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吐不快】《犬之岛》——咬主人的一定不是好狗?

韦斯安德森的艺术风格其实在我的眼中看来是很夸张的,那种强迫症一般的平衡感虽然能让我一位学设计的学生大呼过瘾,但细细想来,敢于把如此富有形式感的构图也好,色彩搭配也好运用到电影当中,我觉得这就算是一种很夸张的手法,是勇者的手段
说回这部《犬之岛》,说起来我认为这是一部颇具邪典气质的电影,虽然我看出了导演意欲运用复杂的日本文化影射政治,但私以为导演对于东方文化的运用有些过于浅显,当然你可能会说韦斯安德森这类的大导演怎么会在文化上吃瘪,没错,我也相信这种流于表面的的日本文化是导演刻意为之的,但恕我直言,我还是接受不了这部电影那日英混杂的交流方式,如果哪天韦导对中国文化感兴趣了,我更希望他老人家能高抬贵手,大不了像末代皇帝那样,文武百官上朝多用英语交流,也算是功德无量了
至于说为什么这部电影颇具邪典的气质,一来可能是在于这种定格动画的方式本身,人会本能地畏惧与自己相似的偶像,二来就是全篇大量的破败场景搭配流浪动物的惨状确实是会引起身心的双重不适,就我来说主角的斑点串儿就已经够鬼畜的了,最后甚至还有接近于僵尸犬这种东西,实在是令人费解,如果大导演真的是想影射人性政治,之前的铺垫我觉得差不多了,可最后还非要来一出更刺激的,一下就让人的态度从同情转变为惧怕,手段之高佩服佩服

至于这最后一点,我想说说这部电影的主题,但涉及到政治,怎么说也不能太深
韦斯安德森的电影有一大特点那就是诙谐,无论是《布达佩斯大酒店》还是《月升之国》,其都会给人一种荒诞与诙谐的印象,但荒诞的是故事,诙谐的是形式,而《犬之岛》却有所不同,海胆市的故事虽然依然荒诞,但表现形式并不诙谐,你不能说阿塔里从脑袋上拔出带血的螺旋桨就是诙谐,你也不能说在流浪狗的身上插满导管就是幽默,虽然狗都是说英语这点还挺谐的,但从后面那宛如天神下凡般拯救日本的美国交换生就很难说这是作者对于西方世界的自黑,既然不是自黑,那么就是蓄意为之,那既然如此又何必非要穿插大量含糊不清的日语,我不是很想评论导演的立场,但这确实极端影响观感
驯养等于爱吗?有欲的仁慈等于无私的人性吗?以一个上等人的视角去口胡一个地区的政治就让人感觉好笑,你也不要说什么爱,驯养不等于爱,崇拜也不等于爱,只不过崇拜的对象从“猫”变成了“狗”,你就说这是一种胜利,我不认同
总之,这部电影虽然是各方面都比较优秀,但如果刨去韦斯安德森,我不会给这部电影很高的评价,无论从人性,从政治,从动物保护甚至是从儿童教育,我都无法接受以这种形式去刻意批判现实世界,虽然从道理上,导演的出发点没错,但这种形式,我无法接受,电影是好电影,但是除非特殊情况我不会推荐去看的电影
Ps.可能有人会说我的这篇影评太偏颇,我承认,因为我无法从这部电影中理解到其它影评人口中驯养的大爱,也看不出政治的高明,这是一部很优秀的电影,但并不是优秀的电影就应该被不加思考地夸赞,我想我还是要上去咬他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