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脑、神经及可塑性

2017-12-03 16:37 作者:暗界之炛  | 我要投稿

脑干:调节心率和呼吸(延脑),决定上方大脑趋于的能量水平,还直接控制我们的唤醒状态(脑干网状结构调节兴奋水平、睡眠与觉醒)。当出现紧急情况时,脑干神经元集群和边缘系统、大脑皮层部分会发挥作用,启动“战斗-逃跑或僵住不动”的生存反应。脑干和边缘系统协同作用构成了“动机”的基本部分,让我们有动力去做某事。

边缘系统:边缘系统与人际关系、情感依恋有密切的关系。边缘系统中的海马主宰者内分泌控制中心,并接收传送全身各处的激素。创伤性经历会使得边缘系统变得敏感,导致皮质醇上升,处于此种状态下,很小的压力也会将人打倒。此外,边缘系统会促使不同形式记忆的产生:事实记忆、特定经历的记忆,以及赋予了情感色彩的记忆(如杏仁核中产生的恐惧;海马将情绪记忆和知觉记忆的基本形式融入到事实、自传式的记忆中)。

大脑皮层:复杂的前额皮层使得我们能够产生观点和概念,发展出觉察内心世界的能力。大脑皮层的后部通过五感使我们对外部世界产生知觉,如通过触觉、知觉、运动知觉来了解我们身体的位置和移动。前额叶的中部连接着诸多神经区域:大脑皮层、边缘系统、脑干及分出全身各处的神经系统。

神经可塑性:引导个人注意力的力量可以塑造大脑放电模式,这也是一种塑造大脑自身结构的方式。我们能够通过关注内在的心理来建立特定的大脑“肌肉群”,增强它们的连接,建立新的神经回路,以一种新的有益的方式将它们连在一起。当我们有所体验时,神经元会被激活,而在恰当的情况下(情绪唤起、重复、新奇及集中注意力),神经元放电能够加强突触连接,使得我们能够将经验刺激转化为神经构造,形成所谓的“经验”。因而,有目的地集中注意力,会以自我引导经验的形式刺激新神经元放电,进而创造新的突触连接。通过驾驭觉知,策略性地刺激大脑放电,第七感能够是我们自主改变原先不能自主的放电模式(自动化反应),突触连接的增强也会让心理调试能力变得更强。

早期成长经历的影响:在妊娠期,大脑自下而上逐渐形成,首先发育的是脑干,也就是说,大脑皮层神经元还处于缺乏连接的状态,而这种不成熟性,使得我们能够对所经历的事情保持开放性(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也就是我们小时候没有判断力全盘接受了外在观念的原因)。早年的成长中,突触会大量增殖,这时的神经连接被基因、机遇及经验影响:经历与体验刺激神经元放电,改变由神经核内细胞的基因决定的长期调节功能,能够改变大脑的结构,甚至会影响我们先天的性格。随着个人的成长,基因、机遇以及经验三者的影响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形成所谓的“人格”。

身体中的大脑:从身体中输入的信息有两种,一是来自内在躯体的感觉,二是激素。神经网络遍布在我们身体的内部(包括内脏),这些神经会将复杂的内部感觉传入到大脑,形成我们“本能的直觉”,这些来自身体内部的信息形成了直觉,并影响着我们的推理。激素对神经系统会产生作用:如多巴胺是大脑的奖赏系统、血清素助益于焦虑、抑郁及情绪波动的安抚、催产素可以让我们产生联结感。


脑、神经及可塑性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