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场与行星环境的演化
磁场与行星环境的演化
杨林
联系方式:972567831@qq.com、syyz972567831@protonmail.com
摘要:行星的磁场会影响行星的环境演变,一颗具有较强磁场的行星,其磁场可以使这颗行星变成适宜生命的诞生的星球。然而磁场对行星具体产生作用的方式是什么?又是如何影响去行星环境的演变?
关键词:磁场;火星;气态行星;外星生命;带电粒子;地球;行星自转;木星;行星磁场;太阳;三元平衡系统;水
0引言
科学家在对火星的研究中,认为正是因为火星的磁场过于微弱,所以导致了火星不能有效的阻挡来自太阳粒子的辐射,使火星的环境遭到了毁灭性的破坏。
。
1行星磁场
1.1什么是行星的磁场?
人们测量到的行星的磁场,其实是对某一区域内,所有磁场叠加的结果的测量。这一区域内的磁场叠加,就是这一区域内的整体磁场。而这个整体磁场,是相对于其他空间磁场的不同磁场状态。
而行星作为宇宙中的某个区域,对这个区域内磁场叠加影响最大的,就是这个行星的自转产生的磁场。如果这一区域之内磁场叠加之后,呈现出一种与其他空间明显不同磁场状态,那么就说明这颗行星具有一个很强的磁场。
1.2行星的磁场是如何产生的?
在《磁场与复合磁场以及混沌磁场》一文中,证明了物体相对于绝对静止空间的运动,是产生磁场的根本原因。而行星的自转则是行星磁场的主要来源,当然行星最终形成的磁场,包括这颗行星磁性物质形成的局域磁场、公转产生的磁场、太阳自转产生的磁场、其他行星的磁场等,与这颗行星自转磁场叠加的结果。
2磁场对太阳高能粒子辐射的影响
2.1三元平衡定律与太阳高能粒子辐射
太阳由于对外释放能量,这些能量最开始都是以电磁波的形式释放。但由于在三元平衡定律的影响下,这些电磁波会在被释放的一瞬间,就会形成电子、质子、中子、原子等高能粒子。这些高能粒子,同样会被释放到太阳周围的各个地方。
2.2磁场俘获带电粒子
太阳在释放这些高能粒子的时候,这些高能粒子中大部分都带有一定的电荷。当遇到具有很强磁场的行星,由于磁场的作用,这些磁场会形成一种改变带电粒子运动轨迹的作用力,这种作用力结合行星的引力作用,最终就会俘获一部分带电粒子。
由于在太阳内部的电磁波,在三元平衡定律的作用下,形成的粒子中,电磁波和电子都是一种运动的粒子,而当同向运动的电子形成其它质量较大的粒子之后,也就自然会带有一定的初始速度。而质量较大的粒子,由于形成的过程也相对比较复杂,所以这些粒子在太阳内部生成之后,往往保留的初始速度也相对较小。这种质量较大的粒子,也会受到更大的太阳对它的引力,会慢慢的使得这些质量较大的粒子远离太阳的运动速度减小。最后的结果就是,这些质量较大的粒子会在距离太阳较近的地方聚集起来,聚集起来的粒子围绕太阳公转。
如果一些质量较大的带电粒子,当远离太阳的动能比较小的时候,如果受到来自行星的引力和磁场产生的作用力,那么这些质量较大的粒子,就相对来说比较容易被这样的行星俘获。而这种质量较大的粒子,很可能就是一些比较复杂的原子,比较复杂的原子与电子结合就会形成一些比较重的元素。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距离太阳较近的行星,往往都是一些密度较大的固体行星的原因了。
2.3磁场与水
而行星之所以能够产生生命,自然是离不开液态水对行星生态的影响。而液态水则是由氢和氧构成的,而氢原子是由一个质子和一个电子组成,是一种相对较轻的粒子。质子和电子都是一种带电粒子,具有强磁场的行星,则会更容易俘获这类带电粒子。当这类粒子被俘获之后,就会和氧原子作用形成液态水,慢慢的就会影响生命的出现。
由于太阳形成的质量较大的粒子,相对来说生成的概率也相对较低,同样也不容易被释放到距离太阳较远的地方,而距离太阳较近的地方又很容易被太阳重新吞噬。所以距离太阳较近的行星,通常体积和质量都比较小,所以这类行星一般都很难形成一个较大的磁场。
由于没有较大的磁场,所以就非常难以俘获像质子这样的带电粒子。也就是这个原因,使得这些星球难以形成一个有水的环境。
当然还有另一个原因,就是距离太阳较近,温度也相应的会很高,过高的温度也不利于液态水的保存。高温会使液态水蒸发成水蒸气,而超强的太阳紫外线又会使水蒸气分解成氢原子和氧原子。两个氢原子最终可能生成一个氢气分子,由于氢气是宇宙中密度最小的气体,所以就会使得氢气相对来说更容易从行星中逃逸出去。
3行星磁场与生态环境系统
3.1地球磁场与水资源循环
然而地球距离太阳的位置正好不近不远,地球磁场正好可以有效俘获足够多的质子,保证了地球上充足的水资源。而火星由于没有强大的磁场,使得不能俘获太多的质子,所以导致了火星上的水资源严重不足的现象。
在地球上,当地球上的水形成水蒸气时,水蒸气在大气圈上部会被短波紫外线分解,分解成氢原子和氧原子。由于氢原子形成的氢气,是密度最小气体,所以这些氢气会漂浮在距离地球最远的大气层中。这样也就使得这部分氢气相对来说更容易从地球上逃逸出去。然而逃逸出去的那部分氢气,就需要通过地球磁场来俘获从地球附近经过的质子,这些质子和经过的电子结合形成氢原子,以此来补充逃逸出去的那部分氢原子。这就使得地球上的氢元素形成了一种循环,而产生这个循环的最关键一环,就是地球的磁场。
3.2火星环境演变的分析
而在火星上,由于没有强大的磁场,使得火星上的水蒸气被短波紫外线分解成氢原子之后,一旦形成的氢气从火星的大气中逃逸之后,火星的磁场又不能俘获更多的质子,所以火星上就会出现液态水的流失现象。而流失之后的氢元素又不能得到足够多的补给,所以慢慢的火星就会变成一个干涸的星球。其实金星也是同样的道理。
而现在对火星的探测,发现火星上存在曾经被巨大水流冲刷过的痕迹,以此认为火星上曾经有过大量的水资源。然而这些水资源,可能由于在一次巨大的天体撞击事件之后,由于磁场的改变等因素,使得这些水从火星上逐渐的流失到宇宙中。同时撞击导致了火星磁场的改变,由于大部分磁场的消失,使得火星再也没有重新俘获足够多质子的能力。
3.3气态行星成因分析
距离太阳较远的行星都是一些气态巨行星,这些气态巨行星都有很强的磁场。而太阳辐射的质量较轻的粒子,相对来说更容易到达距离太阳较远的地方。较轻的粒子当来的这些较远的地方,由于太阳引力的作用,向外辐射的动能可能也被消耗的差不多。这些较轻的粒子就会在这些地方,随着太阳系的叠加磁场的影响运动。当遇到这一区域内,行星产生的强大磁场时,就会被这些行星俘获。
而太阳辐射的主要粒子,都是一些质量相对较小的带电粒子,而这些粒子形成的时候,一般都有相对比较大的初始速度,也就使得这些粒子相对来说更容易到达距离太阳较远的地方。而距离太阳较远的地方,受到太阳照射也相对较弱,这些地方相对来说比较寒冷。气温低下的液态水或固态水,就更加容易被这些行星储存起来。低温导致极难形成气态水蒸气,加上短波紫外线辐射较低,也就使得这些行星上的水资源几乎不会流失。最后就会导致这些星球的质量和体积越来越大,而密度却比较小。从太阳带电粒子中俘获的大量氢、氦等元素,最后形成一颗具有超厚大气层的气态行星。
3结语
太阳形成和辐射带电粒子,行星则通过引力和磁场俘获这些带电粒子。而形成水的基本元素是氢和氧,氢元素相对来说更容易从行星上逃逸。逃逸的氢气需要从太阳的粒子辐射中获得补给,而磁场就是俘获这些粒子的最主要因素。因为磁场会改变这些带电粒子的运动轨迹,使这些带电粒子向强磁场区域汇聚。
参考文献:
[1]三元平衡定律与三元平衡系
[2]磁场与复合磁场以及混沌磁场
[3]三元平衡系统与月球起源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