蚁说:“啊,这种情况,该当是大鳌快要出来了吧!”


又过了几天,风停浪息,大海平静了下来,雷声也消失了,海面上隐隐约约升起一座大山,它的高度跟天相齐,其顶部没入了空中的云朵里,有时向西飘游着。


这群蚂蚁看到此景,都禁不住七嘴八舌议论纷纷,有的说:“彼之冠山,何异乎我之戴粒也。”意思是说,大鳌头顶仙山与我们头顶着米粒有什么不同呢?没有什么区别嘛!”


有的说:“我们在蚁冢顶上自由自在悠然自得地爬行游玩,累了回到蚁穴潜伏起来歇息。我们和大鳌有什么不同呢?都是各得其所,各自适宜,本来如此,我们又何必费这么长时间奔波几百里,跑这么远,劳累身体来看它呢?”



【赏析】

鳌:神话中的一种动物,海中大龟,它背上背着蓬莱、方丈、瀛洲等三座仙山。


故事想象丰富,以浓墨重彩描写了鳌戴山而游的宏伟图景。


这则寓言酷似《庄子·逍遥游》中的“鲲鹏斥鵪”。作者的本意是宣传事物各得其所,万物与自身各适应固有的情况而得其宜,当局者应安分知足。


“彼之冠山,何异我之戴粒”,大鳌能顶起一座山,蚂蚁只能顶起一个米粒。但是蚂蚁却认为它们之间没有什么不同。


后用“冠山戴粒”比喻轻重不一,大小不同,但各得其所,各自都能完成本职工作。


《符子》 南北朝·前秦·苻朗所著,原书已佚,清人马国翰有辑本,收在《玉函山房辑佚书》中。


苻朗,字元达,略阳临渭(今甘肃泰安东南)的氐族人。


冠山戴粒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