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NERF—关于发射器的原理、历史、简介与杂谈》(019)

2022-10-27 19:27 作者:东爸的NERF  | 我要投稿


【图片 1.1.2-034】 阿尔忒弥斯 (Artemis XVII-3000· 阿蒂米斯发射器·RIVAL·2017)

  发表于2017年所属于竞争者系列的阿尔忒弥斯是一款奇特的发射器,截止2022年9月,他是第一款采用内置弹匣供弹,但却采用弹轮式载弹的发射器。

  阿尔忒弥斯采用弹轮式载弹,载弹量30发,发射竞争者球弹,弹轮式载弹,可连发。

  阿尔忒弥斯有三个互相独立的内置弹匣,每个弹匣可以载弹10发。当弹匣装在软弹完毕,并关闭装弹口后,每个弹匣最前的软弹会进入正前方得发射口中,此时,四个发射口中位于上层的三个各吃进了一枚软弹。拉动上膛握把,弹轮顺时针旋转(发射口朝前),原先位于发射器右侧的得发射口旋转至下侧,上膛完成后发射,其内软弹射出。而原先位于下侧得没有软弹的发射口旋转至左侧,同时吃进一枚位于左侧弹匣内的软弹。正是由于这种旋转设计,笔者断定其为内置弹匣是供弹同时,是一把弹轮式载弹的发射器。

  同时正是由于这种运行方式,虽然发射器最初从三个弹匣中个吃进了一枚球弹,但随着发射的进行,发射器只会从左到右的消耗弹匣中的软弹,当最左侧的弹匣软弹被消耗空了以后,发射器才会开始消耗中间的弹匣得球弹,随后是右侧。这种设计也使得玩家在使用时必须将三个弹匣都装载球弹才行,否则就会出现空放得情况。假设只为其中一个弹匣装弹,那么只要这个弹匣以顺时针方向离发射口越远,那么玩家在实际发射出球弹前,就需要越多的空放次数才行,诚然,最多不超过3次。

  虽然为弹轮式载弹,但阿尔忒弥斯并没有设计与之前得弹轮式发射器一样的步进装置,原因在于其弹轮后没有足够的空间安置。于是设计师换了一种旋转方式,轨道式。这种旋转弹轮的方式,是在弹轮外侧阴刻轨道,而位于上膛握把顶端的一个凸笋可以在其内移动。由于轨道在弹轮外侧成M型排列,所以虽然握把只能前后移动,但其在移动时会使得弹轮旋转。这种轨道设计相对于老的步进设计更稳定,诚然,两者的基本原理毫无区别,但由于轨道的运行更稳定,并且不会出现材质较软形变所导致得弹轮旋转不到位的情况,所以其更先进。但遗憾的是,这种模式只适合上膛部件接近弹轮得发射器,过远的话会得不偿试。

【图片 1.1.2-035】
死侍克洛诺斯 (Kronos XVIII-500· 克洛诺斯发射器死侍特别版· RIVAL·2017)

  发表于2017,所属于竞争者系列的死侍克洛诺斯是一款有趣的发射器。

  死侍克洛诺斯采用内置弹匣载弹,载弹量5发,发射竞争者球弹。

  截止2022年9月,死侍克洛诺斯是第一款应用竞争者版内置弹匣载弹的发射器。其特殊点在于弹匣并非垂直,而是弯曲的。这种设计只能在球弹发射器上使用,无法在柱状软弹上使用。其最大的优点在于在一定的外观下增加载弹量。

  死侍克洛诺斯与其他手动内置弹匣发射器一样,装弹时必须半上膛。为了保证发射器的外观足够的紧凑,死侍克洛诺斯无法使用阿波罗上成功应用的齿轮组和吃弹杆前移得运行模式,设计师另辟蹊径,采用了NERF少有的拉动气缸的运行原理。死侍克洛诺斯的气缸直接与滑块相连,内置弹匣则与气缸相连,当拉动气缸时,推杆与内置弹匣同时后移,半上膛完成时,推杆卡在释放上,内置弹匣移动到位,一枚球弹上移进入待射点。前推滑块,气缸推动球弹进入吃弹杆,扣扳机发射。这种运行原理很好的解决了内置弹匣装弹与供弹问题,并且解决了吃弹杆不移动的前提下如何吃弹的问题,最后还使得发射器的体积精简化。

  克洛诺斯得这种内置弹匣与运行原理的的设计非常成功,他有着极高的适应性,可以极大的保证发射器的外观,日后应用这一模式的发射器的数量甚至超越了应用阿波罗模式的发射器。

【图片 1.1.2-036】僵尸弹链 (Ripchain· ZOMBIE STRIKE· 2018)

  截止2022年9月,发表于2018年所属于僵尸系列的僵尸弹链,是新时代开始以来,NERF唯一一款采用弹轮式载弹的直塞式气缸发射器。

  僵尸弹链也是自2008年火神发表后,10年来首款弹链式发射器,并且在其之后,NERF没有在推出弹链式发射器。

  僵尸弹链采用弹链式载弹,载弹25发,发射精英弹,可连发。

  僵尸弹链得弹链载弹量虽然与火神的一样,但却是完全新模制作,两者并不兼容,并且其无法使用任何外置弹。与火神的弹链不同,僵尸弹链的弹链采用闭环式设计,这省去了起始弹壳的设计,节省了大量成本。没有证据显示僵尸弹链的弹链可以认为,虽然理论上是可以的,但由于该弹链没有补充装发表,玩家如果想延长,只能购买复数的发射器来获得弹链,这也可能是没有玩家延长的原因。

  僵尸弹链之后没有再出现弹链式的直塞式气缸发射器可能与僵尸弹链的表现有关。僵尸弹链有着严重的卡弹问题,当玩家快速连发时,发射器极易出现卡弹现象,这是因为弹链自重过大,会影响弹轮旋转部件的运行。

【图片 1.1.2-037】三角龙(Trilogy DS-15·三角龙发射器·N-STRIKE ELITE·2019)

  发表于2019年所属于精英系列的三角龙,是一款有趣的发射器。

  三角龙可以认为是僵散的升级版,采用弹壳式载弹,燧发式发射,载弹量3发,发射精英弹,泵动式上膛,尾托可额外装载5枚弹壳。

  虽然同为弹壳式发射器,并且载弹量均为三发的三家龙与僵散的弹壳互不通用。相对于僵散,三角龙更像一款霰弹枪,这点可以从其泵动式上膛和真正做到抛壳上能够看出。与僵散一样,三角龙装入蛋壳必须半上膛才能打开装弹口,同时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此先待射点内已经有一枚发射完毕的蛋壳,那么三角龙在半上膛时会将其从右侧的抛壳口抛出。装入软弹后,玩家完成上膛,扣扳机即可三发齐射。与僵散一样,三角龙也有大量的发射其他类型软弹的弹壳出现。

  三角龙的蛋壳做的非常厚实,这是因为其抛壳时,尤其是在玩家右手持握发射器时非常容易落地,厚实的蛋壳可以有效的避免损坏。同时三角龙的运行原理也带了一个弊端,那就是当玩家发射完最后一个弹壳时,必须空放一次才行。诚然,有空保在,这种空放无伤大雅。

  三角龙在左侧设计了一个解锁防反复上膛锁的拨动式开关,这种设计在非弹匣式发射器上极为罕见。设计这个部件的原因是因为三家龙得内构较为复杂,尤其是多了一个抛壳功能后,其比一般的发射器更容易出现故障。

  三角龙共附带了5枚弹壳,但由于发射器最大可以同时装载6枚弹壳,所以其在使用时与僵散一样,都会有尾托载弹架出现空位的情况。不过与僵散不同的是,三角龙的蛋壳有补充装发表,玩家可以轻松的凑够6枚弹壳。

  对于三角龙来说,主流的改造除了更换弹簧、去除空保和更换弹壳以外,玩家还可以制作弹壳匣和弹壳收集器。弹壳匣位于发射器的顶端,链接于装弹口之上,在玩家上膛时可以自动将一枚弹壳输送进待射点,这种改造极大的降低了发射器发射所需要的步骤,并使得发射器可以连射。弹壳收集器同时一个细眼网,装在抛壳口附近,当连续发射时,可以避免弹壳落地造成收集困难。

《NERF—关于发射器的原理、历史、简介与杂谈》(019)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