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2018-12-02 12:35 作者:ET二厂  | 我要投稿

第二节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1课时 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

一、物质的量的单位

1.物质的量

国际单位制中7个基本物理量之一,它表示含有______________的集合体,符号为______

2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

(1)标准:1 mol粒子集体所含的粒子数与____________中所含的碳原子数相同,约为______________

(2)符号:________

(3)计量对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子团、电子、质子、中子等所有____________

3阿伏加德罗常数

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阿伏加德罗常数,通常用____________________表示,符号为________

4物质的量、阿伏加德罗常数与粒子数(N)的关系

n________________

二、摩尔质量

1概念______________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符号: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

2数值:g为单位时,数值与该粒子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等。

3物质的量(n)、质量(m)、摩尔质量(M)的关系n

2课时 气体摩尔体积

一、决定物质体积的因素

1.气体体积与物质的量的关系

电解水产生的气体的体积与物质的量之间的关系

实验装置

产生气体体积的关系

产生气体的物质的量的关系

实验结论

阳极产生________,阴极产生________,两极产生气体的体积比为______

1.8 g H2O电解,产生O2的质量为________,物质的量为________   mol;产生H2的质量为____________   g,物质的量为________ mol,二者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

在相同温度和压强下,气体的体积之比等于____________之比

2.决定物质体积的因素

(1)影响物质体积的因素

构成物质的粒子________  粒子的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2)决定固体或液体体积的主要因素

构成物质的粒子____________和粒子的________

(3)决定气体体积的主要因素

构成气体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阿伏加德罗定律

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________数目的粒子(即阿伏加德罗定律)

二、气体摩尔体积

1定义:单位____________的气体所占有的________。符号:Vm,单位L/mol(L·mol1)m3/mol(m3·mol1)

2计算公式:Vm____________

3影响气体摩尔体积的因素

(1)气体摩尔体积的数值取决于气体所处的________________

(2)标准状况下(______________),气体摩尔体积约为__________

阿伏加德罗定律的推论

 

描述

关系

三正比

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比等于它们的物质的量之比

同温同体积下,气体的压强比等于它们的物质的量之比

同温同压下,气体的密度比等于它们的摩尔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之比

 


一、选择题

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物质的量就是物质的数量                 B.1 mol CO的质量为28 g·mol-1

C.阿伏加德罗常数等于6.02×1023            D.3.01×1023个SO2分子约是0.5 mol

2.下列物质中,摩尔质量最大的是(  )

A.10 mL H2O         B.0.8 mol H2SO4       C.54 g Al        D.1 g CaCO3

3.下列物质中含分子数最多的是(  )

A.1.204×1023个CO2分子         B.0.6 mol CO       C.32 g SO2      D.1.6 g H2

4.下列各物质中含氮原子数最多的是(  )

A.0.1 mol NH4Cl    B.0.1 mol NH4NO3   C.1.204×1023个CO(NH2)2     D.0.1 mol (NH4)2CO3

5.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2.4 g金属镁变成镁离子时失去的电子数为0.1NA

B.2 g氢气中含有的原子数为NA

C.3.01×1023个氮分子中含有的原子数为2NA

D.17 g氨气中含有的电子数为10NA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

A.28 g氮气含有的原子数为NA       B.4 g金属钙的物质的量为1 mol

C.1 mol O2分子的质量等于1 mol氧原子的质量

D.24 g O2分子和24 g O3分子所含的氧原子数目相等

7.a mol H2SO4中含有b个氧原子,则阿伏加德罗常数可以表示为(  )

A.mol-1             B.mol-1            C.mol-1              D.mol-1

8.某金属氯化物MCl2 40.5 g,含有0.600 mol Cl-,则金属M的摩尔质量为(  )

A.135                               B.135 g/molC.64                                                 D.64 g/mol

9.光纤通信是一种现代化的通信手段,光纤通信容量大,一对光纤可同时传送3万部电话。制造光导纤维的主要原料是SiO2,下列关于SiO2的说法正确的是(  )

A.SiO2的摩尔质量是60                         B.1 mol SiO2中含有1 mol O2

C.1.5 mol SiO2中含有1.806×1024个氧原子        D.1 mol SiO2的质量是60 g/mol

10.在反应X+2Y===R+2M中,已知R和M的摩尔质量之比为22∶9,当1.6 g X与Y完全反应后,生成4.4 g R。则在此反应中Y和M的质量之比为(  )

A.16∶9                B.23∶9              C.32∶9                     D.46∶9

二、非选择题

11.(1)6.02×1023个氢氧根离子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mol,其摩尔质量为________。

(2)3.01×1023个H2O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mol,其中,所有原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mol,所含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mol。

(3)1.204×1023个NH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mol,质量为________g。

12.摩尔质量是指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已知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请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NH3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7,则NH3的摩尔质量为________。

(2)已知一个铁原子的质量为b g,则铁原子的摩尔质量为________。

(3)已知a g某气体中含分子数为b,则该气体的摩尔质量为________。

13.有以下四种物质:

①22 g二氧化碳 ②8 g氢气 ③1.204×1024个氮气分子 ④4 ℃时18 mL水

它们所含分子数最多的是__________,所含原子数最多的是________,质量最大的是________,所含电子数最多的是________(填序号)。

 

14.在一定条件下,有下列物质:

①8 g CH4;②6.02×1023个HCl分子;③2 mol O2。按由小到大的顺序填写下列空白(填写序号):

(1)摩尔质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子数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原子数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质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1)相同物质的量的CO2和O2,其分子数目之比为______,原子数目之比为________,氧原子数目之比为________;质量相同的CO2和O2,其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

(2)46 g NO2和N2O4的混合气体其分子数最多接近_____,最少接近_______,氧原子数目为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有关气体摩尔体积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的体积就是气体摩尔体积

B.通常状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约为22.4 L

C.标准状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约为22.4 L

D.标准状况下1 mol O2的体积是22.4 L·mol-1

2.下列关于2 mol O2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质量是32 g                          B.体积是44.8 L

C.分子数是1.204×1024                       D.原子数是2 mol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若1 mol甲烷的体积为22.4 L,则一定是标准状况下

B.在0 ℃、101 kPa下,1 mol空气的体积为22.4 L

C.在标准状况下,1 mol水的体积为22.4 L

D.1 mol O2的质量只有在标准状况下才约是32 g

4.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含有NA个氦原子的氦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约为11.2 L

B.25 ℃、1.01×105 Pa、32 g O2和O3的混合气体所含原子数为2.5NA

C.标准状况下,11.2 L H2O含有的原子数为1.5NA

D.常温常压下,44 g CO2含有的原子数为3NA

5.如果a g某气体中含有该气体的分子数为b,则c g该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各选项中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  )

A. L                                            B. L

C. L                                            D. L

6.同温同压下,等质量的O2和CO2相比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体积比为8∶1                             B.分子个数之比为11∶12

C.密度之比为8∶11                          D.原子个数之比为12∶11

7.下列条件下,两瓶气体所含的原子数一定相等的是(  )

①同质量、不同密度的N2和CO             ②同温度、同体积的H2和N2

③同体积、同密度的C2H4和C3H6两种气体    ④同压强、同体积的N2O和CO2两种气体

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NA个氧分子与NA个氢分子的质量比等于16∶1

B.标准状况下,以任意比混合的氢气和一氧化碳混合物22.4 L所含原子数为2NA

C.标准状况下,0.5NA个H2O分子所占体积约为11.2 L

D.16 g O2和O3的混合物中共含有NA个氧原子

9.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计算是化学计算的基础,下列与“物质的量”相关的计算正确的是(  )

A.现有CO、CO2、O3三种气体,它们分别都含有1 mol O,则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2∶1

B.n g Cl2中有m个Cl原子,则阿伏加德罗常数NA的数值可表示为

C.标准状况下,11.2 L X气体分子的质量为16 g,则X气体的摩尔质量是32

D.5.6 g CO和22.4 L CO2中含有的碳原子数一定相等

10.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1体积X2气体与3体积Y2气体化合生成2体积气体化合物Z,则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

A.XY3     B.XY             C.X3Y             D.X2Y3

二、非选择题

11.现有m g某气体,它由双原子分子构成,它的摩尔质量为M g·mol-1。若阿伏加德罗常数用NA表示,则:

(1)该气体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mol。

(2)该气体所含原子总数为________个。

(3)该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________L。

(4)该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________g/L。

12.在标准状况下,由CO和CO2组成的混合气体为6.72 L,质量为12 g,此混合物中CO和CO2物质的量之比是________,CO的体积分数(CO占气体总体积的百分数)是________,CO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C和O原子个数比是________,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是________,密度是________g/L。

13.一定量的液态化合物XY2,在一定量的O2中恰好完全燃烧,反应方程式为:

XY2(液)+3O2(气)XO2(气)+2YO2(气)

冷却后,在标准状况下测得生成物的体积是672 mL,密度是2.56 g/L。

(1)反应前O2的体积是________mL(标准状况下)。

(2)化合物XY2的摩尔质量是________。

(3)若XY2分子中X、Y两元素质量比是3∶16,则X、Y两元素分别为________和 ________(填元素符号)。

14.如图所示,一密闭容器被无摩擦、可滑动的两隔板a、b分成甲、乙两室;标准状况下,在乙室中充入0.4 mol HCl,甲室中充入NH3、H2的混合气体,静止时隔板位置如图所示。已知甲、乙两室中气体的质量差为7.0 g。


(1)甲室中气体的质量为________。

(2)甲室中NH3、H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

(3)将隔板a去掉,当HCl与NH3充分反应生成NH4Cl固体后,隔板b将位于刻度“________”处(填数字,不考虑固体物质产生的压强)。

15.(1)已知1 mol不同气体在不同条件下的体积:

化学式

条件

1 mol气体体积/L

H2

0 ℃、101 kPa

22.4

O2

0 ℃、101 kPa

22.4

CO

0 ℃、101 kPa

22.4

H2

0 ℃、202 kPa

11.2

CO2

0 ℃、202 kPa

11.2

N2

273 ℃、202 kPa

22.4

NH3

273 ℃、202 kPa

22.4

(2)从上表分析得出的结论:

①1 mol任何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都约为________。

②1 mol不同的气体,在不同的条件下,体积________(填“一定”“一定不”或“不一定”)相等。

(3)理论依据:相同条件下,1 mol任何气体的体积几乎相等,原因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应用:在标准状况下,4 g O2的体积为多少升?(写出计算过程)

 

 

 

 

 

 

 

参考答案

1课时 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

 

一、选择题

1.解析: 物质的量是一个基本物理量,不是物质的质量,也不是物质的数量,A错误;质量的单位为g,B错误;阿伏加德罗常数近似值是6.02×1023 mol-1,C错误;3.01×1023个SO2分子约是0.5 mol,D正确。答案: D

2.解析: 摩尔质量是物质固有的性质,以g/mol作单位时,数值上等于该物质的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故与该物质的多少无关。答案: D

3.解析: n(CO2)===0.2 mol    n(CO)=0.6 mol

n (SO2)==0.5 mol       n(H2)==0.8 mol。    答案: D

4.解析: A中含0.1 mol N;B、D中含0.2 mol N;1.204×1023个分子的物质的量为0.2 mol,在1个CO(NH2)2分子中含有2个N原子,故C中含N原子0.4 mol。答案: C

5.解析: 2.4 g Mg的物质的量为0.1 mol,而1 mol Mg变成Mg2+时失去2 mol电子,2.4 g Mg应失去0.1×2 mol电子,即为0.2NA,A错误;2 g氢气为1 mol H2,含有氢原子个数为2NA,B错误;N2为双原子分子,3.01×1023个氮分子中所含原子数为2×3.01×1023,即NA,C错误;D中17 g NH3的物质的量为1 mol,含有的电子数为10NA,正确。答案: D

6. 解析: A选项,28 g氮气含有N2分子=1 mol,则含2NA个氮原子;B选项,4 g金属钙的物质的量为=0.1 mol;C选项,1 mol O2分子的质量是32 g,1 mol氧原子的质量是16 g。

答案: D

7.解析: a mol H2SO4中含氧原子的个数N=a×NA×4=b,则NA=mol-1,D正确。 答案: D

8.解析: 含有0.600 mol Cl-的MCl2为0.300 mol,则MCl2的摩尔质量==135 g/mol,则M的摩尔质量为(135 g/mol-2×35.5 g/mol)=64 g/mol。 答案: D

9.解析: SiO2的摩尔质量应是60 g/mol,A错。SiO2中不含有氧分子,B错。1 mol SiO2的质量是60  g,D错误。1.5 mol SiO2中含氧原子数为1.5 mol×2×6.02×1023 mol-1=1.806×1024,C正确。答案: C

10.解析: 本题考查物质的量、摩尔质量、质量在化学方程式中的综合运用。由反应:

X + 2Y === R +  2M

Mr(R)  2Mr(M)

4.4 g   m

由题意得Mr(R)∶2Mr(M)=22∶18=4.4 g∶m,解得m=3.6 g,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Y的质量为:4.4 g+3.6 g-1.6 g=6.4 g,所以Y与M的质量比为6.4 g∶3.6 g=16∶9。答案: A

 

11. 解析: (1)n(OH-)===1 mol,其摩尔质量在数值上与其相对分子质量相同,即为17 g/mol。

(2)n(H2O)===0.5 mol,所有原子的物质的量为0.5 mol×3=1.5 mol,每个水分子含10个电子,0.5 mol H2O中所含电子的物质的量为0.5 mol×10=5 mol。

(3)n(NH)==0.2 mol,m(NH)=n·M=0.2 mol×18 g/mol=3.6 g。

答案: (1)1 17 g/mol    (2)0.5 1.5 5     (3)0.2 3.6

12. 解析: (1)NH3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7,则其摩尔质量为17 g/mol;(2)阿伏加德罗常数个铁原子的质量即是1摩尔铁原子的质量,数值上等于其摩尔质量;(3)由M==×NA可得M= g/mol。

答案: (1)17 g/mol (2)bNA  g/mol (3) g/mol

13. 解析: 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为①n(CO2)=0.5 mol、②n(H2)=4 mol、③n(N2)=2 mol、④n(H2O)=1 mol,由此可知分子数最多的是②;原子数最多的是②;各物质的质量:①22 g、②8 g、③56 g、④18 g,故质量最大的是③;各物质含电子数为①11 mol、②8 mol、③28 mol、④10 mol,所含电子数最多的是③。

答案: ② ② ③ ③

14. 解析: (1)CH4、HCl、O2摩尔质量分别是16 g/mol、36.5 g/mol、32 g/mol,故顺序是①<③<②。

(2)8 g CH4的物质的量:

n(CH4)===0.5 mol,  6.02×1023个HCl分子的物质的量:

n(HCl)===1 mol,  分子数目与物质的量成正比,故顺序是①<②<③。

(3)原子的物质的量:①中,0.5 mol×5=2.5 mol;②中,1 mol×2=2 mol;③中,2 mol×2=4 mol。

故顺序是②<①<③。

(4)1 mol HCl的质量是36.5 g,2 mol O2的质量是64 g,故顺序是①<②<③。

答案: (1)①<③<② (2)①<②<③ (3)②<①<③ (4)①<②<③

15. 解析: (1)若n(CO2)=n(O2)   则由n=可知:N(CO2)=N(O2)   若m(CO2)=m(O2)

则由n=可知===

(2)由于M(NO2)=46 g·mol-1

M(N2O4)=92 g·mol-1    若全部为NO2时,n(NO2)=1 mol,  若全部为N2O4时,n(N2O4)=0.5 mol,

故分子数最多接近NA,最少接近0.5NA。

答案: (1)1∶1 3∶2 1∶1 8∶11       (2)NA 0.5NA 2NA

 

 

2课时 气体摩尔体积


一、选择题

1.解析: 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的体积就是气体摩尔体积,A正确;标准状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约为22.4 L·mol-1,1 mol O2的体积约是22.4 L,B、C、D错误。答案: A

2.解析: 已知2 mol O2,则有m(O2)=2 mol×32 g/mol=64 g,标准状况下的体积V(O2)=2 mol×22.4 L/mol=44.8 L,分子数N=2 mol×6.02×1023mol-1=1.204×1024,原子数2 mol×2=4 mol,故选C。

答案: C

3.解析: 1 mol气体不在标准状况下也可能是22.4 L,A项错;在标准状况下,1 mol混合气体的体积也是22.4 L,B项正确;标准状况下,水非气态,1 mol水的体积不是22.4 L,C项错;1 mol物质的质量与状态无关、与外界条件无关,D项错误。答案: B

4.解析: A项,氦为单原子分子,NA个氦原子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22.4 L;B项,所含的氧原子数为2NA;C项,在标准状况下,水为液体。答案: D

5.解析: 该气体的分子数为b,则物质的量为 mol,摩尔质量M= = g/mol,c g该气体的物质的量为n== mol。c g该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V=n·22.4 L/mol= mol×22.4 L/mol= L。答案: A

6.解析: 等质量的O2和CO2的物质的量之比:n(O2)∶n(CO2)=∶=11∶8,则在同温同压下,其分子数之比为11∶8,B不正确;体积比为11∶8,A不正确;原子个数之比为

(11×2)∶(8×3)=11∶12,D不正确;依据公式ρ=,则ρ(O2)∶ρ(CO2)=∶=M(O2)∶M(CO2)=32∶44=8∶11,C正确。答案: C

7.解析: ①由于N2、CO的摩尔质量都是28 g/mol,故等质量的两种气体物质的量相同,又因都是双原子分子,故含有原子数相同;②由于压强未知,故两者物质的量大小不能确定,原子数也无法确定;③据m=ρ·V可知两种气体质量相同,设质量均为m g,则两者所含原子数分别为×6NA=,×9NA=,两者相同;④由于温度未知,则两种气体物质的量不能确定,故原子数不能确定。答案: A

8. 解析: 分子数相同时,质量之比等于相对分子质量之比,Mr(O2)∶Mr(H2)=32∶2=16∶1,A项对;阿伏加德罗定律也适用于混合气体,标准状况下,22.4 L的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为1 mol,因为H2、CO均为双原子分子,故原子总数为2NA,B项对;标准状况下,H2O不是气体,C项错;D项,O2、O3都是由O原子构成的,质量一定时含有的O原子的物质的量为定值:n(O)==1 mol,即NA个,所以D项对。答案: C

9. 解析: 含1 mol O的CO、CO2、O3的物质的量分别是1 mol、mol、mol,三者之比为6∶3∶2,A错误;n g Cl2物质的量为mol,含Cl原子数×NA×2=m,NA=,B正确;摩尔质量的单位为g·mol-1,C错误;未说明温度、压强状况,不能进行气体体积与物质的量的一切相关计算和比较,D错误。答案: B

10.解析: 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之比等于其物质的量之比,可以确定反应物与生成物的系数之比,根据系数之比确定反应方程式为X2+3Y2===2Z,利用反应前后的原子个数相等可知Z的化学式为XY3。答案: A

11. 解析: (1)由n=可求;(2)由物质的量可求得该气体的分子数,进一步可求得原子数;(3)由V=nVm可求得该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4)由质量和已求得的标准状况下的体积可求得密度,也可以由M=Vm·ρ求得密度。  答案: (1) (2) (3) (4)

12. 解析: 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为n==6.72 L÷22.4 L/mol=0.3 mol,所以n(CO)+n(CO2)=0.3 mol;n(CO)×28 g/mol+n(CO2)×44 g/mol=12 g,求得n (CO)=0.075 mol,n(CO2)=0.225 mol。

答案: 1∶3 25% 17.5% 4∶7 40 1.79

13. 解析: (1)观察反应方程式,可知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故V(O2)=672 mL。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有:m(XY2)=0.672 L×2.56 g/L-32 g/mol×=0.76 g,物质的量n(XY2)为×n(O2)=0.01 mol,故M(XY2)==76 g/mol。

(3)由=及Ar(X)+2Ar(Y)=76,解得:Ar(X)=12,Ar(Y)=32。故X为C元素,Y为S元素。

答案: (1)672 (2)76 g/mol (3)C S

14. 解析: 根据密闭容器被无摩擦、可滑动的两隔板分隔成甲、乙两室,故两室中可视为同温、同压状况,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及推论,甲室中气体物质的量为n(NH3)+n(H2)=2n(HCl)=0.8 mol。

(1)甲室中气体的质量m=36.5 g·mol-1×0.4 mol-7.0 g=7.6 g。

(2)设甲室中含有x mol NH3,y mol H2。

⇒ x∶y=1∶1。

(3)隔板a去掉后,0.4 mol NH3和0.4 mol HCl恰好完全反应生成NH4Cl固体,此时容器中气体只有0.4 mol H2。活动隔板b所处位置即气体体积数,由=,=,V=2。

答案: (1)7.6 g (2)1∶1 (3)2

15.解析: (2)从(1)的数据可以看出:1 mol任何气体在标准状况下,体积都约为22.4 L;1 mol不同气体,在不同条件下,体积不一定相同。

(3)因为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强下,任何气体分子间的平均距离几乎相同且1 mol气体的分子数目也相同,所以在相同条件下,1 mol任何气体的体积几乎相等。(4)4 g O2的物质的量n(O2)==0.125 mol。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0.125 mol×22.4 L/mol=2.8 L。

答案: (2)①22.4 L ②不一定  (3)①气体分子数目相等 ②相同条件下,气体分子间的平均距离几乎相等

(4)V(O2)=n×22.4 L/mol=×22.4 L/mol=×22.4 L/mol=2.8 L。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