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其实都在等待新的音律出现
贝多芬603、大家其实都在等待新的音律出现

十二平均律(百度汉语):
…
对“五度相生律”12声音阶的进一步修改,欧洲、东亚大致遵循了相似的路线。
…律:见《欧几里得42》…
(…《欧几里得》:小说名…)
…五度相生律:见《贝多芬188》…
…音、阶、音阶:见《贝多芬155,188》…
…遵、循、遵循:见《牛顿63》…
(…《牛顿》:小说名…)
比如东晋的何承天(370 AD-447 AD),他的做法是把(2/3)^12和(1/2)^7之间的差距分成12份,累加地分散到12个音阶上,造成一个等比数列。
…^:乘方。例.x^2:x的平方…
…(2/3)^12:(2/3)的12次方…
…数列:见《牛顿210~213》…
可惜这只是一种修补工作,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工、作、工作:见《伽利略22》…
(…《伽利略》:小说名…)
…根、本、根本:见《欧几里得57》…
…解、决、解决:见《贝多芬242、243》…
…问、题、问题:见《伽利略76》…
欧洲的做法也是把(2/3)^12和(1/2)^7之间的差距分散到其它音符上。
但是 为了保证主音C 和属音G的2:3的比例关系(这个“纯五度”是一个音阶中最重要的和谐,即使是在12声音阶中 也是如此),这种分散注定不是平均的,
…主、音、主音:见《贝多芬114、调式中最稳定的音,叫“主音”》…
…属、属音:见《贝多芬156、属音之所以叫属音,是因为它由主音产生,属于主音》…
…比、例、比例:见《欧几里得29》…
…关、系、关系:见《欧几里得75》…
…纯:见《欧几里得44》…
…纯五度:见《贝多芬105、106》…
…和、谐、和谐:见《牛顿37》…
最好的结果 也是12音中至少有一个“不在调上”。
…结、果、结果:见《牛顿105》…
[
两音之间音频比数越单纯,两音越协和,反之 两音越不协和。
在实际应用中,为了更直观,我们对这种音关系,采用“音程”的概念来描述。
比如同度(一度)音程上两音的频比关系为1:1;
八度音程上两音的频比关系2:1;
五度音程上两音的频比关系3:2;
四度音程上两音频比4:3。
这些音程上的两音,都属于“完全协和的音关系”,所以,称这些音程为“纯音程”。
——《贝多芬109》
]








如果把差距全部分散到12个音阶上的话,就必须破坏C和G之间的“纯五度”,以及C和F之间的3:4比例(术语是“纯四度”)。
…术、语、术语:见《欧几里得67》…
这样一来,虽然方便了转调,但代价就是音阶再也没有以前好听了。
…转:见《欧几里得119》…
…调:见《牛顿35》…
…转调:见《贝多芬111、C大调就是C调吗?啥是大小调?24调式是咋出来的?啥是调式?》…
因为一个八度之内 最和谐的两个关系——纯五度和纯四度——都被破坏了。
…度:见《欧几里得24》…
…八度:见《贝多芬51~79》…
一直到文艺复兴之前,音乐界通行的律法叫“平均音调律”(Meantone temperament),
…音、乐、音乐:见《欧几里得146、147》…
…调、音调:见《牛顿95》…
就是在保证纯五度 和纯四度尽量不受影响的前提下,把(2/3)^12和(1/2)^7之间的差距 尽量分配到12个音上去。
这种折衷只是一种无可奈何的妥协,
大家其实都在等待新的音律出现。
“终于还是有人想到了彻底的解决办法。
不就是在一个八度内均分12份吗?直接就把1:2这个比例关系开12次方不就行了?
请看下集《贝多芬604、如果没有12平均律,对各种音乐调性的探索都是不可能的》”
若不知晓历史,便看不清未来
欢迎关注哔哩号“中国崛起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